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琴组曲《胆小鬼》的合作演奏技巧分析

2021-01-03 00:18吴锦芬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乐章演奏者声部

吴锦芬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双钢琴因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交响般辉煌的舞台效果,吸引了大量的作曲家。最早可追溯到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创作,古典时期莫扎特创作的双钢琴作品至今还经常出现在音乐会节目单上,还有浪漫时期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也为双钢琴留下不朽的作品[1]148-341。现代派双钢琴组曲《胆小鬼》(Scaramouche)是法国作曲家达律斯·米约(Darius·Milhaud,1892-1974年)创作的。米约是20世纪“六人团”音乐流派中的核心成员,他的音乐作品风格独特多样,在创作上突破了法国与西欧传统音乐的局限[2]。“Scaramouche”原意是“老式意大利喜剧中表现懦弱而好吹牛的丑角”[3],该组曲采用多调性的创作手法,独特的舞曲节奏,使乐曲洋溢着拉丁异国风情。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充满谐谑性,第二乐章是充满爱意的二重唱,第三乐章是具有挑战性的快乐桑巴舞。作品通过三个乐章的不同声部结构展现了小丑的各个不同侧面。

一、声部合作中的交流

(一)短跑式齐奏中的气息一致

在《胆小鬼》组曲第一乐章的开始第3第6小节和结束部,出现短跑式的齐奏,两架钢琴共同奏出同一旋律,烘托音乐场景,表现慷慨激昂的主题。它们每次都以一小节连续十六分音符出现,每次出现都在两架钢琴的不同音区烘托主题动机。由于齐奏前有一个十六分休止符,加上间隔八度双手快速跑动,要达到呼吸统一、层次清晰,两人四只手整齐的快速跑动给演奏者增加了难度。双方自始至终均应当气息一致、速度统一、力度协调。

(二)呼应问答式声部间的竞奏与交流

1.一呼一应的竞奏 一呼一应的竞奏织体在《胆小鬼》的三个乐章中无处不在。较为热烈的是第一乐章,整个乐章从开始至结束都呈现竞奏状态。例如开始是和弦的竞奏,主题动机先出现在第一钢琴的第一小节右手高音区,随即是第二小节在第二钢琴的右手声部,然后齐奏。紧接着是第二钢琴引领,第一钢琴紧跟,相互竞奏8小节;往下三小节过渡句后,是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音阶与分解和弦轮流竞奏;中间八度、三连音的竞奏把音乐推向高潮,直到主动机再次出现。要体现竞奏的效果,应注意触键方法的一致和音量的平衡。

2.一问一答的交流 第二乐章是爱的主题,含蓄腼腆的交流充满着浪漫气息。主题由第一钢琴高音部右手单声部吟唱,旋律清新典雅,第二钢琴以低沉的带附点节奏的和弦呼应。较为明显的缠绵交流出现在109-115小节,第二钢琴在高八度上对第一钢琴做出模仿和回答,像男女对唱,两者对话自然流畅、丝丝入扣。

3.一走一停的呼应 第三乐章的第214-232长达18小节,两架钢琴之间一动一静、一走一停的演奏方式,合作者彼此聆听对方的声部,不间断地以切分节奏呼应,使音乐显得轻松自然并具有挑逗性。

要达到音乐语气的高度一致,需演奏者双方对音乐丰富的想象、对律动的统一不断的磨合,才能确保“呼”与“应”、“问”与“答”之间的和谐。

二、丰富的音色层次追求

丰富的音色层次是任何钢琴演奏形式中演奏者永恒的追求,双钢琴演奏也不例外。由于双钢琴在舞台的摆放位置,大多数是演奏者双方面对面坐在钢琴前,两个演奏者距离远,相互看不到对方手的动作。虽然双钢琴位置也有左右并列摆放的,如钢琴大师阿格里奇和巴伦博依姆合作演绎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就是左右并列摆放,演奏者双方用余光可看到对方的身体和手部动作。但在合作中,演奏者双方还是要靠敏锐的听觉和判断力,在弹奏中要互相倾听互相欣赏,不断调整演奏状态,才能获得层次更丰富的音色和音乐表现力。

