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的起源在于发现

2021-01-02 17:10张兵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9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数学教师

张兵

摘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不会把精力投入到刻苦钻研数学知识中去,反之,如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学习数学。本文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与其说培养、激发,不如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下面就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现数学兴趣。

一、“趣”中发现

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数学”题让同学们发现学数学的乐趣,我在一次数学数学活动课中,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位来自小石城的美国姑娘,正在加利福尼亚州旅行,她在星级宾馆里租用一间单人房,为期7天,房租每天20美元,由于她还要到处购物、旅游,带的现金不够,感到左右为难。突然之间她想起身边带有一根金链,共有7节,每节的价值都超过20美元可以用作低压品,7天之后会有一笔汇款,可以把金链赎回。宾馆服务员勉强同意了这权宜的办法,每天收下一节金链抵付房租,于是这位姑娘请珠宝匠把金链割断,姑娘很聪明,她知道如果金链切割得支离破碎,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节数切割的越多,加工费也就越大。她想了一阵子,终于找到了一个绝妙透顶的办法。只须把金链割开几段,然后把一段段金链换进换出,就足以清偿每天的房租,既不多付,也不预支,请问:她切开了几段?怎样切段数最少?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经历交流、探讨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姑娘断开了第三节金链(第四节也可以),这时金链断成三段,每段节数为1、2、4节。第一天付1节;第二天付2节,换回1节;第三天付1节;第四天付4节,换回3节;第五天付1节;第六天付2节,换回1节;第七天,付1节”。

同学们说:“啊!太妙了,原来这也是数学”?从此以后,他们经常借阅有关“趣味数学”的书,渐渐的同学们被书中那些有趣的题目迷住了。

二、“疑”中发现

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设疑,就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和欲,进而焕发起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定义时,教师可以设疑,问:“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这里的“有”能否换成“只有”呢?学生就会产生两种意见。继续问: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吗?通过反问,学生再思考之后,两种意见就能够很快得到统一。

三、“巧”中发现

练习时,巧思妙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甲、乙二人练习长跑,分别自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在离A地800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甲到B,乙到A后都立即返回,在离B地1000米处二人再次相遇,求A、B两地距离。分析:行程问题中要涉及到三种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这里只涉及到距离,而无速度与时间关系。似乎无从着手,如果我们启发学生用下面这种方法解就会使学生感到巧妙。

问:从图中可否看出从开始出发至第一相遇(C点)

时,二人总行程是多少?(一共行了一个AB全程),至第二次相遇(D点)时二人总行程是多少?(一共行了三个AB全程),则各人从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时总行程与各人第一次相遇时所行路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各人从开始出发至第二次相遇时总行程都应分别是各人第一次相遇时所行路程的三倍),故可列出最简方程:x+1000=3×800,这种简捷、独特的解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和成功的喜悦感,激励他们由一次成功去争取更多更大的成功。

四、“动”中发现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比如,《打折销售》这一课,假若我们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模拟商店的从进货、定价、促销到卖出的全过程,学生一定会非常积极踊跃,乐于去对打折销售的过程进行分析、计算。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自然会联想到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标价与销量的关系,进价、标价、售价与打折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这样需要学生巩固、提高的知识可能自然就解决了。

五“美”中发现

在教学中,用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美感唤起兴趣。教师生动形象、自然而贴近学生的语言比较容易吸引学生,并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妥善地处理好这个“有声”资源,会使课堂充滿活力。如,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开始,就利用“年龄”这个平常的话题引入,由师生互猜来拉拢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并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来研究“年龄”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教材虽无声,却有美感胜有声。就中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数学美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才能。

六、“爱”中发现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各方面关心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教师应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上进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会喜欢这位老师而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才有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之,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工作中应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具体的处理问题,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岩.情景教学对调度学生数学参与兴趣的实践探究[J].中华少年,2019(7).

[2]陶仁君.培养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效益之我见[J].读写算.2021(5).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数学教师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一个基本模型的运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