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平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2021-01-02 22:42邓冰斌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仙龙头企业茶园

邓冰斌

(龙岩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福建龙岩 364000)

漳平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介于北纬 24°54′~25°47′,东经 117°11′~117°44′之间, 全市人口29.7 万人、 国土面积2975 平方公里, 辖 11 镇 3 乡 2 个街道办事处 176 个行政村15 个社区。 2016 年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88户 9682 人(其中国定 2315 户 6708 人,省定 973户2974 人),贫困发生率3.4%。 茶产业是漳平市高效优势特色产业,漳平市16 个乡镇(街道)都有种植茶树,漳平水仙茶已有百年历史,永福高山茶也有20 多年历史,是闽台交流合作的纽带和重要元素。漳平市结合自身农业发展特点,大力发展茶产业,使茶产业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1 产业发展措施

1.1 加强政策扶持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漳平市茶产业发展优势,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平水仙茶、漳平毛蟹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漳政综〔2016〕177 号)、《漳平水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方案 (2021-2023年)》、《漳平水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条措施》、《漳平水仙茶科技帮扶行动方案》, 市扶贫办出台《漳平市激励性扶贫实施方案》, 部分产茶乡镇也分别出台了 《新桥镇推广种植水仙茶奖励补助实施方案》(新政〔2020〕42 号)、《吾祠乡推广种植水仙茶奖励补助实施方案》(吾政〔2020〕34 号)以及《溪南镇推广种植水仙茶奖励补助实施方案》(漳溪政〔2020〕41 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1.2 强基础保安全

近年来漳平市借助项目带动, 持续开展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共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5306 公顷(7.96 万亩),实施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改造建设77 家,在南洋镇8 个村、双洋镇中村建立茶叶集中加工区。全市无公害食品认证企业1 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5 家、 有机食品认证企业4家。有效期内SC 认证企业19 家,加入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平台632 家, 加入福建省农资监管平台100 家,实现全生产过程可追溯,保障茶叶农产品质量安全。

1.3 培育新型主体

鼓励企业争创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社、龙头企业。 全市注册茶叶企业有19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56 家(其中市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社分别为 14 家、14 家、8 家、2 家,省级规范社2 家,省级规范名录9 家),涉茶类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 家, 涉茶的家庭农场641 家(其中市级、 地市级、 省级示范场分别 40 家、16家、9 家,企业家庭农场 2 家)。 加工厂有 2574 家(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 家,龙岩市级龙头企业11 家(总产值2000 万元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 家,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4 强化标准引领

近年来,漳平市高度重视标准引领工作,现已拥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茶叶标准体系, 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台式乌龙茶》(GB/T 39563—2020)、《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GB/T 39562—2020),行业标准《漳平水仙茶》(GH/T 1241—2019),地方标准《台式乌龙茶 茶树品种》(DB35/T 1907—2020)、《台式乌龙茶 茶树栽培管理技术与规范》(DB35/T 1908—2020), 团体标准 《漳平水仙茶》(T/ZPCX 001—2017)等已通过审定并发布,参与起草的省地方标准《漳平水仙茶加工技术规范》已通过审定待发布。 各项标准的制定提升了漳平市茶叶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了茶产业的标准化、市场化程度。

1.5 争创品牌

随着产业的发展,品牌意识逐步增强,通过不断打造,已取得省名牌产品3 个、省名牌农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1 个,注册一般商标43 个以上。取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乌龙茶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水仙茶)标准化基地”“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授牌。这些名片极大的丰富了漳平茶文化内涵, 提升了漳平茶叶品牌价值。

2 产业带动模式

2.1 “政府+农户”

漳平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我国南方48 个重点林区之一, 森林覆盖率达77.9%,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茶产业。 同时政府出台茶产业相关发展补助措施, 通过补助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免费水仙茶苗、补助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农户适度经营、 带领种植大户外出参展等方式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调动了茶农的种植积极性。另外,借鉴其他茶类发展经验,为农技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技术培训及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指导,提高茶园管理水平。 通过政府引导,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茶农的种茶收益。

