下肢骨折康复中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02 00:28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我院下肢个性化

张 伟

(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

下肢骨折作为临床上的一种骨科疾病,属于常见的骨折类型。该疾病的患者下肢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肿胀,严重还会引发患者的神经组织缺血,肌肉功能障碍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通常采用手术矫正的治疗手段,但手术的成功不代表患者的下肢功能完全恢复,需要有效的护理作为辅助治疗,来帮助患者更好的痊愈[1]。基于此,我院尝试选取近年来所收治的下肢骨折治疗的86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的方法随机给予分配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开展相关的临床调查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7年2月-2019年9月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治疗的86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的方法随机给予分配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0例,年龄21-85岁,平均(59.78±2.76)岁;交通事故患者12例、高空坠落患者11例、摔伤患者20例;股骨骨折患者9例、髌骨骨折患者18例;胫骨骨折患者16例。观察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21例,年龄19-86岁,平均(61.05±3.62)岁;交通事故患者16例、高空坠落患者9例、摔伤患者18例;股骨骨折患者14例、髌骨骨折患者17例;胫骨骨折患者12例。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已同意本次调查。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干预,包含饮食的指导、运动的训练等,并及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实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结合治疗的需求,为患者拟定膳食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均衡,且多以清淡、蛋白的食物为主,促使患者骨骼的更好恢复。(2)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具有足够的耐心,面带微笑的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较大时,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轻柔舒缓身心的音乐,帮助患者稳定情绪[2]。同时,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让患者能够消除一切的恐惧和担忧情绪,使患者能够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疾病。(3)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为患者多列举一些历年来成功的案例,让患者能够树立起克服且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配合依从性,确保患者的尽快恢复[3]。(4)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不同骨折部位,为患者设计符合病情恢复的康复训练方案,使患者能够采取正确的运动方式,去活动骨骼关节,逐渐恢复成正常状态。同时,在患者的手术后,要将患肢的部位用软枕垫起,让患者的局部肿胀得到缓解。在患者运动后,要注意患者的运动强度,能够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即可。(5)护理人员要适当的对患者进行按摩,可以配合一些中医的手法和技术,帮助患者止痛,促使患者的舒适感,有助于患者积极主动运动决心的增强。

3 观察指标:经过2组护理方案的实施后,来比较2组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1)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评分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去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将其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按照20题5分的百分制形式,去评价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为十分满意率+满意率)。(2)护理人员要详细的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一切不良反应情况,包括下肢疼痛、关节僵硬、静脉血栓等。(3)根据我院的生活质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主要包含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方面,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4 统计学分析: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主要以SPSS20.0软件,作为统计学意义比较的分析,其中,采用t检验,来比较计量资料,而采用x2,作为计数资料的比较,最终结果按照P<0.05为统计学标准,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1)经过2组护理方案的实行后,来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其中,观察组十分满意25例(58.13%),满意17例(39.53%),不满意1例(2.32%),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十分满意18例(41.86%),满意15例(34.88%),不满意10例(23.25%),满意度为76.74%。采用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1例,关节僵硬1例,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患者下肢疼痛3例,关节僵硬4例,静脉血栓2例。(3)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97.16±1.09)分,心理功能(96.11±1.58)分,社会功能(95.87±1.04)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72.31±1.01)分,心理功能(74.18±1.44)分,社会功能(72.49±0.98)分。

讨 论

下肢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在临床的治疗中,早期需要静养,让患者去康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很多下肢骨折对患者,害怕影响骨折部位的固定,以及骨头的难以愈合,不敢去进行功能性的锻炼,长期下来,就会导致骨折的恢复时间更长,局部的血液不循环,逐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下肢僵硬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害到了患者的健康心理状态。

而个性化的功能康复护理,作为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消除下肢的疼痛感和肿胀程度[4]。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让患者的患肢部位得到有效的活动,逐渐缩小骨折的缝隙,确保患者的更加快速稳定恢复。从而,增强了护理的质量,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舒适,更好的去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让患者的下肢肌肉能力得到恢复[5]。为了进一步证明其护理的实效性,我院尝试选取近年来所收治的下肢骨折治疗的86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的方法随机给予分配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开展相关的临床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要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下肢骨折患者实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预防患者的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我院下肢个性化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