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研究

2021-01-03 13:38王鹤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留学生一带一路

王鹤

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对广大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扩大国家文化、经济以及政治影响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传播中国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结合当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内容,将中国故事作为我国文化交流与发展国际教育工作的一个核心资源,探索在课堂教学的基础模式上,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从国际交流层面上提高中国故事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中国故事;“一带一路”;留学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力量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积极向外发展的过程当中,有效树立了以中国故事为内容的中国形象和文化特质,是我国在不断向外探索及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国家意识形态核心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全面、立体以及真实的中国,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而“一带一路”作为由我国首次提出,要求建设经济发展为主导,实现沿线各国经济繁荣、政治互信、文明互鉴、共同发展,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其战略思想中蕴含的教育能量在新世纪发展中,是实现我国教育由被动向主动,要求面向全世界提出教学发展要求和任务的新方向,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时期机遇和挑战[1]。同时,高校具有接触多国留学生、长期接触留学生以及直接接触留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也承担着传递友谊、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以及传授知识的使命,在留学生的培训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想理念,对资源力量进行统筹,对运行机制进行创新,提升讲述能力,采用留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增强其对中国的认同。此外,我国境内多所高校根据来华留学生教学工作发展要求,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下提出教与学协调发展,基本建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来华留学生教学体系,要求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方式使留学生受教育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正在不断向我国素质教育的标准进行完善和发展。

1.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1.1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求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作为高等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也是来华留学生源数增长速度较快的一个地区。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在2017年有31.72万人,在全世界总来华留学生人数中占64.85%,与2016年相比,总体上涨11.58%,并且学习类别包括2个部分,分别是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同时,随着我国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逐渐提高高校科研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高校的国际竞争力[2]。因此,面向“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成果和新实力的一个有效渠道,另一方面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现实需求。

1.2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需求

在我国对外宣传思想工作中,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3]。“一带一路”跨越四大洋、横跨亚欧大陆,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可以对爱华、友华以及知华国际人才进行培养,也是新时期背景下,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迫切需求。同时,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也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与责任,并且保持积极的姿态解决和协商重大的地区与国际性问题,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故意抹黑中国国家形象,我们需要向世界证明,中国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中外交往过程中,来华留学生作为主要的一个生力军,他们思想活跃、人数众多,在文化、语言以及媒介资源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可以采用国外受众可以接受的思维、语言以及方式,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1.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起源地,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推动力。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沿线国家的发展需要借鉴中国经验,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期待看到中国方案,听到中国声音,有助于区域性和国家重大问题的顺利解决[4]。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学子来华留学的动机和目的有几种,具体如下:(1)获取学历文凭;(2)实施学术调研;(3)学习汉语;(4)肩负国家使命,由政府公派来华对相关的理论与技能知识进行学习,学成回国后发展本国相关专业领域。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渴望了解中国,所以面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能够满足他们对中国智慧的精神渴求,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进步的一个战略需求。

2.建立完善的讲好中国故事内容体系

2.1把握内容主体

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讲好”要求,准确把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等多个方面内容,遵循情感共鸣原则和国际文化传播规律,尽量为广大来华留学生呈现出有形、有趣、有爱、有魂的中国故事,并且实施“精准讲述”,从而让不同文化背景和种族的留学生做到入脑入心、真学真信。

2.2體现文化传播

高校要对多个方面的职能进行丰富拓展,比如人才服务、对外宣传、涉外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等,做到中华优秀文化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故事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与抗疫故事、改革故事以及红色故事的融会贯通,可以设置“中国故事”微课;开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暨中国文化研修室,对具有高校特色和中国特色的对外文化宣贯体系进行构建,从而进一步完善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教学体系。

2.3重视统筹融合

高校要将提高留学生培训影响和质量作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和师资优势,坚持“三个结合”,即管理理念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先进理论宣讲与装备教学相结合、中国文化熏陶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对符合留学生接受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从而提高文化传播水平[5]。同时,对各类资源配置进行统筹,开展多个模块如中外互动、文化感知以及专业技能等融合式教学,根据内容逻辑关系,将参观见学、中国体验、现代管理、工程技术、科学基础以及汉语文化等课程科学划分至综合素质拓展和公共基础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完善的教材资料、严格的课程标准、合理的课程结构,并且规范培训过程,从而为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基础。