2.2 “龙头企业+基地+专业户”

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重要,处于漳平水仙茶核心产区的南洋镇,在探索构建茶产业扶贫模式的过程中, 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情况, 探索出了 “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 模式, 如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漳平市九鹏茶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茶叶种植、茶园除草、施肥、茶叶采摘、加工过程中为农户提供工作岗位, 解决龙头企业部分用工紧缺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政府还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茶农提供生产技术培训,通过学习种茶、 制茶技术, 带动农户从事茶叶生产,从而增加茶农收入,实现小康生活。

3 成效分析

3.1 茶产业效益日益凸显

随着漳平市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效益日渐突出, 促进农民增收作用不断增强。 至2020 年,全市茶园总面积8000 公顷,产量1.3 万吨,产值9.3 亿元。较2015 年,产值增加2.2 亿元,累计增长31%。目前,漳平市茶园平均亩产值达到8237 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2 产业兴旺收入增加

2015 年漳平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385元,2020 年达到 20233 元,增长 51.2%,近年来,漳平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由2015 年的2.01∶1 缩小到 2020 年的 1.91∶1, 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全市不仅有15 个贫困村和2 个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摘帽, 还使区域性乡村振兴有了坚实基础。

4 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4.1 存在问题

一是漳平市漳平水仙茶生产主要以南洋镇和双洋镇为主,茶园种植仍以散户为主,相对连片或集中连片很少,茶园管理水平较一般,茶园基础设施较薄弱。 二是全市茶叶生产模式还是以小加工作坊为主,规模企业数量少,缺少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三是目前已拥有区域公用品牌“漳平水仙茶”,开展品牌推介主要靠政府推动,企业争创著名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影响力不足。

4.2 发展对策

4.2.1 坚持绿色发展

进一步落实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 《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的八条措施》,全力抓好生态茶园建设,巩固全国绿色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乌龙茶(永福高山茶)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漳平市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基地成果,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 富民产业、 朝阳产业来重点打造,着力将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1]。

4.2.2 培育壮大龙头

按照“做大做优做强”的原则,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及人才引进,扶持茶叶加工带动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打造茶庄园,积极培育线上商贸企业。鼓励支持茶叶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股份制等方式,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实现茶企强强联合、抱团发展。

4.2.3 创新品牌推介

一要持续宣传造势, 继续借助央视和地方电视台有关栏目以及新媒体等平台宣传漳平茶叶,有重点地组团参加各地茶博会、农展会等,以展示宣传漳平茶叶,打造漳平茶叶品牌。二要创新推介方式,加强与央视等国内知名媒体合作,通过拍摄漳平茶专题片、电影和动漫,聘请名人创作茶叶歌曲,编写漳平茶志。 借名人效应,冠名体育赛事等形式推广;在茶叶消费区开展专项洽谈会、经销商对接会、品茗推介会、茶叶高峰论坛。 三要挖掘漳平茶叶文化。 漳平产茶历史悠久, 茶文化底蕴深厚,要通过加大对漳平涉茶民俗风情、茶史、茶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开展茶文化学术交流,丰富漳平茶文化内涵,提升漳平茶叶品牌价值。

4.2.4 加强产业融合

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具有地方特色及独特自然资源的景点受到老百姓的广泛青睐,青山与茶园作为独特的资源优势,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2]。通过精心打造茶旅结合线路,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茶文化旅游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茶企开发集茶叶采摘、加工, 茶艺表演和旅游购茶为一体的特色茶庄园旅游、生态观光游和休闲体验游,深度融合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推动乡村多个产业融合发展。

4.2.5 巩固脱贫成果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 年过渡期,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防止贫困户返贫。 同时,漳平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龙头企业, 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茶产业蓬勃发展,吸引当地百姓就近就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水仙龙头企业茶园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一株水仙
茶园飘香
爱丁堡水仙
周宁生态茶园
水仙帖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水仙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