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之声”

2021-01-03 04:50陆续刘鑫
人物画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态景观

陆续 刘鑫

摘 要:滨水绿道是城市空间中承载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其线性空间的特征,能够有利于展现城市丰富的功能空间,因此滨水绿道利于承载功能和文化表现的需求。甜城沱江沿岸滨水生态绿道规划,是基于从城市空间文化理念出发,通过滨水生态绿道将生态景观、城市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营建一个集生态、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公共景观场地,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居民休闲、生态保护等功能的延伸。

关键词:滨水绿道;生态景观;城市功能的外延

一、绪论

1.滨水绿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滨水区建设起步要晚很多。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滨海、临江发达地带开始了城市滨水区域建设。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开始重视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建设。

我国在受国外影响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中,尽管以点、线、面的组合方式构筑城市绿地系统,但是线的要素往往由作为防护绿地的隔离带、作为附属绿地的道路绿地等构成。它们不属于公园绿地范畴,无法满足市民对游憩的使用要求。为了改善城市绿地系统,国内的思考与实践主要致力于3个方面,一是国外绿道理念与国内原有概念的融合;二是与绿道相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三是借鉴国外绿道理念进行思考与实践。

二、甜城沱江沿岸滨水生态绿道规划的设计过程

1.设计说明

(1)交通的整体布局调整

在城市绿道建设中,交通尤为重要。绿道建设时需注重绿道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将绿道与城市道路连接起来。注重实现绿道与道路交叉的连通,保证绿道的顺利进出。还需要注意平行于绿道的道路中,绿道的通道分布以及出入口。

(2)生态安全和设施安全的保障

绿廊系统建设目的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市民提供体验更好的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注重该场地内的大量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维护以及安全监管,保证人们休憩玩耍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游径系统建设与通行安全

游径系统建设与通行安全绿道游径系统构建了步行和骑行安全空间。建设时注意对绿道连通性、游径系统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绿道连接线、绿道交通衔接的系统调研和分析;同时也要借鉴绿道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绿道被出入口阻断、断头、铺装破损、积水、公共设施阻挡通行等问题。特别是存在人行道上划分割线,造成单车和人行冲突。另外,游客单车不规范使用,也容易造成单车乱停放、阻碍通行等问题。

2.设计元素

(1)主题一”涟漪”

①滨水区域的设计,在此运用“波浪”的元素,主要用于临水区域公共设施和岸线的设计。

②河流两岸的节点布置上运用“水滴”的元素,主要用于沿岸局部景观小品或植物群的布局分布形态。

③公共设施的建设上运用“流觞”的设计元素,主要用于滨水区域沿岸用于提供人们休息的公共装置。

(2)主题二“原生"

①沿岸绿植的布局上运用“风摆”的元素,主要用于该区域的沿岸植物分布,形成一个整体的风格。

②局部花坛的设计上运用“花簇”的元素,主要表现在小型的观景区域的设计造型,形成如同花中窥景般观感。

③整体性的开发过程上运用了“生态”的理念元素。表达整个项目地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同原生环境的保护,达到一种良好的环境与设计的关系。

3.设计内容

(1)城市空间文化层面

由于城市滨水绿道其本身具有的文化意义,并且由于其线性空间的特征,连接着城市丰富多样的功能空间,滨水绿道也是城市空间中承载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2)生态环境提升层面

绿道作为城市生态廊道不仅是满足市民功能需求,绿道的建立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休憩活动开发层面

城市滨水绿道作为开放性线性空间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滨水绿道的建设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提供了慢行及绿化空间。绿道空间场地功能与交通功能的完善,最大化利用空间,将空间用于交通及市民娱乐休闲空间。

三、设计反思及建议

1.设计反思

首先,由于该设计场地的面积还是较大,所涉及的区域情况也是比较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多次实地的走访才能保证前期的项目准备工作比较扎实,这一方面来说,我前期的准备还是不夠充分。其次,项目地的具体草图的演变和制作还是较为笼统,头脑里还没有浮现出具体的画面,因此草图的质量还是不高,后面在设计中还要多思考。最后,是该场地的一些细节还是预算的不够,例如公共设施的摆放以及风格等,人流分析、道路规划、服务点、观赏台等还是暂未明晰,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在后期的建模过程中,更多的要考虑这些。

2.设计建议

开发绿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破坏其周边的生态功能。对绿道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使其廊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功能。

从生态功能上分析,绿道能够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并保证自然生态间的平衡,顺利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实现持续化的水文过程,储存养分并调节气候,保证生态系以及社群的出现。绿道具有很强的线性以及连接性,能够为步行、骑车等活动提供良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1]余瑛、王玮,滨水绿道的空间营造设计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D],2020-4-16

[2]孙伟娜,对城市滨水型绿道景观设计探讨,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J],2019-12-21

[3]陈宸、戴翔骏,面向实施的流域型滨水绿道规划研究——以杭州市钱塘绿道为例,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D],2019-10-18

[4]陶一菡、饶胜波,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系统空间规划研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华中科技大学[D],2019-8-26

[5]张胜,铜陵市滨江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安徽建筑大学[D],2018-10-12

[6]韩宇婷,北京城市滨水绿道规划设计研究,北方工业大学[D],2017-6-

猜你喜欢
生态景观
浅析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
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优良鸟类食源植物冬红Holmskioldia sanguinea的生态景观营造实践
赣州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浅探
楚河汉街的城市符号及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
现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发展探析
河道整治中生态及景观的护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