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现状及需求研究进展

2021-01-05 21:05袁丹丹马子龙张滋张艺林潘婉玉张春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养老

袁丹丹 马子龙 张滋 张艺林 潘婉玉 张春慧

目前,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低生育力和人口寿命提高等因素[1],农村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居家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村老年人数量的需求,养老模式发生改变,由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承担具体养老事务执行的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养老模式[2]逐渐成为支撑力量。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我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分别有2.9万和3万家,2019年数量增长到3.4万家[3]。虽然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较多,产业体系也较为完善,但其起步发展较晚,同时也缺乏相关护理人员和养老资源[4]。在我国农村养老机构的照护服务中,单纯依赖政府和养老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参与不可或缺。农村养老机构需要志愿者的参与缓解其在助老护理服务上的需求压力,使养老服务更加完善,同时志愿活动的有序开展能有效节约养老机构的人力、物力成本[5]。

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是指个人或社会组织自愿无偿为农村养老机构的照护养老方面提供服务或帮助的行为。但是我国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差、税收减免政策和公信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这些原因使志愿服务缺乏对公众的吸引力,尤其在农村养老机构中志愿服务参与度更为匮乏[6]。而农村养老机构对照护方面的志愿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现对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需求现状

根据调查,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大致分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卫生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等。首先老年人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方面需要他人的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呈现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人大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7]。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失能率更高,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8],同时养老机构中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对于生活照料有着更专业的照护需求[9]。在城市的养老机构中,会有志愿者介入老年人的生活照护中,弥补养老机构护理上的不足之处,对提升养老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10]。对于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也需要社会志愿者或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并提供个性化照护服务。

其次,农村老年人有着卫生健康需求,老年人在进入老年生活后,身体状况逐渐变差,尤其是一些高龄老人往往还受到糖尿病、高血压和脑梗塞等慢性疾病的困扰[11-12]。有研究[13-14]显示,农村老年人患有风湿、“三高”、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概率较大。在农村医疗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照护更为困难[15]。而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更加特殊,其慢性病患病率更高,往往还同时存在多种疾病[16-17]。有研究[18]指出,农村地区有超过20%的养老机构既没有配备医疗室,也没有专业医疗护理人员,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严重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养老机构不仅需要完善自身的医疗保健设施,而且需要专业的志愿者为老年人进行卫生健康方面的专业护理,定期为老人健康体检、康复理疗。医学专业的志愿者有着丰富的疾病方面的知识储备,可以为机构中的老年人进行医学方面的健康宣教[19],比一般的社会志愿者更具有护理优势,而且农村老年人也很乐意接受这类志愿者的专业照护。

再次,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研究发现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在社交需求、文化娱乐、学习需求和尊重需求等方面更为缺乏精神照护[20]。但是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一系列需求中,养老机构只能提供简单的日常照护和不成熟的医疗服务,而不能给予老人更多精神上的支持,满足老年人心理方面的个性化需求[21]。这导致农村养老院老人很难获得情感慰藉,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不是很乐观,而且缺乏精神关爱[22]。杨敏等[23]抽取江苏省120家养老机构调查发现,机构对志愿服务需求前5位的是心理护理、文艺娱乐、陪同服务、开展兴趣学习、个性化服务。在陈瑞英[24]针对25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中,73.64%的被调查者希望有志愿者可以为其服务,对于志愿者服务的内容有关怀访视、交通接送服务和休闲娱乐活动等。农村养老机构需要更多的志愿者,为机构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改变养老院的固有照护模式,对机构内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照护。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有着更为复杂的生活需求,这也意味着其对志愿服务的人员数量和服务内容的需求更多。目前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需求主要针对机构内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养老机构自身的养老能力而定,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对照护志愿服务的需求度都很高。

2 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提供现状

我国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相比较城市中的志愿服务来说,在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形式内容的把控等环节都有些薄弱。近几年来,农村养老院志愿者照护服务的内容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农村志愿者照护服务的内容逐渐多元化,已经涵盖卫生医药、助老养老、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治安保障、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25]。在农村养老机构中,一些志愿组织已开展的前5位服务是院内陪同、志愿者文艺表演、打扫卫生、开展益智类游戏、学习运动方法[23]。

目前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形式有很多,比如一些志愿服务群体所组成的社会组织为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和文化培训等,许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以自组织的群体连接方式深入农村养老机构对农村老人提供心理辅导及疏解等,还有一些学校组织高校学生在空闲时间进入养老机构为老人进行简单的日常照料和陪护。

多数农村养老机构不能提供正式编制,且属于政府资助下的福利型机构,员工工资不高,很难聘请到专业管理和护理人员。而志愿者参与农村养老机构服务可以补充养老机构在护理人员上的不足,同时相关医学专业志愿者不仅能够为农村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而且可以为其提供卫生健康甚至是心理精神方面的咨询及服务。但是目前照护志愿服务在农村养老机构中的参与占比还不是特别多,志愿服务未能满足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

