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2021-01-02 10:04
新农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普惠产业链数字化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数字普惠金融定义为,一切通过使用数字金融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行为。《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7》界定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数字信息技术、移动通讯中断基础的普惠金融方式。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理解为数字技术方式下的普惠金融,其目的仍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金融普惠的目标。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为三农问题服务,对打通“最后一公里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可以跨越金融机构的实体网点,突破金融服务的空间限制,不仅节省时间更节省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帮助小微企业、个体获得平等机会。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对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可以提高农村普惠金融使用广度和深度,在农民问题上,对农民收入、消费、就业、创业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提升资本的流通,降低资本成本的同时,促进机会均等化,促进创业和就业,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增加农民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贫困发生率。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链模式整合,突破农产品产销的限制,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依托数字技术和信息数据精准发展农业,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模式,建立基于云计算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农业,不仅能有效提升农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并且可以带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的结合,降低信息不对称现状,促进农业生产规模效应的形成,提高农村资本、土地、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流通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风险。

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共享性能更好地满足乡镇小微企业分散化和小额的资金需求,实现服务对象的下沉和多元化。同时,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中,政府对三农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数字化产业链,可以发挥数字经济的长尾效应,降低成本,打破促进信息共享,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增值,增加产业链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若想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的使用广度和深度,仍有许多困难需要突破,不仅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市场秩序、信用体系、基础设施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数字素养的养成,这是智慧农村实现内部造血的关键。

(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普惠产业链数字化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产业链春之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