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阳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2021-01-03 06:47吴泽华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3期
关键词:贫困村集体经济集体

吴泽华

(山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陕西 山阳 726400)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紧抓政策机遇,挖掘优势潜力,用足盘活各类资源要素,山阳县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多元发展”的思路,不断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力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县金鸡扶贫产业园、联建光伏产业园等两项主要县级资产收益项目“输血”和各村结合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型”“造血”的“2+X”孵育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一村一型”总结推广了“十大典型”,通过典型培育、强力扶持等举措全面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驱动村集体经济“蝶变”,增强了村党组织“三力”,保障了村级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助力贫困户稳步脱贫,全县集体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大好前景。

1.“2+X”模式

“2”就是建成的金鸡扶贫产业园和“农光互补”产业园,为129个贫困村和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确权配资配股和定额分红,形成原始积累。出台管理办法明确村集体收益70%用于聘请公益性岗位,让有能贫困户参与村级公共设施服务管理,通过劳动获得务工收入,增强获得感。全县129个贫困村和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每年获得收益2000余万元,聘请公益性岗位2312个,实行镇聘村用村考核,年工资总额970.68万元。

“X”就是各村在金鸡扶贫产业园和“农光互补”产业园等获得县级资产收益分红实现原始积累后,县扶贫局再给每个贫困村安排8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因村分类指导施策,引导各村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途径,形成了下河村的异地置业型、法官庙村的乡村旅游型、板庙村的资源资产型等10种发展典型,每村自主发展1项~2项村集体经济项目,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赢共富”目标。

2.村集体经济“十大典型”

一是城市带动型。主要是城郊结合部、中心集镇或工业园区周边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通过建设社区扶贫工厂、临街门面房、农贸市场、酒店、喜事汇等城市物业公共服务设施,并积极吸纳贫困户通过参股分红、就业务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城关街办西关、东关社区,通过成立村属集体公司,统一管理社区所属的门面房等集体资产,年收益600余万元,其中400万元按照劳龄股和人口股分配,剩余部分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和公共积累。卜吉河社区以村集体预留地入股,由政府投资建设农贸市场,建成后由社区统一对外出租,所得收益30%用于村公益事业公共积累,70%用于居民分红。十里街道办高一社区,招商引进陕西锦华服装有限公司在山阳建设分公司,在社区移民安置点建起了服装加工厂,吸纳移民点120余名贫困劳动力在厂子务工,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全县共建成社区工厂78个,安置就业5300余人。

二是资源资产型。主要是通过挖掘村域内山、水、林、矿产、风景等自然资源,盘活村级集体闲置的房屋、厂房、设备、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性资产,入股、参股到经营稳健的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合作经营。漫川关镇板庙村利用地下泉水资源,建成天竺饮品有限公司和冷水鱼养殖场,村集经济年实现收入14.8万元,带动24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8000元以上,非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村公共积累增加2.5万元。延坪镇枫树村把村集体名下闲置的延丰茶厂、商标经营使用权承包给村企红枫茶厂,每年承包费18.4万元,按照2.5∶5∶2.5给村集体、贫困户、非贫困户分红。

三是乡村旅游型。主要是依托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农家乐、采摘园、农耕体验、民宿、休闲农庄、度假村等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法官镇法官庙村依托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坚持产景融合、农旅一体化发展,成立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8年带动集体持续增收10万元、村集体提留公共积累3.3万元,贫困户分红4.8万元,非贫困户分红1.9万元。漫川关镇万福村动员本地能人返乡建成太平山庄,发展集民宿休闲、写生创作、农产品开发为一体的乡村民宿旅游,带动50个贫困户户均年增收7000元以上。

四是政策依托型。主要是依托光伏扶贫、金鸡扶贫、食用菌产业等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建设光伏电站、金鸡扶贫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光伏发电项目:财政投资8470万元,建设农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7处31.94兆瓦,收益按照每村500千瓦分配给60个村,每村带动7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元,村集体收益0.72万元。投资了1770万元,建成村集体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95个,每村40千瓦,年收益3.5万元。食用菌产业园:财政投资1300万元,在十里、高坝、中村、两岭、小河等镇建设食用菌产业园6个,带动贫困户120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8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益3万元。金鸡扶贫:投资3.1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2.08亿元),建成高坝金鸡扶贫产业园,由北京德青源公司承租经营14年,每年租金2000万元,一半用于还本付息,一半用于给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精准带动全县6606户特殊困难贫困户户均年分红400元,12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6.06万元。

五是组织带动型。主要是通过“两建两带”(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园区基地、规模经营主体、移民安置点,把党小组建在产业协会、新型经营主体等产业链上,实现以党建带脱贫、以党员带群众)党建主题活动,建强企业(合作社)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头发展产业,建设“两建两带”示范点12个,带动贫困户和村集体增收效果明显。高坝店镇双寨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养殖中华蜂,全村发展养蜂3050箱,年产蜂蜜达35吨以上,并做实打响了“鹘岭蜂谷”蜂蜜品牌,带动全村59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村集经济年增收4万元。高坝店镇蔡家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头发展黑木耳100万袋,并发动贫困户用产业补贴资金、自筹资金入股,用合法的自用木材采伐指标折股,带动贫困户年增收1.2万元、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以上。