(一)音色的统一

演奏者双方高度的默契配合是演奏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杰出的双钢琴演奏搭档大多是夫妻、兄弟姐妹、朋友、师生等。他们对彼此的演奏水平、音乐表现、演奏风格较为了解,在审美上更容易达成共识。《胆小鬼》第一乐章音乐开始,第一钢琴第一小节以和弦的方式奏出主动机,随即第二钢琴以同样的音符同样的节奏在同一音区以同样的力度呼应第一钢琴和弦式主动机。这时要求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用同样的触键方法,快速的和弦从上往下,运用手臂的重量,掌关节牢固支撑,手指犹如鹰爪深深地抓住琴键,也就是快下键、深入琴键、快拔出,四个声部的声音都铿锵明亮。

紧接着是带有十六分休止符节奏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跑动,第一钢琴与第二钢琴在四个声部在四个不同音区齐奏出同样的旋律。速度快音符多,声音均匀颗粒整齐,要求快下键快离键,掌关节主动积极,手指尖立起来,触键灵敏。因人的每个手指长短粗细不同,触键的灵活度与音色也就不同,建议第一、第二钢琴右手指法都用212,3215,3213,5432,第一、第二钢琴左手指法用432,1341,2343,1234,将会获得较为统一的音色,声音更加颗粒饱满。这里四只手要做到整齐,还要注意十六分休止符的气口统一。

(二)音色的变化

为了真正体现音乐的精神内涵,让音乐更富情感、更细腻有韵味,需要双方来共同演绎。当演奏者双方拿到乐谱时,就应当像指挥家拿到乐队总谱那样先进行分析。查找资料,从宏观上对整个作品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各乐章的曲式结构、音乐形态等,根据音乐形象的不同确定各乐章的速度。对调性布局、力度安排有全盘的统筹等。再从微观上,对局部如乐句的划分,确定句子起始音和收尾的地方,安排乐句的呼吸等。在初步了解整个作品后,还要对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进行练习,熟悉每个声部的旋律、节奏、和声。再根据各自的个性特点进行分工,确定双方负责第一钢琴或第二钢琴的演奏。然后分头练习,着手克服各自负责演奏部分的技术难题。不要把各自声部的技术难点带到合作中解决。甚至在较难掌握的节奏片段,对第一第二钢琴的各个声部进行交叉练习,就像练习四个声部线条的复调那样,使各声部层次非常清晰。

进行配合的最初阶段,还要对共同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进行分析。当一架钢琴演奏某个段落之后,另一架钢琴要马上做出乐句解释,互相交流相互补充,保证乐句的丰满度。双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双方对乐曲层次有明确的剖析后,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共同探索乐曲同一片段所隐藏的内在含义,以便在演奏时作出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二度创作。

对音色的想象是丰富音色层次的关键。约翰·布朗宁说过,要“懂得在钢琴键盘上用管弦乐队的形式进行思维”。也就是说,双钢琴演奏中,应将音乐层次想象成乐队中的各类乐器声音,甚至是人声或者自然界的声音,同时随着音乐角色不同产生的心理变化而不断调整音色。

如《胆小鬼》的第二乐章爱的二重唱,两架钢琴旋律声部在各自音区以不同音色、不同力度、不同语气进行交流,如同男女生对唱。例如109-115小节,第一钢琴温暖的男声在中音区唱出优美的旋律,同一小节第三拍后半拍第二钢琴在高八度以同样的旋律音调像似女声在高音区呼应,113小节则反过来,第二钢琴旋律在中音区先出现,然后第一钢琴高音区作出回应。也可以想象成中提琴与小提琴在不同音区间的互相交流,钢琴要弹出很歌唱连贯的声音比人的歌唱和弦乐的连奏难,所以可以借助人的歌唱及换气或提琴的悠扬抒情表达方法,来获得丰富的声音色彩变化。

(三)力度的变化对音色的影响

情感的宣泄,通过力度的变化,抑扬顿挫有如朗诵[4]142-182,情绪高涨时音调高、力度多、音量大,音色相对明亮;情绪低落时,力度小,声音也跟着小些,音色暗淡。但如果音乐富有幻想性,在高音区,触键也可浅和快,调出透明如星星闪烁的音色;悲伤的音乐,一般出现在低音区,触键相对深些,运用手臂的重量把手指送到键底,声音比较低沉有厚度。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手指的触键部位不同或者小小的拐弯也会改变声音色彩。随着音乐形象的变化,演奏者根据情绪作力度起伏变化,使乐句渐强或渐弱,或者整个乐段的渐强渐弱,有时四只手力度同步,有时并不同步。因此,力度的协调配合,是演奏者双方必须不断磨合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正确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的。

