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021-01-03 10:48陈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陈艋

摘要:好的物理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比如课初,利用信息技术聚焦兴趣;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实验;课末,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物理教师要通过这些凭借和抓手,助推课堂向着更高的目标挺进,并在物理王国中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关键词:聚焦兴趣;强化实验;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尽管和其他物理探究一样平平常常,但这并不妨碍“分子热运动”是孩子们最愿意探究的一个课题。因为它切入的角度实在太多,比如可以建立模型,如对粉笔进行切割、观察定在黑板上的粉笔字等,可以从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观察高温度下的分子运动的速度入手,更可以利用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和固体扩散的视频入手……窃以为,有关分子的更多动态的细微变化,孩子们无法用肉眼观察,所以,恰当、灵活、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为这一课的实验教学保驾护航。

一、课初,利用信息技术聚焦兴趣

有关分子热的理论的确比较抽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就可以抽象地进行。教材做如是选择,也不意味着教师一定要亦步亦趋。物理课堂同样需要“学生动起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静听状况。”如何打破“静听”,关键在于教师的选择。就《分子热》的教学而言,化抽象为形象,化繁复为简单,化“扑朔迷离”为“一目了然”,应该成为物理教师执教此课的重要突破点。比如,新课伊始,教师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聚焦孩子们的兴趣之火:

1.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长喙天蛾吸食花蜜、煮食物画面,思考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你能闻到食物的香味吗?

2.在教室里洒花露水,问:闻到了什么气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你能看到跑到鼻子里的东西吗?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图像。

3.用蜡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多媒体的投影台放大图像,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

无论是天蛾根据四溢的花香来寻找花蜜,还是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花露水扩散的图像,抑或是蜡笔画从“一个连续的线条”变成“十分细小的炭的颗粒”,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在其中起到了特别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已有的关于分子热的经验容易被激活,有关分子热的知识的获取呈现出非线性、动态的传递形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体验不再是粗糙的,而是丰富的、细腻的、具体的……一言以蔽之,正是信息技术助推着孩子们向着物理探究的更深处挺进,以此发现更美的风景。

二、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实验

不得不说,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用活生生的实验去验证理论,是物理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然而,当下的一些物理实验教学中总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教师高高在上地做一些演示实验就匆匆收场;或者即便是给予孩子们自主实验的机会,但他们也是唯唯诺诺,不敢动手;或者实验习惯不严谨,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或者因为实验器材的选择不当,造成實验效果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或能成为一大助力,从而为实验教学增值。

例如,固体之间能否发生扩散现象?请举例说明,并与液体、气体扩散的快慢进行比较。教材中让学生做硫酸铜与清水之间的扩散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用具体的实物做实验,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讲台上做这个实验时,后面好多孩子由于距离远,根本看不清楚,再加上,清水的颜色和硫酸铜的颜色本身并不醒目,所以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教师改变主意,直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硫酸铜与清水之间的扩散现象,孩子们看清了其中细微的变化,而且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实验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的“高难度”实验过程也一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不得不说,许多在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实验问题,因为多媒体而有了真正解决的路径和方向。

“最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尊重(学生)与(教师)引领的和谐统一。”的确,这样的和谐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介入。多媒体以其多样性、交互性、动态性的优势丰富了实验教学的“时空”,想必学生定能在这样的时空中自由翱翔。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三、课末,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

好的物理课堂还要求教师抓住一些“生成点”和“拓展点”进行必要的拓展,引领孩子们与现实对话,与生活深度对接,与社会亲密接触,以此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同样的,这样的拓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助推。

仍然以《分子热运动》的教学为例,在课末可以进行这样的拓展:

1.讨论:“破镜重圆”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为什么?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印证。

2.怎样理解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多媒体动画演示分子间引力与斥力之间的关系。)

四、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动态现象转变为静态分析

初中物理实验中,部分实验要对动态变化过程观察总结规律,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限,总结观察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此现象,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形式,将运动进行慢速化、静态化转化,在慢速的播放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思考、感受感知,分析物理现象和规律,深化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机械能一课时,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组织描述和书本知识内容讲解,显得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摆球的变化拍摄成照片,和学生一起参与其中,打成一片,行进交流、对比、观察,对其进行正确分析和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结语

“破镜能够重圆吗”这样的问题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延伸到远方,而随后的“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孩子们探寻的触角延伸得更远,更是把有关“分子热运动”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和现实中,而这一切离不开多媒体这一“神来之笔”的功劳。的确,这样通过信息技术链接生活的教学策略,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自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曹永国.教学提问:理性审视与理念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37.

[2]李镇西.得失寸心知[J].教师月刊,2015(4):38.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