六是产业带动型。主要是依托地域、产业传统、生态环境等优势,突出“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产业。漫川关镇万福村、延坪镇枫树村,依托当地茶叶产业种植传统,积极做大茶叶产业,茶叶总面积居全县之首,茶农年均收入1.6万元以上,两村双双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枫树村还采取存量折股的形式,将4500亩高产茶园和2500亩新建茶园分别以1000元/亩、500元/亩为基数,入股到延丰等5家茶叶加工企业作为原始股参与分红。在收益低于1000元时,按照保底收益1000元发放,不足部分由企业增足;收益超过1000元时,按照茶场和农户5∶5的比例进行股份分红。

七是异地置业型。主要是针对一些位置偏远、村内资源匮乏、发展空间较小或受规划限制的贫困村,通过政府统筹、财政出资、结对帮扶等方式,在异地县城、集镇等经济发达地区统一规划建设,购买商业门面、标准厂房、停车场等经济实体,建成后产权由镇村统一管理,通过物业租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中村镇成立扶贫开发公司,按照2000元每股的标准,由政府补1000元、群众筹1000元,激励吸纳本镇贫困户特别偏远贫困村的贫困户筹资入股,统一在中村街道移民新区购置门面房,收益的15%归村集体经济,85%给贫困户分红。城关街道办下河社区,利用南京市六合区给的86万元帮扶资金和贫困户8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资金,在商州区购买门面房,年收入租金预计18万元,收益按照3∶7比例分给村集体和贫困户。

八是电子商务型。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盘活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电商产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贫困户农产品变现增收。陕西嬴正食品公司采取“‘三变’+电子商务模式”,与法官镇香玲核桃合作社,中村、银华手工挂面加工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按协议约定保护价收购鲜核桃、手工空心挂面,统一在网上销售,很好地解决了“产品规模小销售难”问题,又促进了贫困户农产品变现增收。

九是社会帮扶型。主要是利用现有定点帮扶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优势,为贫困村提供项目、资金、技术、智力等支持,帮扶贫困村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或者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非公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开展扶贫募捐,帮助贫困村筹资金、上项目、强产业。县畜牧中心积极发动恒瑞、新发、良群等16家养殖企业为帮扶的两岭镇刘家庄村捐资16万元,成立扶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陕西坤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村委会和学校屋顶建成3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苏陕协作单位六合区龙袍街道办四柳社区为结对帮扶的色河铺镇胖鱼村,在六合区提供两间200多平方米商业门面房。其中一间对外出租,租金收入归胖鱼村集体,每年保底5万元;另一间由县供销社筹建山阳特色农产品销售门店,预计年纯收入5万元,按3∶7的比例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

十是服务创收型。主要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协调帮扶等形式,对专业合作社或企业等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县正在探索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式赋码后,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开展经营活动,走向经济市场,比如,漫川关镇板庙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的农副产品加工厂、猛柱山村的红薯粉条加工厂,给当地老百姓提供加工服务,收取服务费。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三变”办公室,建立县级领导联镇抓部署、业务部门联片抓指导、镇村领导包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从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统筹、政策支持、产权改变、模式带动、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有效组织和保障。

2.强化政策扶持

制定出台了《山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山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按照“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和“财政资金支持全覆盖、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覆盖”的思路,对全县129个贫困村重点扶持,对110个非贫困村因需支持,促进村集体经济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近年来,近年来,我县累计投入村集体发展资金近6.96亿元,其中:中央扶贫专项资金到村1.1亿元,苏陕扶贫协作资金3000万元,省农业专项资金320万元,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300万元县级资产收益配资入股5.4亿元(金鸡、光伏、食用菌、社区工厂、工业园区)。

3.强化模式创新

坚持以“三变”改革为动力、以“三带三创”模式推广为举措,充分发挥“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作用,立足人力、资产、资源等优势,创新“2+X”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城镇带动、产业发展、资源资产、乡村旅游、服务创收、异地置业、政策依托、组织带动、电子商务、社会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十种典型”模式,带动全县2.4万户贫困户实现中长期产业全覆盖。

4.强化村财管理

发挥县镇审计部门作用,严格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村集体经济资金监管,防范“贪污挪用、不规范使用”等现象发生。县上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一岗四责六制度),印发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简本》,明确了集体经济组织机构职责,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县上抽调扶贫、财政、农业、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每季度对村集体组织运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村集体资金安全、管理使用规范。

三、脱贫成效

按照“贫困村与集体经济薄弱村同步扶持”和“财政资金全覆盖、村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的思路,累计投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6.96元,大力推行“党支部+经营主体+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模式,以村集体经济“2+X”发展模式,立足人力、资产、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典型”,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39个村全部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647万元,村均收入19.44万元,所有村经营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空壳村”全部消除。聘请了第三方财务公司代理村级经济组织账务,村级财务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村级资产全部确权登记录入资产管理平台,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全面规范提升,为实现乡村治理奠定了有力支撑。

四、经验启示

一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山阳县贫困村大多立地条件差、可利用资源薄弱、土地生产率低、农业综合生产力不强。发展集体经济必须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必须综合考虑县域产业基础、技术支撑、市场需求等因素,必须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切实把各类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建立县级资产收益分红模式。把财政扶持的项目资金作为村集体股份,对带动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进行入股,建立分红、约束、激励等配套机制,推动实现“企业盈利、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的共赢局面。三是大力实施村企融合发展。把村企融合发展作为集体经济重要途径,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群众以农用土地经营权、闲置宅基地、荒滩荒坡入股村级产业合作社,企业以资金、籽种化肥、技术培训等入股村级产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基地,以“订单种养”“保底分红”等模式,形成利益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村集体按照投资折股比例进行利益分红。四是鼓励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村集体再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市场主体,流转资金作为村民股份入股,企业给予村集体部分管理费用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土地二次流转,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和村集体增收,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猜你喜欢
贫困村集体经济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