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校园植物挂牌开发校本化研学课程的组织与实践

2021-01-04 08:13金久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2期
关键词:研学桂花分类

金久

摘要:校园植物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可应用于教育教学。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校园植物挂牌活动,绘制校园植物地图,再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组织开展项目式探究,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开展丰富的自然研学活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植物挂牌校园植物地图自然研学

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挂牌是许多大中学校经常开展的工作。笔者工作的学校是一所百年名校,校园内有众多的古树名木,为了让师生认识这些树木以更好地保护它们,学校对相关树木进行了挂牌(第一代挂牌)。近年,生物、地理教研组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身边的自然资源,对校园树木进行了新一轮的挂牌,并组织了相关校本化研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的启动和规划

要实现校本化研学,专业导师尤其重要。学校根据自身教师配置,结合校外资源,组建研学教师团队。我们结合自然学科特点,在生物、地理教研组中精选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同时聘请校外专家,如安庆师范大学教授、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管委会专技人员等共同组建研学导师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学校教师出去学习,另一方面把校外导师请进校园,给我们的教师和同学做讲座,从而实现师资力量的融合和提升。在构建本地研学导师团队的基础上,组建学生兴趣小组,导师、学生共同学习研学所需的基础知识,如植物分类、计算机制图等,統筹安排项目式研学。

二、构建项目式研学课程体系

本课程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经历质疑、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主动关心身边的自然现象,用科学的视角、观念和方法解读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和提升,从而全面培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等科学核心素养。课程建设思路如图1。

三、课程建设及研学过程

(一)构建课程框架

通过宣传,在研学导师带领下组建“植物调查分类”和“电子地图制作”两个研学小组。植物调查分类小组调查校园植物,结合第一代校园植物挂牌材料,查阅资料,建立每种植物的分类图谱,包括标本图、特征、价值,制作每一种植物的简介。

例如:桂花的简介。植物调查分类小组从植物特征、文化、价值等多方面设置简介,置于校园植物分类公众号平台内。电子地图制作小组通过实地测绘,借助制图表达(Cartographic representation)系统(ArcGIS9.2及其以上版本),通过数据转换、地图设计、符号库设计做出较强视觉感受的校园地图。在两个研学小组研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交叉融合”,将植物分类图谱以符号的形式纳入校园电子地图(如图2)。同时,为每一种校园植物制作一张“电子身份证”,即二维码。通过扫描植物标牌上的二维码(如图3),即可进入电子地图,获得同类植物在校园中的地理位置,并可查看该种植物的名称、分类地位、生活习性、价值等信息。

(二)开展可持续性研学活动

通过项目式研学构建课程框架不是本课程的终点,还要依托已建立的课程框架,继续开展系列研学活动。我们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出发,开发“保护古树名木”研学课程,让学生根据分类地图、实地调研,勘测安庆一中校园内的百年古木樱花、银杏、樟树、楠树、槐树等,从生活习性、药用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等方面了解植物,理解植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懂得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从STEAM理念出发,开发“制作桂花香皂”研学课程,让学生适量采摘校园内桂花,设计模型,制作桂花香皂,评价其社会功效和价值,实现科学、技术、艺术、社会的学习融合;从高中生物学选修课程及竞赛课程的实践中,开发“制作植物标本”“提取植物芳香油”的课程,让学生采集校园植物标本并分类,采集桂花提取桂花精油。这些课程让学生从实践中习得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有利于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本课程的价值及意义

(一)研学课程化,具备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本课程依托校园植物而开发,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围绕校园植物分类地图,把研学课程规划为一系列子项目和可持续开发的后续项目,形成可利用校园植物来研学的系列课程,不同届别的学生都可以利用该课程进行研学。相关研学活动在校园内开展,让研学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在身边发生,破除了疫情之下研学旅行开展的难题。

(二)把“研”做到实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研学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应该仅仅是旅行。通过课程设计,每一个研学项目都把“目标—学生活动—实践成果”落到实处,每一项研学活动都有其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构建校园植物地图对于一所百年学校来说,可以提升其文化魅力和学术氛围,保护古树名木可以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制作桂花香皂等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追求,不能脱离学生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去完成教学任务,应该通过建构生活实践、体验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主动关心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发现问题,用科学视角、观念、方法解读生活现象,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感悟。本课程的研学活动为相关教学理念真正融入实践中提供了条件,搭建了平台。通过项目式、校本化研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参与体验,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形成素养。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研学桂花分类
桂花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