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1-01-04 07:19马骥李建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分化直肠癌淋巴结

马骥,李建春

(1.丽水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浙江 丽水 323000;2.浙江省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科,浙江 杭州 310014)

结直肠癌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给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结直肠癌起病隐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常常错过最佳手术时机,预后较差。探讨结直肠癌疾病进展、转移和预后的预测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炎症反应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在恶性肿瘤增殖、凋亡、转移及血管形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发现白细胞介素-6 等炎症细胞因子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1-2]。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为新发现的IL-1 家族成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作用,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37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3-4]。本文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 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结直肠癌组肿瘤位置:左半结肠143例,右半结肠57例;肿瘤类型:结肠癌81例,直肠癌119例;临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84例,Ⅲ期77例,Ⅳ期17例;浸润深度:T17例,T211例,T3120例,T462例(因T1期、T2期患者例数太少,故两者合为一组分析);分化程度:低分化111例,中分化63例,高分化26例;有淋巴结转移87例,无淋巴结转移113例;有远处转移13例,无远处转移187例;生存时间:<5年82例,≥5年118例。纳入标准:①初诊患者;②首次手术治疗;③术前未进行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等其他治疗;③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排除标准: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史;②严重心、肝、肾疾病;③传染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④免疫系统疾病;⑤近期有抗菌药物或免疫制剂应用史。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血清IL-37 水平测定:结直肠癌组患者入院第2 天采集清晨静脉血,对照组采集体检当天静脉血,3 000 r/min 离心15 min,留存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7 水平(IL-37 试剂盒购自瑞士Adipogen 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比例表示,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经t或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清IL-37 水平比较

结直肠癌组与对照组血清IL-37 水平分别为(27.58±6.24)pg/ml 和(85.42±6.45)pg/ml,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64,P=0.000),结直肠癌组低于对照组。

2.3 血清IL-37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不同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IL-37 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血清IL-37 水平降低。不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生存时间患者血清IL-37 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生存时间短的患者血清IL-37 水平低于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长的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类型、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患者血清IL-37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因素间血清IL-37 水平的比较 (pg/ml,±s)

表2 不同因素间血清IL-37 水平的比较 (pg/ml,±s)

临床病理特征 n IL-37 t/F 值 P 值年龄>60 岁 65 26.59±4.42 1.776 0.077≤60 岁 135 27.83±4.72性别男128 27.13±5.62 1.595 0.112女72 28.42±5.25肿瘤位置左半结肠 143 26.84±6.12 1.353 0.178右半结肠 57 28.15±6.33肿瘤类型结肠癌 81 28.37±6.42 1.581 0.115直肠癌 119 26.94±6.18临床分期Ⅰ期 22 37.95±4.97临床病理特征 n IL-37 t/F 值 P 值浸润深度T1、T2 18 27.41±5.07 1.247 0.290 T3 120 28.35±5.63 T4 62 26.97±6.04分化程度低分化 111 26.52±6.74 1.270 0.283中分化 63 27.15±6.07高分化 26 28.79±7.13淋巴结转移有87 23.14±5.38 12.644 0.000无113 32.55±5.09远处转移有13 23.61±5.38 3.514 0.000无187 29.46±5.83Ⅱ期 84 31.81±5.26Ⅲ期 77 26.74±5.69生存时间46.046 0.000<5年 82 24.35±5.73Ⅳ期 17 20.37±5.19 8.325 0.000≥5年 118 30.68±4.96

表3 影响结直肠癌生存期的单因素分析

2.4 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以血清IL-37 均数为界分为<27.58 pg/ml 和≥27.58 pg/ml。对200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进行单因素Cox 回归分析,发现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IL-37 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取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IL-37 水平进行逐步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引入水准0.05,剔除水准0.10。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IL-37 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参数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发病比较复杂,实体恶性肿瘤常常显示炎症迹象,且有T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5]。在恶性肿瘤发展期间,恶性肿瘤微环境变化,诱导先天免疫细胞向促免疫耐受、促肿瘤、防治肿瘤免疫排斥方向转变;恶性肿瘤微环境包括免疫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6]。炎症细胞可通过诱导基因不稳定性变化,引起不适当的基因表达;免疫炎症细胞还可产生生物活性分子分泌到恶性肿瘤微环境中,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细胞外基质修饰酶、促血管生成因子、限制细胞死亡因子、维持增殖信号转导因子及诱导其他促肿瘤信号活化因子等[7]。因为炎症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免疫细胞分泌的炎症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故炎症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大家广泛关注[8]。炎症细胞因子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也受到大家关注[9]。研究发现,IL-1β、IL-6 和TNF-α 等在结直肠癌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10]。

IL-37 是IL-1 家族新成员,在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中广泛存在。IL-37 具有抑制机体过度炎症反应的作用,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37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1]。WU 等[12]研究发现,IL-37 可抑制胆囊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JIANG等[13]研究发现,IL-37 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刘良忠等[14]研究发现,IL-37 可影响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炎症反应。LI 等[15]研究发现,细胞内IL-37 可抑制肿瘤转移。IL-37 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也引起大家的关注。YAN 等[16]研究发现,IL-37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邻近正常组织中高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IL-37 表达降低与淋巴结受累、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也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指标。但YAN 等[16]的实验为组织水平的研究,考虑血清IL-37 检测较组织中IL-37检测简单、方便,且血清IL-37 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尚不太清楚。故本文对其进行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 水平升高,血清IL-37 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生存时间关系密切,为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YAN 等[16]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组织中IL-37 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有关;而本研究发现血清IL-37 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无关,分析可能与组织中IL-37及血清中IL-37 水平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有差别,也可能与不同研究的病例来源、样本量不够大等因素有关。但YAN 等[16]的研究和本研究发现,组织中IL-37 和血清IL-37 均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关系密切,表明检测血清IL-37 水平对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 水平降低,检测血清IL-37 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分化直肠癌淋巴结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