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2021-01-04 15:10韩永义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历史

韩永义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讲读式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多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分层次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指导,注重历史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使学生通过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获得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發展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科侧重点也不相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主渠道是课堂,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必须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特别是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切实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融入学生的血液里。

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来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最新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可以说较好地体现了这五个方面的要求,但如何将这些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落到实处,真正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则需要广大授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现结合本人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心得,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要求,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倡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式的关键时期,而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方面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大素养相辅相成,直指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学生在学习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形成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史料搜集、整理和辨析能力,形成对历史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进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传统的填鸭式、讲读式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牢牢把握核心素养导向,在讲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学生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启发学生探索、感受历史事物中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如讲授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讲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历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讲解世界各国历史、不同文明,引导学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等等。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中,决不能孤立看待每一堂课,而是要时刻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注重时空的变化与关联,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倡导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于初中阶段,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历史解释和历史评判能力的提升,最终培养学生建构正确的历史认知,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这就要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对课程知识进行被动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主动性,不利于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难以使他们收获深刻的情感体验,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和情感理解的动力,通过课堂教学让他们得到学科素养的充分培养。问题探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也可以引导他们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强化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结合基本历史知识的讲授,围绕核心素养的五方面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情参与,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如神探断案,步步设疑、层层推进,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断提升能力、深化认识。例如在对学生开展“西学东渐”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西学东渐”的基本过程、主要人物、基本观点等知识的讲解,逐步提出“西学东渐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对相关史料解读的能力会得到提高,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背景会有更深的认识,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情况下爱国分子积极探求变革的家国情怀也会有更深的体会。当然,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创造性的地方,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用心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三、倡导分层次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更多地参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最终成效,也是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位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学生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主动探索的自信心不足,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摆脱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束缚,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关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层次性。教师可以依照班级学生的课程基础以及理解能力等划分为A、B、C不同层次,三个层次的学生课程基础是逐渐递增的,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做到注重基础,适度提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特别是要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尽量做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探索中,促使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强化整体课堂教学的成效性。

其次,更多地采用鼓励性评价方式。很多学生在課堂上不愿意主动参与回答问题,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自尊心都很强,他们常常是想主动参与,又害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答错“出丑”,特别是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同学,这种缺乏自信的表现更加突出。所以教师要更多采用鼓励性评价,通过分层设计问题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给予及时的鼓励,逐步消除他们不敢答题、怕答不好的种种顾虑,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自信心。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很难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直接参与,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既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也可以让不同基础、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互相启发、相互讨论,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例如开展“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课程基础以及探索能力等进行组别的划分,给他们设定不同的问题,如收集整理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资料,思考分析运动口号背后的含义,通过相关史实探究五四精神的内涵,综合不同观点对五四运动进行历史评价,等等。小组合作学习,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可以使学生对五四运动进行深度的学习,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史料解读能力和历史认知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当然,合作学习方式是否开展、如何开展,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来确定,而且要提前准备设计、周密安排,方能达到理想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作学习方式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

总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的,教师必须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问题探究、分层教学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史料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等;要加强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形式正确的价值观念,建构正确的历史认知,真正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李广耀.以教学重构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高中历史“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5):911.

[2]郑世雄.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性——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2):71.

[3]黄爱民.回归“必备知识”提升“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2018(25):2627.

[4]全仁经.基石·抓手·关键: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J].课程教学研究,2019(3):3438.

[5]李凯.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设问策略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1):3238.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新历史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