3 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未满足原因

3.1 人力资源缺乏,地域限制志愿活动

农村养老机构志愿者队伍建设一直比较迟缓,由于农村志愿服务的不方便,真正参与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人数较少,志愿服务也缺乏统一组织。现有的志愿者结构组成过于单一,参与人员主要是当地的老师与学生,形式上主要以节假日文艺表演为主[26]。同时由于一些经济和交通原因,地域划分也限制着志愿活动的服务,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也较为受到当地支持,志愿服务体系也较为完善,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养老机构志愿服务开展并不是那么顺利。志愿活动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差,像一些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只能就近提供志愿服务,无法进行跨区域志愿服务。农村养老机构可以扩展照护志愿服务的来源范围,通过政府联系地区外的社会志愿组织或是高校志愿服务项目来解决自身志愿服务人员缺乏问题。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关注农村养老机构目前的照护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减轻养老机构压力,使养老机构良性发展。

3.2 服务项目单一,专业水平不高

在农村养老机构,志愿活动虽然已经开展,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照护困难问题,所以大多数志愿者或志愿组织为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的照护志愿服务项目比较简单:陪老年人聊天或是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比较单一。

农村养老机构需要志愿者的协助缓解养老压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在养老机构中进行志愿服务。很多情况下有些志愿者只是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效果的层面上,基本上就是简单分工也不注重专业的指导,弱化了志愿服务的成效[27]。大部分的农村养老机构志愿服务的照护内容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此外, 专业人才参与的缺乏导致一些知识含量高、技能性强的服务项目比较欠缺,例如志愿服务中的心理疏导工作, 需要较为专业的志愿工作人员[28]。在每一次的志愿活动结束后,社会志愿组织可以根据农村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意见做出适当的服务内容调整,也可以适当吸引医院专业方向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以此来改善志愿项目上的不足。

3.3 制度缺失,志愿服务保障不够

制度建设是提升志愿者服务效能的核心内容, 缺乏制度管理保障或者制度松散必然造成志愿者的招聘、培训、流动、退出程序随意性较大, 管理体制缺乏统一性[28]。而我国尚未有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法律制度保障和权益保障,只有社会志愿组织和养老机构规定了志愿者应提供怎样的养老帮助,却没有维护志愿者基本权利的条例。农村养老机构和社会志愿组织也要注意对志愿者的利益保护,作为志愿服务组织者或是养老机构管理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要尽可能地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购买保险不仅具有降低心理不确定性的功能,在关键时刻还能提供实质的帮助[29]。同时志愿服务的注册制度制度也不完善,各地的志愿者注册制度大相径庭,志愿活动在管理上产生混乱[30]。政府应积极健全相关的志愿服务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保障志愿服务在农村养老机构中的长期持续开展。

4 对策

4.1 扩大宣传,合理引导

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人对机构养老的内容及形式还不甚了解,所以部分志愿服务工作者还未真正接触过农村养老机构的照护服务工作。要想真正吸引志愿者及志愿组织的关注,农村养老机构可以联系媒体扩大对机构养老志愿服务项目的宣传,让更多的社会志愿组织了解农村养老机构的困境与真正的需求。也可以让已经熟悉的志愿者或志愿组织在自己的组织中为农村养老机构寻求其他服务者的帮助。同时政府可以通过丰富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养老吸引力,打破机构养老的社会偏见[31]。农村养老机构和政府同时合理利用自身资源,能够引导照护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建立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关系。

4.2 资源下沉,提高志愿专业性

社会医疗资源不仅可以在医院内实现价值,也可以在农村养老机构的志愿服务项目中得到最大化利用。农村养老机构可以联合医院开展医养结合的志愿服务或是申请医院下乡义诊活动的项目,由此来满足自身在医疗水平上的需求。除了医疗资源,农村养老机构也可以扩展志愿服务的照护内容,联合一些专业院校开展护理服务方面的专业志愿培训和项目,提高机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同时养老机构也可以专门联系一些营养饮食管理专业方面的志愿人才,帮助改善老年人的营养和健康问题。

4.3 建章立制,规范志愿服务工作

为了志愿服务的长期良性发展,政府应该就农村养老机构志愿服务项目制定政策保证志愿者和养老机构的基本权益,比如在志愿服务的管理上,明确规定志愿服务的后勤保障和如何合法开展志愿服务,对志愿服务的开展进行详细的督导和保障。对于农村养老机构,政府也应该规范其对志愿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和志愿服务接纳程度,防止出现意外。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是为了志愿工作的顺利开展,用制度保证志愿服务是对志愿者切身利益的保驾护航。

5 小结

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完善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构养老势必会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机构养老压力也会逐步提升,志愿服务对于减轻农村机构养老压力十分重要。但是针对目前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的供需未满足情况,对志愿服务人力资源缺乏、服务内容单一和制度缺乏等问题,农村养老机构和社会志愿组织还需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引进志愿服务人才,加强志愿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其服务帮助的专业性,培育各类志愿者队伍。目前关于农村养老机构照护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还有所缺乏,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重视对农村养老机构志愿者照护服务改善和质量提升方面的相关调查,以促进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养老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养老生活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