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写意花鸟画在陶瓷绘画上的运用

2021-01-06 02:10万鹏飞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徐熙瓷画文人画

万鹏飞

中国花鸟画,魏晋南北朝已萌芽,唐代独立成科(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首次将“花鸟”独立记载,标志着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的形成),五代成熟,宋代鼎盛。

魏晋南北朝、唐代的花鸟画只有工笔(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追求“工整富丽,形象逼真”)一枝独秀,五代徐熙另辟蹊径,创写意(以简练概括的笔法描绘景物,“画者当以意写之,初不在形似耳”)花鸟画,打破了工笔独秀的格局。花鸟画从宋代起,呈现出工笔、写意共生的局面,皆得到蓬勃发展。

以绘画的形式装饰陶瓷,源于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青花瓷,青花瓷将国画工具毛笔作为陶瓷装饰工具,在瓷上彩绘纹饰,引用国画传统的笔绘手法,“在白地之上用蓝色图饰陪衬起来,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开启陶瓷绘画艺术新纪元。

本文将从中国写意花鸟画说起,谈谈中国写意花鸟画在陶瓷绘画上的运用。

一、徐熙开写意花鸟画先河

开“画者当以意写之,初不在形似耳”之写意花鸟画先河的画家是五代的徐熙。徐熙为什么能突破工笔花鸟画主流,别开新枝,创新写意花鸟画呢?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论黄徐体异》中,从人生境遇影响素材选择和个性思想影响艺术风格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何以明其然?黄筌与其子居寀,始并事蜀为待诏,筌后累迁如京副使。既归朝,筌领真命为宫赞(或曰:筌到阙未久物故,今之遗迹,多是在蜀中日作,故往往有广政年号,宫赞之命,亦恐传之误也)。居寀复以待诏录之,皆给事禁中,多写禁籞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今传世桃花鹰鹘、纯白雉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之类是也。又翎毛骨气尚丰满,而天水分色。徐熙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今传世凫雁鹭鸶、蒲藻鰕鱼、丛艳折枝、园蔬药苗之类是也。又翎毛形骨贵轻秀,而天水通色(言多状者,缘人之称,聊分两家作用,亦在临时命意,大抵江南之艺,骨气多不及蜀人,而萧洒过之也)。二者犹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下笔成珍,挥毫可范。”(黄筌父子是五代工笔花鸟画的标杆)

徐熙对自己的画法有阐述,他在《翠微堂记》中曰:“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

后世对徐熙的画法也有阐述,举几例:

1、宋·《宣和画谱》载:“徐熙,……所尚高雅,寓兴闲放,画草木虫鱼,妙夺造化,非世之画工形容所能及也。尝徜徉游于园圃间,每遇景辄留,故能传写物态,蔚有生意。至于芽者、甲者、华者、实者,与夫濠梁甗喁之态,连昌森束之状,曲尽真宰转钧之妙,而四时之行,盖有不言而传者。……且今之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独熙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

2、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说:“徐熙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殊有生动之意。”

3、宋·李廌在《德隅斋画品·记徐熙鹤竹图》中描述:“从生竹筱,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两雉驯豚其下,羽翼鲜华,喙欲鸣,距欲动。”

二、徐熙的写意之风推动了文人画的形成

徐熙追求野逸精神和水墨视觉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文人士大夫们,“讲求笔墨当中的情趣和作品所流露出来的文人情怀”的文人画在宋代蓬勃兴起。

1、文人画的艺术特点很明显——“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清,画者当以意写之,初不在形似耳。”(元·汤垕·《画鉴》)

文人画家们,因为书、画皆善,所以在继承徐熙写意之风的同时,倡导“以书入画”,即用书法笔意作画:

1)元·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中题跋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以书法中的飞白法画石,以写籀文(即大篆)的笔法画枯木,以楷书中的“永字八法”画竹。

2)一生只画竹、兰、石的清代画家郑板桥,倡导“以书入画,以画入书”,既将书法技法运用于绘画,又将绘画技法运用于书法,清·蒋士铨的《题画兰》有载:“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郑板桥在画中的题跋阐述了自己的艺术主张:“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以书入画”,让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

2、文人画的精神特点很鲜明——以画寄情、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请大家跟我一起研读文人画中的题跋,从中体会文人画的精神:

1)王冕在画中题跋:“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郑板桥在画中题跋:“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文人画,以其“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融合了文人思想,成熟了写意花鸟画的理论”,把写意花鸟画推向了高峰。

三、我承徐熙的写意之风,学文人画将文化和精神内涵融入我的陶瓷绘画之中。

我是一位陶瓷艺术工作者,选择了陶瓷彩绘(以绘画的形式装饰陶瓷)工艺,选择了花鸟画科,选择了写意手法。

在瓷上绘画,我遵循国画的创作思路:立意为先——提炼素材——经营位置——以意作画。

我的艺术追求是:将中国写意花鸟画运用于陶瓷绘画之中,创作有文化和精神内涵的陶瓷绘画作品。

介绍一下我的两件作品:其一,以瓷板为载体的釉上彩《兰韵》;其二,以瓷瓶为载体的釉下彩(青花)《竹韵》。

我创作了很多以兰、竹为题材的瓷画。爱画兰、竹,是受文人画的影响。兰有叶清秀、花高雅、香清幽之质,有安得幽境、不与世争妍之品。竹有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我对它们心生敬畏。

《兰韵》,由于是瓷板画,和宣纸一样,都是平面介质,所以可以借鉴国画。我学郑板桥,只绘巨石和幽兰,不着任何点缀。兰、石皆以书法笔意写之。幽兰静生于巨石边,各有其态,各有其姿,很优雅;巨石稳稳的,很有安全感。大量留白,为的是营造宽广之境、博大胸怀。

《竹韵》,以瓷瓶为载体,由于瓶是立体器,所以在构图的时候要注意画面之势与器势相吻合,两势合一,画面才能生发蓬勃之气。由于我选的瓷瓶是挺拔向上的器型,所以我采用了由下直上的直线构图形式,一竿竿从瓶底直冲瓶口的竹,呈现了蓬勃生机。我以浓彩绘老竹、近竹,我以淡彩绘新竹、远竹,浓淡虚实的笔意,还营造了竹在弄影的情景。以浓淡呈虚实、造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花鸟画中有过,在独画梅花的田鹤仙(民国陶瓷绘画大家)之瓷画中有也过。

梅、兰、竹、菊是文人画中最见的题材,梅、兰、竹、菊的君子之品是文人士大夫崇敬的,同时,文人士大夫们也希望借之寓已、借之言志、借之抒怀。梅、兰、竹、菊之品也是我崇敬的,所以,我以之为瓷画的主题,呈现我追求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其实,瓷画与国画是同源的,我们可以学郑板桥相互借鉴书法和绘画艺术一样,相互借鉴国画和瓷画艺术,将国画知识运用于瓷画创作,又将在瓷画创作中获得的感悟运用于国画之中。

猜你喜欢
徐熙瓷画文人画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当代画家 胡石
大小S 对照记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辽彩新韵
——林声瓷画作品选
“徐黄异体”两种画派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