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识字,相伴相生

2021-01-04 15:10房素岚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2期
关键词:字旁随文蜘蛛

房素岚

摘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了有效夯实识字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如朗读识字、情境识字、梳文识字、揭题识字等方法。不断地尝试和摸索,“随文识字”这种识字教学模式,让识字教学充满浓浓的情趣,让学生不仅学得兴味盎然,还能在识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文化奇妙的魅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识字教学随文识字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它犹如一叶拥有魔法的扁舟,可以带着你遨游文化的浩瀚海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要毫无障碍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就得从识字开始,而且要有一定的量才行。识字教学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其中随文识字能让识字教学妙趣横生,让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高效性。“随文识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朗读识字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单纯的识字教学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佳。当我们尝试把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结合起来后,教学效果与此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浓厚的兴趣中,不仅识字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教学《动物儿歌》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引领学生边朗读儿歌边学习本课生字。首先教师示范朗读,孩子们倾听,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接着学生大声练习朗读,要求读通句子。之后指名读,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并注意句子中的停顿。最后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分享中學习。“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图片:“小蜘蛛来到我们的课堂了。他来干什么呢?它要开工干活了——吐丝结网。看他,先搭好支架(此时教师板书:竖、横折钩),接着开始结网了,拿出小手和蜘蛛一起结网吧!”学生跟着老师一边板书,一边说“左一根丝,右一根丝,左一根丝,右一根丝”,帮助学生掌握笔画。此时再出示蜘蛛网的图片,更直观地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继而让孩子观看蜘蛛结网的视频:你们看他这八条腿不停地忙着,织得多快啊!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忙碌的语气来。这样,孩子们就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学习了生字,生字教学变得有情有趣,朗读能力也得到训练,并且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情境识字

汉字不仅具有一定的意义,还表达了相应的情感或情绪。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识字,即情景识字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好方法。它让孩子在营造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识字,有事半功倍之效。首先,营造文本情境:在备课时教师需充分研读文本,弄清楚这些要认识的字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探明这些后设计相关课文情境。比如《青蛙卖泥塘》,课文生字中有“卖、喝(hè)”这两个生字。我认真地研读文本,结合课后选做题做了这样的设计:①先播放叫卖的音频(卖豆脑喽,卖豆脑!),让学生说说音频里的声音发出者在干什么。学生齐声说:“卖东西,卖豆腐脑呢。”我说:“是叫卖声,我们称这样的叫卖声为吆喝。我们一起吆喝一遍。”接着出示词语“吆喝”,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学会并弄懂了“吆喝”一词。②出示青蛙图片。我说:“今天要学的课文的主人公青蛙也在吆喝。”此时出示“卖泥塘喽,卖泥塘!”,让学生齐读。之后,板书课题,学习“卖”字,并与“买”进行比较,从而加深理解。其次,创设汉字情境。学习《树之歌》时,为教学木字旁的字,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①春天来了,鲜花盛开,树木长出新的枝叶。(出示图片)我告诉孩子们春天的小树会变魔法,接着出示“木”字,换掉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个字。“木”字就是小树的变身,就是指树,所以它出现在很多树的名字里,成为偏旁。②认识树名。(出示各种树木的图片)孩子们认出了哪种树,就出示哪种树名的词语,认读。③了解树名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的名字,如“梧桐树”“榕树”“柏树”“枫树”,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此时有学生发现它们的偏旁都是木字旁。我顺势盖住木字旁让学生继续观察有没有新发现。结果学生发现去掉木字旁剩下的部分和原来的读音一样或近似。我夸奖学生会观察、爱思考的同时告诉他们:这类字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我们中国的汉字里有很多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再读读这些字,记住他们。最后,让孩子们在识字之后自己朗读课文,读好每句话。识字的同时了解每种树的习性和特点,同时又通过朗读领略了儿歌的韵律美。孩子们读得有模有样,声情并茂。教师根据生字的特点,创设适宜的随文识字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使其学得轻松高效,还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无穷魅力。

三、梳文识字

所谓“梳文识字”,就是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时,结合上下文及故事情节识字学词。教学《蜘蛛开店》时,我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设计小情境学习生字“店”“蹲”“寂寞”,之后通过“梳文识字”的方式教学生字。首先提问:这只蜘蛛觉得生活寂寞,想开店。它先后开了哪些店?有哪些顾客光顾了它的小店呢?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梳理之后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蜘蛛开过的店名和顾客名,并出示“罩”“编”“颈”等生字随文学习。“同学们,我们看,蜘蛛的小店的招牌不停地改变,这就叫‘更换’。”这样顺势学习生字“换”,并结合语境了解字义。招牌不停地改变,可是小店的规矩始终不变:“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在了解蜘蛛开店的规矩时学习生字“顾”“付”。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找到“夫”和“匆”这两个生字所在的句子,结合句子学习就行了。整个识字过程字不离句,字不离语境,学起来轻松流畅,大大提高识字效果。

四、揭题识字

有些课文,文题中含有要认识的生字,如《端午粽》中的“端”“午”和“粽”,《狐假虎威》中的“假”“威”等,这就可以在出示课题时根据生字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随机指导学习。在学习《端午粽》时,我首先出示了好几种粽子的图片,学生很快说出是粽子。这时我顺势出示生字“粽”,教认米字旁(米字旁是本课要求认识的新偏旁)。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片和自己吃粽子的经验说说“粽”字为什么是米字旁,还在哪里见过米字旁的字。而对于“端”字,先认识偏旁立字旁(立字旁是本课要认识的新偏旁),然后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找出平时常见的词语“端坐”“端正”,还有本课的“端午”。让学生说说“端午”是什么意思,说说对“端午节”的了解,教师补充。学生回忆端午吃粽子的感受,再齐读课题,巩固生字。学习《狐假虎威》时,课题中含有生字“假”和“威”。我出示“假(ji)”这个生字时,大部分学生说认识,我问道:“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有的说:“看电视认识的。”有的说:“从标语上认识的。”我表扬了他们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教学“威”字时,我就出示了一幅关于阅兵仪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威风和威武。这样就很自然地解决了文题中生字的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随文识字,以上这些随文识字方法并不是截然割裂的,它们互相渗透,有机融合。把识字教学任务放到课文中引导学生有方法地识字,让识字教学趣味盎然。学生在识字时不仅知其音、记其形、解其意,还能赏其色、品其味、悟其神、摩其韵。这样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审美情趣、语文阅读素养高度结合起来,让阅读与识字相伴相生,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助力器。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字旁随文蜘蛛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开开心心来闯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快乐阅读
蜘蛛
快乐阅读
“乔”字娃娃变戏法
大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