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策略

3.1做好中国故事的编纂工作,提高故事影响力和吸引力

对于高校而言,在向广大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时,“备课”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形成完备的一套中国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才可以让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有课可讲。各个高校应该根据现有中国文化教学与科研体系,对由多个部门牵头如留学生管理工作部、对外汉语教学部、外事工作部以及党委宣传部等的高校对外宣传工作体系进行构建。同时,与当地的重点文化特色相结合,整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素材并编纂。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对外汉语教学平台,尽量糅合汉语教学与汉语故事,使其不断升华和积淀,从而促进汉语教育文化与语言双重功能的发挥。还可以提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对多元的、真实的、富有情感的中国故事库进行打造,树立中国故事这一世界品牌,并且充分融合“受众想听的”和“我们想讲的”,汇聚大量文化资源,从而提高中国故事在国际层面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2充分考虑受众特点,丰富体验形式

高校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应该对国外不同受众的接受心理、价值取向以及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研究,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国外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从而使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6]。还应该重视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做到中外表述、范畴以及概念的全面结合,即“别人讲”与“自己讲”的结合;“说理”与“陈情”的结合,从而充分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再与来华留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对年度活动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制定,有效衔接5个维度板块,分别是“城市”、“民俗”、“传统”、“节庆”以及“校园”,尤其是重视实践教学,将课堂搬到实验室,开到市场、企业以及社会上去,让留学生能够直接模拟器材或者面对实装实景。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先实作、后归纳;先实物、后理论;以点带面、精讲多练等,不仅能够让留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感受到先进的文化和教学理念。此外,还可以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对兼职骨干进行选拔,开展层次管理,让留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知中国管理文化。

3.3拓展宣传途径,提高传播力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高校在对运行机制、话语体系以及宣传理念进行积极创新的基础上,还要对传播渠道进行拓展,对方式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使自身精准化、专业化宣传水平提高,从而对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新格局进行构建[7]。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文的互促作用,不断丰富故事的传播渠道和模式,转变传统的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以受众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对传播故事的新途径进行思考和构建。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模式、新兴的“互联网+模式”以及传统的口授模式,能够提高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渠道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管理时,还可以采用“小学制”,即充分融合专业学习和文化感知,促进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化”的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不同的文化、政治、宗教信仰背景,我们应该准确把握大局,区分对象,精准施策,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并且遵循受众诉求与主动传播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提高留学生的接受水平。

3.4充分利用外生资源,打造精品品牌

高校为了向“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应该以自身的优势为依托,充分考虑来华留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多种多样的推广方式,比如打造深蓝国际文化交流品牌、编辑“我眼中的中国”丛书、开办汉语夜校、举办国际文化节以及建设留学生模拟社团和创新实践俱乐部等。还可以通过“五个一”来丰富参观见学的主题和形式,即“一道菜、一部片、一套图、一首歌、一堂课”。同时,还可以将来华留学生作为对中国学生战略眼观和国际化素养进行培育的一个磨刀石,也是研究借鉴外国国情社情的一个智慧库,组织中外学生综合演练,让中外学生能够同堂交锋、同桌推演,从而实现互相借鉴、共同提高[8]。比如,对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身处中国境内的留学生充分感受到高校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心爱护,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抗疫的伟大精神,他们自发在境外网站和媒体上如推特、Facebook等发布关于中国抗疫的新闻,对中外同心抗击疫情的视频、歌曲进行创作,并且主动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与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有关,有助于中国构建世界新型合作共赢关系,也是加强国家形象管理和跨文化沟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在对外宣传工作中,高校作为比较重要的一个窗口,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站在教育和文化角度,对目标明确、行动有力、措施完善的对外宣传工作体制进行构建,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羊隽芳,范晓芸,刘栋.来华留学生校友工作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J].教育评论,2021(05):53-59.

[2]邓波,龚攀,刘伟.面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與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5):28-29.

[3]岳岩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以“中国国情与文化概况”国际班课程为例[J].吉林教育,2021(Z2):49-50.

[4]刘伟喆.“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某财经类高校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3):103-107.

[5]黄斯雯,莫旖.“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09):48-49.

[6]冯起国,陈燕婷,黄翔.武夷山生态文化海外传播的自信根基和自为路径——以闽北高校的绿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中心(二)[J].武夷学院学报,2020,39(01):7-11.

[7]牟蕾,吴勇毅,李婷.“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及传播[J].青年研究,2019(05):86-93+96.

[8]郑淳,杨帆.中非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国际化教育实践探析——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11):29-34.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留学生一带一路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