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混砂浆通用使用方法概论

2021-01-06 02:37邱云超
河南建材 2021年9期
关键词:砌块抹灰砌筑

邱云超

河南高创住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475000)

0 前言

干混砂浆应用离不开机械、人员和材料的有机配合,不同种类干混砂浆其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养护措施也有明显差异。针对这些相关控制关键点,结合工程使用的一些成功经验,整理了以下普通干混砂浆通用使用方法。

1 普通干混砂浆移动储料罐的使用方法

1.1 移动储料罐的基础要求

为了保证连续式干混砂浆搅拌机及储料罐工作平移和保证称重装置精确显示,确保其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储料罐要安装在平整坚硬的混凝土基础上,并高出周围路面。混凝土标号C25,地面耐受力要大于10 t/m2,平面度不大于4 mm/m,厚度不低于200 mm,双向布置钢筋Φ8@150 mm,基础并高出地面,以利排水。基础的面积不能小于3 000 mm×3 000 mm,储料罐安装应与地面垂直,其倾斜度不得大于0.5。,储料罐要安装在施工工地危险范围之外,尽可能避免搬动,以防止工作地点的掉落物。

1.2 移动储料罐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只有将干混砂浆搅拌器安装在储料罐下,才可使用干混砂浆搅拌器。必须特别注意,干混砂浆搅拌器及储料罐上的安全提示。在每次开机运行前,必须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在有安全隐患时,不允许运行干混砂浆搅拌器及储料罐,以免发生意外。

开机前检查供电电压、电流、水压及供水连接是否正常。检查全部电线电缆、插头、电器、供水管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打开搅拌舱检查窗,检查是否存在凝固砂浆,如有需要及时清理。

开机时,将电源开关转换到连通位置,打开储料罐上的蝶阀,启动按纽启动机器。调节供水阀门,直到达到所需的混合稠度为止。

停机及工作中断,在停机间歇超过30 min时,使用电源开关将机器电源断开。绝对要避免停机及工作中断时间超过60 min,防止砂浆凝结损坏搅拌器。在工作间歇后,机器重新运行时如出现微小的稠度变化,不必立即改变供水设置,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调节即可恢复正常稠度。

停止运转时,关闭储料罐上的蝶阀,继续运行干混砂浆搅拌器,直到只有水从出料口排出,则按下停止按钮,将机器电源切断,将电源开关转换到断开位置,关闭供水,拔下主电源,清洗机器。

1.3 移动储料罐的料位控制

散装干混砂浆储存在干混砂浆罐筒仓中,正常使用过程中建议筒仓中余料4~5 t时续料,不同品种的砂浆禁止混合存放,混用将会影响砂浆的性能及工程质量。更换砂浆品种时,筒仓应清空[1]。

2 普通干混砂浆拌和要求

2.1 砂浆稠度要求

调节进水阀对加水量进行控制。根据要求,普通砌筑砂浆要求稠度70~80 mm;普通抹灰砂浆要求稠度90~100 mm,薄层抹灰砂浆要求稠度70~80 mm;地面砂浆要求稠度45~55 mm。

2.2 用水要求

干混砂浆拌合和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中对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规定,不得添加除水外其他成分。

2.3 拌和砂浆允许放置时间

砂浆拌和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会逐渐蒸发,稠度逐渐减小,当稠度损失到一定程度时,砂浆就失去了可操作性。当温度底于30℃时,拌和砂浆在3 h内使用。温度高于30℃时,拌和砂浆在2 h内使用。普通干混砂浆在存放过程中会出现少量泌水,为了保障砂浆材料均匀,易于施工,使用前应人工拌和均匀。

3 普通干混砂浆施工操作规范

3.1 砌筑砂浆施工要求

砌体砌筑时,块材应表面清洁,外观质量合格,产品龄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砌筑非烧结砖或砌块砌体时,块材的含水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时,砖应提前浇水湿润,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应采用干砖或处于吸水饱状态的砖。砌筑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时,应提前浇水湿润。砌筑时,砌块表面不应有明水。

