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花瓶见证周恩来与司徒雷登的往事

2021-01-04 03:00徐海涛
党史文苑 2021年4期
关键词:先决条件司徒雷登改组

徐海涛

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众多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只仿古五彩人物敞口花瓶格外引人注目。花瓶高45厘米,沿口直径17.5厘米,重约4千克,是民国初年烧制的仿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虽然年代久远,但瓶身上绘制的八仙过海图案依然色彩绚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是1946年11月周恩来离开南京返回延安前夕送给司徒雷登的礼物,它经历了那段决定中国命运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周恩来与司徒雷登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的一段往事。

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进驻梅园新村,继续与国民党方面谈判。7月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协助此前委任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进行国共谈判的调解。7月11日,美国参议院批准这项任命,司徒雷登奉命走马上任。

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杭州,年少时回美国读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中国传教,后出任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在他任校长期间,燕京大学发展成了近代中国的一流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当时活跃在中国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例如后来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黄华就是司徒雷登的学生。因此,司徒雷登被认为是一位对中国有着深入了解的美国人,并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这也是马歇尔力荐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并参与调解国共谈判的原因。年已古稀的司徒雷登欣然接受任命,并对其使命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准备做出一番成就。

上任伊始,司徒雷登于7月15日来到南京。中共代表团派出董必武和王炳南到机场迎接,后周恩来又专门抽空去看望司徒雷登。周恩来表示,“对司徒雷登先生甚为钦佩,且很欢迎他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将引起中国人民寄予极大之希望”。周恩来的话使司徒雷登倍受鼓舞,急迫地想要完成调解国共谈判的使命。

然而,乘兴而来的司徒雷登在蒋介石那儿吃了“闭门羹”,连面也没有见上。就在他到达南京的前一天,蒋介石以“避暑”为借口上了庐山。蒋介石上庐山的第二天,国民党就组织海军、陆军、空军约五十万人发动对苏北解放区的进攻,其中5个精锐整编师约12万人重点进攻苏北中部解放区。这对司徒雷登无疑是当头一盆冷水。

面对如此局面,想要有所作为的司徒雷登决定上庐山与蒋介石当面会谈。8月1日,在庐山与蒋介石长谈中,司徒雷登建议成立一个以他自己为主席、由国共各派出两名代表组成的五人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是从商谈改组政府入手,寻求和平的途径。司徒雷登认为,这是在当时的艰难局面下唯一可能完成其使命的举措。

当时中国国内的局势是,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围攻,以此为起点全面内战爆发;而后,国民党军队继续倚仗美方的大量援助,恣意进攻全国各解放区。因此,这个时候谈判的当务之急是停战,在国内战事四起的状态下谈改组政府根本是无济于事的。但司徒雷登希望用迂回的方法,通过改组政府来促成停战。中国共产党明知国民党方面无意在商谈改组政府后停战,但为尊重马歇尔和司徒雷登两位调解人之努力,表示愿意作出让步,同意成立改组政府的“非正式五人小组”的建议。周恩来强调“我主张政治问题的谈判可以进行,但必须从休战入手,使战争停下来,要全停,要一步步做到。不能一面谈政治,一面把战争扩大”。同时,周恩来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非正式五人小组”,其原因一是改组政府问题是属于政治性问题,而司徒雷登作为美方代表参加有关中国的政治性问题谈判,涉及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二是根据政协协议,改组政府必须经各党派商讨确定,最后由政协会议决定,这个原则不容违背。此举展现了中共方面在谈判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也让司徒雷登看到了中共方面对停止内战、实现和平的诚意。

8月5日,司徒雷登再次与蒋介石会谈时,蒋介石表示同意成立“非正式五人小组”商谈改组政府,但蒋介石又向司徒雷登提出五项先决条件,并要求中共接受,否则,停战和商谈改组政府都无从谈起。这五项先决条件是:一、撤出苏皖边区;二、撤出胶济线;三、撤出承德与承德以南地区;四、东北在十月半前退至黑龙江、兴安两省及嫩江北半省与延吉;五、山东山西两省须撤出六月七日后中共占领地区。这比蒋介石此前在六月东北休战谈判中提出的要求更为苛刻,俨然一副战胜者的姿态。这给司徒雷登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这五项先决条件不仅远远超出“非正式五人小组”的谈判范围,而且丝毫没有平等谈判的意思,中共方面断难接受。作为代表美国政府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仍然希望能够说服中共首席谈判代表周恩來接受这些条件。

从庐山返回南京的当天晚上,司徒雷登立即邀请周恩来到位于南京西康路18号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晤谈。在司徒雷登讲出五项先决条件后,坐在沙发上的周恩来向前倾着身子,微微低着头,神色凝重,许久没有开口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周恩来表示,蒋介石提出的要求比以往提出的一切要求都更为苛刻。他重申,中国共产党仍然要求发布无条件停战令,召开政协综合小组和宪草审议委员会会议,而不能接受蒋介石五项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司徒雷登问周恩来:“有无商量余地?”周恩来断然回绝:“绝对不能接受,一条也不行!”同时,他反问司徒雷登:“蒋何以如此无理,愈要愈多?”周恩来最后表示:我们是无条件停战,依照政协协议改组政府,六月协议,我们让步很多,今蒋要求无厌,故内战责任应由蒋负之。周恩来的语气和眼神,让司徒雷登再一次领悟到中共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与执着。俩人长谈了五个小时,至深夜十二时,周恩来方才离去。炎热的夏夜里,望着周恩来远去的身影,司徒雷登不禁心生一丝凉意。

