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自然博物馆的故事

2021-01-03 08:28江泓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特蕾欧文凯利

江泓

自然博物馆的雏形,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兴起的自然收藏。现代自然博物馆出现于18~19世纪,与博物学一同发展,逐渐成为兼具收藏、研究、科普教育三大功能的综合体。

维也纳自然博物馆

赘婿皇帝的小收藏

在(奥地利)维也纳市中心的玛丽亚·特蕾莎广场两边,有两座双胞胎般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博物馆与自然博物馆。两馆都建于19世纪末,但馆史还能再往前推100多年,这要归功于特蕾莎的老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

弗兰茨一世,是18世纪欧洲的著名“赘婿”:由于帝国的继承法,先皇的独女特蕾莎只能当皇后,帝位由夫婿弗兰茨继承。

但他自知威望、能力都不如老婆,干脆把国家大事丢给特蕾莎,自己整天“拈花惹草”——除了找情人,还玩园艺,外加收藏动植物和矿物标本。

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起,收藏自然界的奇珍异宝,就是欧洲贵族圈里的流行风尚。作为帝王级的博物爱好者,弗兰茨买标本可不差钱。1750年,他从一位意大利收藏家手里,一口气买下贝壳、珊瑚、宝石等藏品3万多件。后来他又委派一位荷兰探险家去美洲考察,带回了67箱标本!到他1765年去世时,留下了数十万件自然标本,特蕾莎皇后用这些藏品建立了“帝国博物馆”。

弗兰茨的子孙继承了祖传爱好,哪怕后来奥地利(奥匈)国势渐衰,皇室也一直热衷于收集自然标本,把博物馆塞得满满的。19世纪末,维也纳城区大改造,标本们也搬进了1889年建成的新自然博物馆。如今,该馆是欧洲收藏最丰富、建筑最华丽的自然博物馆之一。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

古生物学祖师爷

1795年春天,26岁的乔治·居维叶从诺曼底来到巴黎,去(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出任助理教授。他的后半生,将与这座博物馆共创传奇。

此时的巴黎,正处在大革命的动荡中。两年前的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砍头,王室财产充公,包括曾由博物学家布封执掌的“王家植物园”。同年该园改组为“国家自然博物馆”,设有植物园、动物园、标本馆、研究所和图书馆。研究过几年海洋动物的居维叶,也作为青年才俊被聘进馆。

居维叶刚来不久,就一举成名:拿破仑大军从荷兰抢来时称“马斯特里赫特大怪物”的神秘头骨,他鉴定后认为,属于一种灭绝的海洋爬行动物(后被命名为沧龙)。之后十几年,居维叶又研究并复原了大地懒、猛犸象、短颌象等多种灭绝动物,一步步奠定了“古生物学祖师爷”的历史地位。居维叶的开挂人生,主要靠他创立的“比较解剖学”:通過比较各种动物的骨骼、牙齿和器官,来给它们分类,并用化石推测史前动物的长相、习性。

相比早期的自然收藏,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率先把收藏、研究结合起来,将馆内的丰富藏品用来做科研。19世纪中期,这里又成为首批向公众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凭借雄厚的资源实力,该馆甚至还进军物理学——率先发现铀元素放射性、并因此获诺贝尔奖的贝克勒尔,就是馆内的应用物理学教授。至今,它依然是全球顶级的自然博物馆。

伦敦自然博物馆

从大英博物馆艰难分家

1881年4月18日,77岁的理查德·欧文站在伦敦南郊一座维多利亚式的大厦门前,泪眼模糊。经过27年努力,他终于见到了这座自己一手筹办的自然博物馆落成。

由于反对达尔文进化论,欧文常被后世科普作品写成老顽固。其实他也是位卓越的博物学家,发明了“恐龙”(dinosaur)一词,还是伦敦自然博物馆之父。

1854年, 欧文在水晶宫公园举办了史上首次恐龙展,并打算建一座自然博物馆来展示恐龙化石。当时伦敦的自然标本收藏,主要在大英博物馆,两年后欧文出任该馆“自然史部”首位主管。

欧文的这个新部门,处境很尴尬:当时大英博物馆刚对公众开放,相比那些从各国买来(或抢来)的珍品文物,普通市民却更爱看动物标本和化石。这让馆里的学究们很不满,觉得自然展览拉低了博物馆的层次,各种鄙视排挤,就连馆长都加入嘲讽。而自然史部本身,也深陷专业人员少、储藏空间小等困难。许多进入馆藏的标本,没得到妥善保存、研究,而是在库房里腐烂报废,甚至被馆员私下卖掉。

经过欧文一番铁腕管理,自然史部的运转总算走上正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但他坚信,分家才能解决根本问题。1860年,馆董事会批准了他另建自然博物馆的提议。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很难找到一处地方够大又不太偏远的馆址。为此欧文四处奔走,甚至动用了和女王、首相的私人交情,好容易买下南肯辛顿区的一片地,建筑方案又迟迟定不下来。1873年,新自博终于动工,8年后落成开放。

从开馆那天起,它就以丰富的馆藏、壮观的展厅享誉世界。在这里,能看到众多顶级珍品:重9381克拉的蓝色托帕石、梁龙化石“蒂皮”、始祖鸟伦敦标本……欧文的半生心血,成功化为这座展示自然之美、传播自然知识的博物圣殿。

美国自然博物馆

放下猎枪,保护自然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取景自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该馆有42个常设展厅,展示规模傲视全球,比电影里还壮观。位于全馆中心的,是双层的非洲哺乳动物厅,由著名猎人、标本师卡尔·阿凯利设计。

阿凯利是典型的“美式硬汉”,从19岁起就受雇采集野生动物标本——当然,得先开枪打死它们。多年职业生涯,使他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还有精湛的标本手艺。

1909年,阿凯利入职扩建中的美国自然博物馆。他提出用生态景箱做个大展厅,用它再现非洲原野的壮观兽群。曾两赴非洲采集标本的阿凯利,为此加入了西奥多·罗斯福的非洲狩猎队。

展厅后期设计时,阿凯利又想在第一个景箱,展示当时还很神秘的山地大猩猩。为获取标本,他来到非洲中部的维龙加山脉。

然而在射杀几只大猩猩后,他感到深深愧疚:杀死人类的“表兄弟”,又是如此珍稀的物种,哪怕为了科学也太罪恶了!

阿凯利发誓,从此不杀大猩猩,而且要保护它们的家园。在他的推动下,当时统治刚果的比利时政府,在维龙加建立了非洲第一个国家公园。1926年,62岁的阿凯利再赴维龙加,这次是来考察大猩猩的野外习性。可惜年迈的他壮志未酬,在高山上身染重病去世。

10年后,以阿凯利命名的非洲哺乳动物厅终于完工。这是自博史上的划时代之作,身临其境般的强烈视觉冲击效果,把传统展柜、展台甩出了几条街!

历经两个多世纪,自然博物馆已从最初“收集上帝造物”的场所,转变为展示自然演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窗口。通过它们,人们得以领略数以万计的地球物种,窥探数十亿年的行星历史。

//摘自《博物》2021年第5期,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特蕾欧文凯利
记得抬头看看
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大器早成
凌波微步
英国提前大选,特蕾莎·梅正在下一盘大棋
变脸 凯里·欧文
跌宕起伏的19世纪——乔治·凯利的滑翔机
特蕾莎·梅——英国版“默克尔”
用戏剧的方式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