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下楼!

2021-01-03 14:06柯梓欣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动群里居家

柯梓欣

2021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值得记住的事。小记者们纷纷选出了自己的“心动”事件,留下了难忘的“心动”评语。

“快起床咯,柯宝,看看今儿早餐吃什么!刚出锅的油条、大饼,还有你最爱喝的甜豆浆。”这大清早的,外公就来到我房间里吆喝。要是在平时,谁都休想把本姑娘叫醒——难得的假期,悠闲的早晨,美美的懒觉,多享受啊!可是,今天却不一样,听到外公的一声召唤,我从床上一跃而起——终于可以下楼啦!

为什么下个楼就能激动成这样?这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猝不及防间,我们南京出现疫情反弹,一下成了全国的抗疫中心。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检测核酸、全城戒备……虽然不免焦虑,但我们仍然心存侥幸:这么大的城市,近千万的人口,病毒应该离我们还远得很吧?

“咚咚咚”,几下敲门声,不疾不徐,但在晚间十点的楼道里,已足够把我们惊醒。

“谁呀?”外公睡眼蒙眬地喊了一声,外婆、妈妈和我心里都直打鼓:这么晚了,谁会来敲门?

“您好,我们是防疫小组的,来通知你们小区被隔离的事情。”

“什么?隔离?”全家人心里都突然一紧,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直到外公打开门,看见几位“全副武装”、身穿白色防护服的防疫工作人员。

“是的,因为你们小区发现确诊病例,所以整个小区都要封闭隔离。请您签署居家隔离通知书。”工作人员的话语礼貌平和,却透出了疫情形势的严峻,“这里是一些防疫物资,给你们家备用。记得每天监测体温,之后小区群里会有具体通知,请及时关注……”

一夜的輾转反侧,一夜的胡思乱想。第二天一早,焦急的妈妈实时关注的小区群里也炸开了锅:隔离十四天,不能与外界接触,那刚下单的快递还能拿吗?家里并没有充足的准备,吃饭该怎么办?连楼都不能下,这可怎么熬啊?……

正当焦虑情绪弥漫的时候,在阳台眺望的爸爸喊道:“快来看,小区里开来好几辆大卡车,在卸货,好像是食品。”

“真的?要发食品了!”仿佛孤岛上的人看见了船帆,小区居民都在自家阳台上欢呼起来。

不一会儿,就听见楼下的大喇叭在喊:“1号楼居民下来拿物资,请注意间隔排队。”兴奋的我戴好口罩,和爸爸妈妈一起下楼。哇,好大一箱,接过来,真重。我好奇里面都装了些啥,负责分发的志愿者伯伯实在善解人意,他用浑厚的男中音,如唱歌般抑扬顿挫地报起了菜名——一筒挂面、三斤肉、青菜、土豆、娃娃菜,还有西红柿……这些都是免费的!口罩也挡不住的喜悦,直飞进我们的心窝。

渐渐地,小区群里没有了抱怨和焦虑,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声由衷的感谢和赞扬——“谢谢社区为大家细致入微地着想!”“谢谢社区为大伙儿办的实事!”到了饭点,小区群里更是弥漫着人间烟火:“你家的鱼香肉丝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我家的红烧肉秘诀是先搁酱油后放糖。”……大家用社区分发的食物,做出各种或经典或新奇的美食,让我这个“小馋猫”看得直流口水。享受完美食之后,看看我们的小区,宁静、祥和。其实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地为我们守候,三伏天,火辣辣的日头下,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衣背……

今天,是解除隔离的日子,我要飞奔下楼,去向那些热心的志愿者们道一声:“谢谢你们,让我们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也有温情,也有爱。”

210018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六(2)班

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扼住了病毒的“咽喉”。包括我们和小记者在内的群众遵守防疫规定,守住了“后方”。万众一心,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猜你喜欢
心动群里居家
奶茶群里戏精多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金主爸爸的炫酷
买奶茶
微生高的往事
人兽表演
初四居家放松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