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地方文化自信 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

2021-01-02 19:43中共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委党校郝文明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阜阳古井实力

中共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委党校 郝文明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与根本。从古至今,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深受其自身精神文化的影响。血液中传承着的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已然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综合国力也变得强大,国际地位也今非昔比。2010年以来,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代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大大增加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坚定了我们大步向前的每一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充分确立了现代中国的地位,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方向和目标、方针和路径等方面的发展[1]。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对全面建设完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坚定不移走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

一、树立地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深入、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得以在世界东方生存、茁壮成长。实践证明,只有文化和自信的国家才能强势迈向未来。那么不仅在此提出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真正建立文化自信呢?

“文化自信”这一理念特指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实质其实是将本土文化进行优秀的融合与弘扬。文化自信是每个人要为国家自豪,同时对国家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一个坚定信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价值。只有对历经风风雨雨、大风大浪茁壮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之树抱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从容自信而激发出勇往直前的勇气,才能释放出创新创造的活力[2]。一个地区,充分重视和发扬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树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自信,也就是树立民族的文化自信。发掘、保护和发扬本地区的优良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为整个民族文化增砖添瓦,同时也能够使地方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并能有力的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党在会议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甚至在随后的各种会议中都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弘扬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精神文化所能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3]。我们要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这场最广泛和最深刻社会变革的新胜利,必须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极大的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广泛凝聚人心、增强民族精神力量。

关于文化自信,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做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强调当今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性。而国家文化自信的建设,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建设为基础,只有每个地区将本地方的文化充分发掘好、建设好,才能为国家文化自信增添色彩。

二、如何挖掘地方文化,树立地方文化自信

我国国土位居世界第三位,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和各地域文化特征都十分明显,各个地区的文化汇聚而来,便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底气”也是我国拥有着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我们向前跃进的浪花,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那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正确的价值理念等,这些在历史车轮下的辙印,不断向前,也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积极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4]。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古代先哲“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社稷者“忧国忧民”“民为邦本”的治家治国理念,以及“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这些来自千年前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也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以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根基[5]。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与流传下来凝聚起来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我国不断被赋予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升级为民族文化,各种民族间的“涓涓细流”汇进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条波澜壮阔地“大河”之中。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非常多的途径,但是有一个途径就是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信息源,号召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应该基于党中央号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地方政府如何树立地方文化自信,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将地方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新引擎,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新命题,也是对党和政府提出文化自信号召的最好回应。在地方文化自信方面,以阜阳为例:阜阳剪纸、阜南柳编、古井贡酒、界首彩陶等都为树立阜阳地方文化自信做出了重要贡献。

阜阳剪纸剪口清晰,构图简单,形象生动。剪纸艺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在2006年的时候被指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年后就被国家登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阜阳市颍州区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间剪纸之乡”。现如今,阜阳剪纸依托当地浓厚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并且融合现代的文化,互相融合,政府以及当地人民积极开发衍生产品,使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鸟语花香”。

独特的淮河文化孕育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南柳编。阜南柳编技艺传承已有500多年,阜南柳编技艺作为传承历史文明和文化的载体,现在利用传统柳编工艺,大力发展柳编产品,已经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阜南柳木文化产业的产值高达100多亿,出口创汇近3亿美元。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古井贡酒的成功发展更具代表性。作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酒,素有“酒中牡丹”的雅称,凭借着中国名酒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白酒行业中打造出独特的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白酒企业,成为白酒行业引以为豪的典范。厚厚的古井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优秀的现代古井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古井人不仅继承了具有一千年历史的传统酒业,还传承了璀璨绚烂的中华“酒”文化。铭史于心,励志于行。这一坛老酒从水到曲,从原料到工序,浩瀚青史,皆涵盖与内,将传承的优秀文化,浓缩眼前。

传承着一脉文化,带动着一方经济的发展。因为古井贡酒大胆创新发展,利用地方文化提升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作为新引擎。所以,古井贡酒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2.92亿,净利润18.55亿,将文化软实力彻底转化为经济新引擎。

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也需要时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杜绝盲目保护、虚假保护,从理论上讲非原则性开发是一种破坏资源的盲目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弘扬应该遵循科学开发的原则,并且要通过合理的手段。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绝不是简单仿造的方式,也不是一味地去抵触外来的文化,而是应该去总结过去的经验,有着自己的判断、推陈出新,摒弃存在的不利因素,积极去继承正确的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

三、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打造地方经济新引擎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上的导向,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布局和落实,在发展的过程中少不了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可以说是其他“三个自信”的重要基础。只有增强文化自信,重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软实力一开始是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而被提出的。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凡是重视和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都走在世界领先的一个阶段,从而迅速形成聚集与裂变效应。

皖北阜阳,历史悠久,遗迹众多,人文蔚盛,文物丰富。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依地理由北而西分别与苏、鲁、豫三省相邻,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也有许许多多的文物出土。众多文物古迹让阜阳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气息。如何打造树立阜阳文化,树立阜阳文化自信,拉动阜阳经济发展,这是新时代赋予阜阳人的新使命。

从阜阳文化到皖北文化,如何树立各个区域文化自信,应当先增强皖省,最后乃至引领增强全国的文化软实力,然后加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建设有实力、有文化氛围的城市,只有树立我国各个地方,上到直辖市,下到村落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文化软实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才能实现“皖北崛起”的伟大愿望、以及阜阳“文化强市”,建设“皖北地区特大中心城市”以及更好地融入长三角战略部署。

文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文化的脉搏也紧依着国家的脉搏。如今,文化自信与传承已经日益成为更好地去塑造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壮大国之力量的最根本的力量。现在如何去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与弱,是一定要看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与否,这也已然成为一个共识性的问题[6]。新时代需要树立地方文化自信,地方文化自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地方经济实力的发展,重视和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用文化来引起共识,从而去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总结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使当地文化价值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去增强我们国家以及各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把我国良好的形象更加辉煌地展现给世界。

注释

①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阜阳古井实力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实力抢镜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越王古井今何在?
古井的秘密
苍老的古井
阜阳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