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领先生物制造科技创新源头 滨城全国生物制造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

2021-01-03 07:02撰文摄影滨人才单毅
求贤 2021年7期
关键词:天津港滨海新区保税区

撰文、摄影/滨人才 单毅

生物制造是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滨海新区是天津市生物制造产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基地,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完善的产业链条、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明显的政策优势。近年来,滨海新区生物制造产业不断发力,正在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制造科技创新源头。

生物制造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 企业聚集初步形成融通发展格局

今年初,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TIB)和比利时弗兰德生物技术研究院(VIB),举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TIB-VIB 合成生物学联合中心线上签约仪式,标志着首个合成生物学国际联合中心正式成立。目前,联合中心正聚焦酵母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基因编辑与基因组重编程、微生物天然产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并全面启动了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联合中心的核心使命是构筑从合成生物理论到合成生物技术的桥梁,促进合成生物学重大研究成果产业化。为实现这一目标,联合中心积极与具有全球优势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合成生物学技术协同创新国际合作网络,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TIB-VIB 合成生物学联合中心的成立,将对推动生物制造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重要作用。

在天津港保税区,瑞普生物现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近五年营收增速达229.2%,“稳坐”行业内全球第一。如今,瑞普生物的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动物用生物制品、药物、饲料添加剂、宠物健康、智慧动物保健和生物产业孵化六大领域,旗下拥有12 家子公司,其中包括10 个GMP 生产基地,以及88 条大型现代化生产线,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兽药生产商和动物健康服务商。

生物制造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的背后,是滨海新区生物制造企业的加速聚集。今年6月,13 个项目集中开工(入驻)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中国(天津)生物制造谷,总投资约90 亿元,总占地面积约90 万平方米,预计未来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95 亿元,纳税约25 亿元。多个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展深度合作,生物制造谷“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反哺创新”的融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建设全国生物制造示范区 产业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

2020年11月,围绕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激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天津港保税区依托产才优势成立了生物制造产业(人才)联盟。联盟成立以来,极大加强了生物制造产才交流和企业合作,行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显著突破,有效提升了滨城生物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下一步,联盟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作,重点打造生物制造领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的绿色通道,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环境,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形成新兴产业支撑和创新人才引领崭新格局。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专门出台了生物制造产业扶持政策,在生物制造产业化、生物制造研发创新和生物制造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滨海新区建设全国生物制造示范区和前沿技术策源地。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局副局长刘朱岩说,下一步,滨海新区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研发龙头企业做强做深产业链,大力实施国产化替代工程,积极寻求政策创新突破,充分发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生物制造产业(人才)联盟等的作用,加速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发展,加快打造“细胞谷”、“生物制造谷”等生物医药集群。

滨城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将加强人才引育,强化金融支撑,通过“基金+产业”、“基金+项目”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助力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天津港滨海新区保税区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中国水上消防协会与天津港联合开展线上消防安全培训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天津港或将化解同业竞争困局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天津港爆炸敲警钟:中国还需要多少教训?
外媒关注天津危险品爆炸
天津滨海新区形象认知度调查报告
天津保税区1月份财政收入同增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