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1-01-06 02:26
黑龙江粮食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数字农业

兰 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种田靠经验,如今种田看数据,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5G技术等“高大上”科技逐渐走向了田间地头,改变了农民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让传统农业变得更加“时尚”,也为发展数字农业,助力农民增收、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数字化是我国农业正在进行的一场科技革命,也将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有力推手,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在世界农业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一、数字农业的概念

数字农业是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综合全面应用,没有大数据支撑,就不会实现数字农业,两者互为依存。大数据技术、理念、思维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农业大数据,而农业全产业各领域历史和实时积累的海量数据形成的大数据,是数字农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要素。大数据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是形成数字农业中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精准饲养等新型经营模式的核心驱动力和生产要素。通过与人工智能结合,可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 “数字化”制定,从而推动数字农业全产业链的全面、创新、健康发展。

数字农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部分。农业物联网从本质上讲是一套数控系统,农业大数据是与农业物联网相对应的数据系统,智慧农业是建立在经验模型基础之上的专家决策系统,而精准农业主要是以农机的单机硬件为基础,配以探测设备和智能化的控制软件,这四部分相辅相成,在农业种产销全产业链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国际数字农业发展概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美国数字农业发展建立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基础上,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管理系统。英国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其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互联网、3G信号已实现基本覆盖,精准农业技术得以实现在农业的全方位应用。德国在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支持和辅助决策系统,提供数字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支持数字农业核心技术与智能设备研发。

三、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手段。为此,我国从几年前就开始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对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又接连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为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供了政策保障。农业农村部为推动数字农业发展落地见效,也相继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多份纲领指导性文件。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新科技的数字技术加快向农业农村渗透,城乡数字鸿沟不再像原来那样明显,趋于平衡,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得到有效释放,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不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系统的建立更有利于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升农产品整体质量,促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向数字化发展。

四、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黑龙江省是产粮大省,被称为“中华大粮仓”,粮食年产量可以养活16个“自己”。201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强调要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坚持循序渐进,围绕政务数据共享、人工智能行动、数字农业升级等实施九大优先行动,打造“数字龙江”特色亮点,带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

目前,黑龙江省大数据平台经过不断地攻关创新和试验完善已应用于农业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并广泛服务于全省范围的农业发展,促使黑龙江农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在省级层面:2017年黑龙江省农委与哈工大签署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合作协议,之后省农委统筹计划全面整合各类业务系统信息资源,最终建设成由“一个数据中心、两个支撑环境、16个云平台和84个业务子系统”组成的规模庞大的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农业的种植生产、农机管理、绿色食品、测土施肥、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所有领域。二是在农垦方面:以七星农场为代表,于2018年、2019年开发建设了“七星农业大数据平台”及“科研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品牌化,促使传统农业上等级、上台阶、现代化。三是在专业平台方面: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与黑龙江省地理信息测绘局联合开发建设全国首家将北斗技术应用于航空植保领域的平台——数字龙江航空植保平台,实现了农业领域“天空地”一体化的精细化服务,打造专业的大数据农业航母;同时,黑龙江农业信息网、黑龙江大米网等多个网站平台也都在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在农技科研层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建设了农业科研数据平台,深入挖掘数据信息价值,助力农业科研资源有效利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黑龙江省是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数量最多、作业面积最大的省份,机械化程度高,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广泛。通过科技创新,初步形成了由物联网、农业遥感监测构成的农业生产过程智能监测框架,通过获取多空间尺度、多时间尺度的农作物生长信息、土壤信息、养分、水、气候等农业大数据,实现农业监测的智能监测。黑龙江省还建设了具有自身产业特色的专业性平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2018年黑龙江省龙江县、饶河县、望奎县、绥滨县、甘南县5县区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有关决策和部署先后认定了3批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黑龙江省有16处。在黑龙江垦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浸种催芽、精量播种、航化作业、无人驾驶等科技的影子随处可见。喷施药剂的飞机在田地上空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一天能对6000多亩耕地喷施药剂,效率约是无人机的8倍,是人工的数百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精准施肥,能够有效降低农业投入,减少污染;卫星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技术的应用,使秧苗栽种更加均匀,为增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人化农场”的建设,开启了春耕新局面……科技的应用让垦区农业蓬勃发展。目前,北大荒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全国领先,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9.7%,“一片云、一张网、一键通”的北大荒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龙江农业现代化突破性发展的主引擎。

2017年至2018年,农业农村部先后在黑龙江省设立3个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针对大田种植开展精准作业、精准控制。作为3个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之一,位于“中国优质稻米之乡”黑龙江省五常市的乔府大院欧盟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认证面积达9000亩,是五常大米认证面积最大的欧盟有机种植基地。桥府大院建设有大田智能自动灌溉系统、水质、土壤、空气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设施,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田间管理。旗下产品搭载“一品一码”溯源系统,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部信息,为消费者的餐桌筑起一道“安全墙”。

(二)存在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建设正处于信息化阶段,大数据与数字农业融合发展的框架基本上已经形成。然而在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业大数据应用缺少标准,全产业链信息贯通、集成的少,农业物联网、无人机以及农产品市场预警与农作物遥感监测等农情监测预警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产业规模、核心技术、战略布局差距较大等等,数字农业的发展与科研进步任重道远,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不懈的奋斗。

五、数字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 0 1 9-2 0 2 5年)》综合研判,当前及“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六年不懈努力,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将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物联网、智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建设中广泛应用,真正形成数字农业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运行应用管理体系,使农业真正进入高质量、高科技、无风险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这双科技的翅膀,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也让粮食安全这个永恒的课题有了新的答案,使“中国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