1.力度变化同步 《胆小鬼》第一乐章,从第1小节至第6小节,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都是两个强奏ff,音乐一开始就从音响上让人感受到交响般的辉煌和热烈。接下来的第7小节开始,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都是一个弱音记号,直到下一个力度记号的出现才变化。双钢琴力度一致,是最容易的一种力度处理,很有竞奏的效果;又如第二乐章109-115小节,演奏者双方一起完成乐句渐强和渐弱的变化,并且乐句的高点位置一致,起伏幅度也就相对一致,同时因这个乐章是抒情的中板,不像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那样快速,对话比较自然流畅,语调亲切平和。

2.力度变化不同步 力度变化不同步,就是两架钢琴或者一架钢琴的高声部和低声部,力度大小变化不在同一时间点上,一只手渐强另一只手可能需要渐弱,或者第二钢琴整体渐弱,而第一钢琴却要求渐强或渐弱变化,各声部的乐句高潮点处于不同位置等。音乐丰富性的表现手法很多,作曲家在创作上不仅在调性或者在织体等等诸多音乐元素方面进行变化,在力度布局上带来的不同音响声音效果也是变化手法的其中一种。力度的不同步变化虽然是常见的,但在弹奏处理上却不那么容易,因为它不只是简单的大小声造成的音色变化,而是演奏者积累对调式调性、旋律、和声等的丰富感受作出的对触键音色的判断后,采用的更能体现音乐内涵的力度变化。

例如第二乐章的开始乐段,第一钢琴有一个弱p记号,是右手的单音旋律,句子随音符的高低起伏,低音区全部休止,没有伴奏,像是婀娜的美少女的独唱,声音清澈,附点节奏使音乐带有点诱惑,句尾落在渐弱上。而第二钢琴以连续附点的和弦与之作回应,开始也是一个弱,最后在101小节和弦上出现三个弱ppp记号,第二钢琴几个音的和弦要弹出比第一钢琴单音旋律轻几倍的力度,是很难的,还要求和弦中的每个手指要作出力度层次,需要一定的演奏技巧才能胜任。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在这里的强弱对比不是简单的大小声的纯物理上的声音问题,而是要通过力度层次变化,再加上和弦上的踏板运用,创造出朦胧的和声色彩,把第一钢琴爱的旋律融化进去。演奏者双方要在互相聆听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触键力度,找到音量的平衡点,在舞台上使两架钢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交响乐那样在指挥的引导下使音乐浑然一体。

三、速度的把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是不间断地持续进行的,就像人的身体脉搏跳动一样[5]。音乐的节奏律动就好比人体的脉搏,兴奋时脉搏跳得快,平静时呼吸均匀脉动自然平稳,没有律动感的音乐就没有活力。所以谈及音乐的节奏,也离不开和速度的关系。有人说速度与节奏是对“孪生姐妹”[6]33-34,他们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双钢琴成功的合作,速度的把控也是至关重要。著名钢琴家布伦德尔把速度分为“节拍器速度、心理速度和即兴速度”[7]93-94。经常使用节拍器,可以建立自然的韵律感,形成稳定的心理速度。而即兴速度是在自然心理速度下作细微的伸缩,产生弹性(Rubato)速度。

(一)节拍器练习的必要性

双钢琴演奏者双方在合作之前,各自经慢速练习熟练后,还要运用节拍器进行检验,找出技术难点再放慢练习,双方在预定的速度目标下反复检验是否能在技术难点解决的前提下完整演奏各自承担的部分。两架钢琴的最初配合阶段,也要使用节拍器放慢速度练习,在慢慢适应两架钢琴各声部结合的音响后再进行加速。从初级阶段的慢速到中级阶段的流畅配合形成节拍器速度后,再检验各声部之间音响上的融合。“使用节拍器的目标是为了建立演奏者具有自然反应的律动感”[8]47,形成稳定的心理速度。

《胆小鬼》第一乐章是Vif,Vif法语是“活跃的,生气勃勃的”的意思,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相互竞奏性格特点明显,需要双方有较稳的节奏感,任何一方都不能赶,要在统一的律动下进行,抓住相同的节拍重音和律动组合,拍点对齐。速度可从每分钟60拍慢慢练习并提速到每分钟120拍,对于第一乐章每分钟约120拍较为舒适,但在配合的最后阶段,也要适当作超过每分钟120拍的速度作极限练习,防止在舞台上,一方因紧张超过心理速度,导致合作演奏“事故”,使表演中断而无法持续。