砌筑砂浆的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 mm,允许误差宜为±2 mm。采用薄层砂浆施工法时,水平灰缝厚度不应大于5 mm。采用铺浆法砌筑砖砌体时,一次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 mm。当施工期间环境温度超过30℃时,一次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 mm。对砖砌体、小砌块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 m以下,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对石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 m。

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密实饱满。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砖柱水平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90%。小砌块砌体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填充墙砌体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不应出现瞎缝和假缝。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法或挤浆法使其饱满,不应先干砌后灌缝。当砌体上的砖或砌块被移动时,应将原有砂浆清除重新铺浆砌筑[2]。

3.2 抹灰砂浆施工要求

砂浆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墙大面积抹灰时,应设置水平和垂直分格缝。水平分格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 m。垂直分格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且不宜大于30 m2。天气炎热时,应避免基层受日光直接照射。施工前,基层表面宜洒水湿润,抹灰基层应平整、坚固,表面应洁净。上道工序留下的沟槽、孔洞等应进行填实修整。不同材质的基体交接处,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在抹灰前铺设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 mm。门窗口、墙阳角处的加强护角应提前抹好。

在混凝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等基体上抹灰时,应采用相配套的界面砂浆对基层进行处理。在吸水速度快的基体上抹灰时,应提前对基层浇水湿润,且施工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

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抹灰时,每遍涂抹厚度不宜大于10 mm。当抹灰砂浆厚度大于10 mm时,应分层抹灰,且应在前一层砂浆凝结硬化后再进行后一层抹灰。每层砂浆应分别压实、抹平,且抹平应在砂浆凝结前完成。抹面层砂浆时,表面应平整。当抹灰砂浆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 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顶棚宜采用薄层抹灰砂浆找平,不应反复赶压。

抹灰砂浆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抹灰砂浆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损坏。抹灰砂浆层凝结后应及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 d。

3.3 地面砂浆施工要求

地面找平层和面层砂浆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宜小于10 mm。地面砂浆稠度宜为(50±10)mm。地面砂浆铺设时,应随铺随压实。抹平、压实工作应在砂浆凝结前完成。面层需要压光时,应做到压光均匀,不得泛砂。压光时间要恰当,压光过早则表面易出现泌水,影响表面砂浆强度。压光过迟则易损伤水泥凝胶体的结构,从而影响砂浆强度增长,容易造成面层砂浆起砂。

地面面层砂浆凝结后,应及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 d。养护工作的好坏对地面砂浆质量影响极大,潮湿环境有利于砂浆强度的增长。养护不够,且水分蒸发过快,水泥水化减缓甚至停止水化,从而影响砂浆的后期强度。

地面砂浆一般面积大,面层厚度薄,又是湿作业,故应特别防止早期受冻,确保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地面砂浆铺设时宜设置分格缝,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6 m。地面砂浆未达到养护龄期的不应过早投入使用,否则容易造成面层遭到损伤和污染,从而影响美观及使用[3]。

4 普通干混砂浆现场见证取样试块制作要求

4.1 试模要求

砂浆试块制作应用70.7 mm×70.7 mm×70.7 mm的带底试模,装模前应用黄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试模的外接缝,试模内应涂刷机油或隔离剂。

4.2 砂浆取样

干混砂浆应随机从运输车中取样,且在卸料过程中的1/4~3/4卸料量之间随机取样。严格控制砂浆稠度。砌筑砂浆稠度在70~80 mm,抹灰砂浆稠度在90~100 mm,地面砂浆稠度在45~55 mm,一次性装满试模。

4.3 试块成型

采用尺寸为350 mm长、直径10 mm的钢制捣棒均匀地由边缘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捣25次。插捣过程中当砂浆沉落低于试模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并用手将试模一边抬高5~10 mm各振动5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6~8 mm。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再将高出试模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并抹平。

4.4 试块养护

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试件制作后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下静置(24±2)h,应对试件进行编号和拆模。当气温较低时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2 d。试件拆模后应立即放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养护或直接送样。