接下来的几天,司徒雷登一直试图促使中共接受五项先决条件并召开“非正式五人小组”会议,但没有取得进展。8月10日,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声称“以谋结束中国目前滋长之冲突,并谋采取初级步骤,发展真实民主化之政府”,国共双方“显然无法就此项问题成立解决〈办法〉”。尽管他们声称希望通过发表联合声明促进国共谈判,但在国民党军队不断进攻解放区的局势下,其真实意图是迫使中共接受蒋介石提出的五项先决条件。

联合声明发表后的第二天晚上,周恩来到美国驻华大使馆,与司徒雷登就时局进行交谈。周恩来对司徒雷登表示,联合声明的发表,明确表明马、司二人调解国共谈判使命的失败,并指出调解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政府一边调处国共争端、一边从物质上大量援助国民党打内战的对华政策双重性。面对谈判陷入僵局的严峻形势,周恩来仍希望马歇尔和司徒雷登为中国和平继续努力,勿使数月来辛苦谈判无果而终。

由于国民党凭借军事上的暂时优势加大对解放区的进攻,蒋介石不肯收回五项先决条件,“非正式五人小组”一次会议也没有召开就宣告“流产”了。1946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队攻占了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张家口,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宣布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11月15日,随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开幕,国共和平谈判的大门被彻底关闭。

按照党中央的指示,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部分人员乘美军专机离开南京返回延安。返回延安的前一天晚上,周恩来在梅园新村宴请司徒雷登,并安排了几位从燕京大学毕业的代表团工作人员作陪。周恩来指着他们对司徒雷登说:“这些都是你培养的学生。你是燕大的校长,可是为我们培养了人才啊!”席间,司徒雷登望着昔日的学生,仿佛又回到了燕京大学校园,也暂时驱散了调解国共谈判失败的惆怅,更加体会到周恩来细致入微的关怀。

离开南京前,周恩来特别委托中共代表團负责外事工作的王炳南,将本文开头提到的花瓶赠送给司徒雷登,作为永久的纪念。周恩来赠送花瓶给司徒雷登,是有深意的。在汉语中,“瓶”与“平”谐音,以花瓶作为礼物具有“和平”与“平安”的喻义,既有对中国实现和平的美好祝愿,也有对古稀之年司徒雷登的平安祝福。

深谙中国文化的司徒雷登自然能够领悟其中深意,因而十分喜爱这只花瓶。三年后,司徒雷登回到美国,在他随身携带的皮箱中就放着这只花瓶。回到美国后,司徒雷登一直将花瓶带在身边,悉心珍藏。每当见到花瓶,他便回想起在南京的最初几个月中,周恩来与他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有争论,只要关乎原则,周恩来必定针锋相对、毫不让步;而在日常交往中,周恩来把他当作朋友,很尊重他。司徒雷登十分赏识和敬重周恩来的人品,曾说:“中共的首席代表是周恩来,他是一位才思横溢,具有罕见的风度和魅力的人。”

晚年病重时,司徒雷登将花瓶交给秘书傅泾波保存并嘱咐:余过世后,此物当归还原主。傅泾波在南京谈判时担任司徒雷登的秘书,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完全理解司徒雷登的心意。

1988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国共谈判史料陈列馆奠基之际,傅泾波给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南京一别,物换星移。所幸者中共军事成功,人民得以解放。近日以来,波闻得梅园新村将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的博物馆,波闻之下,不禁快乐逾恒!敢请主席忙碌之下,允许小女傅海澜携此瓶赴南京,以解决多年相识的关系。”同年5月26日上午,傅泾波的女儿傅海澜女士专程从美国护送这只花瓶来到南京,回到了周恩来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梅园新村30号,在庭院内举行了一个简朴而隆重的交接仪式。仪式上,傅海澜女士动情地介绍了司徒雷登对花瓶的珍视和爱护、晚年多次谢绝别人高价收买请求的经历,以及其父傅泾波为保护和归还花瓶所作的种种努力。在场的人们无不赞叹这只花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也被它背后的那段往事深深打动。

从周恩来赠送花瓶,到司徒雷登返回美国悉心珍藏,再到傅泾波保存、傅海澜送回,其间相隔了42年。现在这只花瓶静静地存放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展厅里,常常能见到观众在花瓶前驻足凝视。这只花瓶一直在默默地讲述周恩来与司徒雷登的那段往事,讲述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赢得人民信任和拥护、赢得对手敬佩的传奇。

责任编辑 / 陈 洪

猜你喜欢
先决条件司徒雷登改组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先决条件和驱动力
生于杭州归于杭州的司徒雷登
列宁晚年著作《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司徒雷登:下级面前心虚气短
高等院校交响乐团发展建设的先决条件
司徒雷登和他的中国事业——司徒雷登在华经历与人物评述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改组中央考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团治理的范例——一九五○年中国红十字会的协商改组
泰王批准内阁改组
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