(二)不稳定速度演奏的后果

《胆小鬼》第三乐章桑巴舞的开始及结束部,高音区奏出八度旋律、速度快、起音也快、两个强ff的力度、强烈的桑巴舞节奏衬托、变化不多且紧张度不高的和声,模仿鼓的打击色彩,造成一种狂欢的舞蹈场面。情绪高昂、持续鲜明的节奏,加上力度大音响饱满,聆听者也会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但也很容易让演奏者更加激动越弹越快,产生不稳定的心理速度。在《胆小鬼》第三乐章第一钢琴或第二钢琴承担伴奏时速度越来越快,这会给旋律主奏的一方带来“灾难”,特别是旋律出现在第一钢琴,连续快速八度、带八度的和弦在键盘上的不同位置移动,速度超过极限速度将给演奏带来更大的困难。这相当于在钢琴协奏中,若指挥家超速指挥乐队,导致钢琴演奏者像在高速上超速飞驰一样,造成与乐队协奏失控的尴尬场面。

(三)弹性速度的处理

在钢琴独奏中,对音乐作品演奏的整体速度把握下往往还不能揭示作曲家的心理感受,演奏者通常会在速度上作细微的变化,久而久之在任何作品的演奏过程中养成不知不觉的细微律动变化的习惯[9]。在《胆小鬼》第二乐章抒情的爱情二重奏适合这样的即兴速度,为了突出浪漫性和幻想性,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的互相交流在节奏上可以有一点点自由伸缩的弹性节奏。但在第一乐章演奏者双方如因个体细微的变速,会导致各声部上下不对齐,节奏混乱,音色不统一。

四、桑巴舞节奏律动的把握

双钢琴演奏的最佳状态是演奏者双方高度的配合默契,整个演奏过程合二为一的忘我境界是最让人神往的。如第三乐章,演奏者双方如何把带休止的快速八度旋律与律动感强的桑巴节奏融合在一起,演奏者双方合为一体。

《胆小鬼》的第三乐章桑巴舞,开始段落及结束部是主调音乐,以其中某一个声部的旋律为主,其他的声部以和声或者节奏等手法进行伴奏。这里旋律在第三乐章第一钢琴的高声部,第二钢琴双手交替构成伴奏音型,模仿打击乐器,为第一钢琴的旋律作伴奏。第二钢琴的纯节奏音型,与第一钢琴低声部的连续切分节奏构成桑巴舞曲的律动,衬托着第一钢琴的右手拉丁旋律音调持续进行。

(一)桑巴舞的节奏律动特点

桑巴是巴西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10]44,是拉丁舞的一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通常采用2/4。强烈的切分节奏,极富动感的摇曳舞步,音乐热烈。国标舞桑巴与巴西狂欢节的传统群体桑巴舞不同,群体桑巴即兴性强,女子主要是扭胯动作,男子则增加了舞步的变化[11]。敲打式乐器散发出的豪迈常打动人心,而舞蹈的挑逗性与律动性是男欢女爱的媒介。法国米约就是抓住了这种桑巴的音乐与舞蹈特点,第三乐章从头至尾都充满着强烈的切分节奏律动,在创作中融入桑巴舞元素,用音乐描绘胆小鬼这个丑角的戏谑性但又勇于挑战的心理特征。

(二)桑巴舞节奏的难点解决

全曲的合作演奏难点出现在《胆小鬼》桑巴舞的节奏掌握上,若严格遵循2/4拍奏出,第二钢琴采用打分拍12345678念出,与第一钢琴的低音连续切分3+3+2律动。打分拍死对重音是非常呆板机械的,会失去桑巴舞曲的节奏韵味,所以合作的关键问题在于演奏者双方要用心感受节奏律动,先使用节拍器的速度,使节奏重音能够准确落于第一钢琴柱式和弦节奏重音之上3+3+2(332小节上加重音拍点),形成持续性韵律感的桑巴舞心理速度,让聆听者也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演奏者双方在节奏、力度和速度的高度默契配合下,将会给听赏者带来狂欢的兴奋。

五、结语

法国作曲家米约创作的双钢琴组曲《胆小鬼》,需要演奏者双方高度的默契配合。双方在演奏过程中,不断调整触键方式,创造丰富的音色,控制好速度与力度等,才能共同描绘胆小鬼这个丑角挑战现实生活的心理历程。演奏者双方在演奏中有竞争有呼应,甚至有对抗。他们互相倾听互相欣赏,相互交流,最终使音乐在狂欢的高潮中结束,与听赏者共同完成一次高审美的音乐体验。

猜你喜欢
乐章演奏者声部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谱写肌肤新乐章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