5 普通干混砂浆冬期施工注意事项

冬季由于受施工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是各种建筑安全事故多发季节。由于冬季施工,大多数已完成的工程在春季才开始暴露出问题,例如冬季内墙抹灰施工操作不当易使墙面出现空鼓、开裂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干粉砂浆应适时采取冬季施工方案。

5.1 冬期施工时间

依据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当未进入冬期施工期前,突遇寒流侵袭气温骤降至0℃以下时,为防止负温产生受冻,亦应按冬期施工的要求对工程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5.2 冬期施工原则

针对冬期施工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材料生产厂家应按照规范调整配合比,选用相应防冻添加剂,以保证产品质量。施工单位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落实项目管理中关于砂浆冬期施工的防冻要求。

5.3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5.3.1 砌筑工程

砌筑前,应将砌块上的冰雪、污物处理干净,不得使用被水浸湿及受冻的砌块进行砌筑。

砂浆用水宜采用电热棒加热,热水箱周围宜采用聚苯板进行保温。

在使用干粉砂浆储存罐的搅拌设备前应保证搅拌用水在20℃以上,且水温不得高于60℃。

砌筑时砂浆温度不低于5℃。

砌体在暖棚中砌筑时,要符合下列规定:砌块的温度要在5℃以上,干粉砂浆和水加温后拌制的砂浆温度不得低于5℃,室内地面的温度不得低于5℃。

冬季施工前后气温突然降低时,对正在施工的砌体,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应急措施。拌和砂浆的材料加热,水温不得高于60℃,砂浆温度不能低于5℃。

拌制砂浆的速度与砌筑进度密切配合,随拌随用。对砌完部分要用保温材料覆盖,气温低于5℃,不能洒水养护。

当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低于-5℃时,承重砌体砂浆强度要按常温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白天砌筑好的墙体晚上必须覆盖干燥的阻燃草帘或棉毡保温层。砌筑好的砂浆应确保7 d以上的正温环境养护。

施工单位留置的砂浆试块应保证在20℃、相对湿度95%以上的环境下养护28 d,方可送试验室检测。

5.3.2 抹灰工程

冬期抹灰施工时,应采取适当保温措施,抹灰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在室内进行抹灰施工前,应将门口、窗口、外墙脚手架眼或孔洞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应封闭保温。

砂浆应在搅拌棚内搅拌,并应随用随拌。小车运输过程中应进行保温,如覆盖保温板。拌和砂浆的水温不得高于60℃,砂浆温度不低于5℃。

室内抹灰工程结束后,在7 d以内应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5℃。当采用热空气加温时,应注意通风,排除湿气。

室外抹灰采用冷作法施工时,建议提高一个强度标号的抹灰砂浆。

5.3.3 其他砂浆工程

原则上不建议其他砂浆的施工,如果必须要进行的施工作业的,应根据气温情况提前作好施工方案,并保证使用部位的保温、养护工作。

5.4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5.4.1 人员培训交底

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冬季施工的规范、理论、规定和施工技术,对相关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4.2 设备和车辆安全交底

冬季现场经常出现冰雪,砂浆运输车、背罐车在倒车或冲料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并在一定距离设置安全标志,砂浆运输车在现场作业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发生事故。

6 结语

普通干混砂浆的规范应用离不开“人、机、料”三个字。通过对普通干混砂浆移动储罐使用、砂浆拌和状态、施工使用方法、冬期施工要求和砂浆试块现场制作方法,较为详细的概述,系统地为广大生产、施工、管理等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视角、规范化的使用干混砂浆方法,这些使用方法必然将为我国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带来新的动能。

猜你喜欢
砌块抹灰砌筑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分析
建筑工程抹灰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一种免拆模、免抹灰框架柱施工技术
磷石膏砂浆在内墙抹灰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世赛“砌筑项目”中澳国际交流赛在长沙建筑工程学校举行
一种便于搭砌的挡土墙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