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经验

2021-01-06 07:16梁莹董惠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1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囊性白芍

梁莹,董惠洁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401;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401)

0 引言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通过颈部触诊的检出率大约为3%~7%,而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1]。所有甲状腺结节中约80%~90%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甲状腺组织增生和退行性疾病[2],是良性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一般很少表现出具体的临床症状,大多数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当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由于结节过大或数量过多致使周围组织遭到压迫,从而产生声音嘶哑、压气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相关症状。目前西医治疗以定期随访、药物、介入、手术等治疗为主,有一定的疗效,但随之产生的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中医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方法多样,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结节,预防复发,防其癌变,而且副作用小,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良性甲状腺结节归属中医“瘿病”“瘿瘤”等范畴。中医认为其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并与体质有密切关系。病位主要在肝脾,脾伤则气结,肝郁则气滞,气机失常,气不布津,脾虚生痰湿,痰气互结,血行不畅,则气、血、痰壅于颈前发为瘿病。气滞、痰凝、血瘀为其基本病理因素,治法应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顾护脾胃为原则。

1 疏肝化痰消瘿方

随着当前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环境之中,致使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逐步趋向年轻化,从肝论治甲状腺结节显得尤为重要。《重订严氏济生方·瘿瘤论治》中记载:“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从此可以看出,频繁处于恼怒或者忧思的状态,易使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于体内,津液输布不畅,易聚湿生痰,气滞痰凝,郁结于颈前,形成瘿瘤,由此可见,肝气不疏所致的气滞是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结者散之”,气行则痰消、瘀化,因此消瘿之本在于调畅气机。

自拟疏肝化痰消瘿方为逍遥散加减化裁而来。疏肝化痰消瘿方药物组成:柴胡10g,陈皮10g,半夏9g,当归12g,白芍12g,炒白术 12g,茯苓 15g,牡蛎 30g,浙贝 15g,山慈菇 10g,甘草6g。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健脾养血的代表方,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方中柴胡味辛气凉,入肝胆经,治肝同时又能和脾,其性升散,有疏肝解郁、条达肝气之功,《药性论》提出柴胡可“宣畅气血”;白芍酸苦、微寒,可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柴胡与芍药相伍,一散一收,敛阴和阳,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白芍酸敛而无凝血之虞,同时二药一气一血,柴胡行气散滞解郁,白芍补血酸敛养肝,如此肝血充足,肝气条达,则气和志达,精神愉悦;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三者合用可补肝体助肝用;木郁不达而致脾虚失运,故伍以茯苓、炒白术实土以御木侮,益气健脾,脾运推动湿化,使得运化有权,气血有源。半夏辛温性燥,能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而陈皮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两者合用组成“二陈汤”,相辅相成,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邪。辅以牡蛎、浙贝、山慈菇化痰软坚,通络散结,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综上,诸药合用,共达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散结消瘿之功。现代药理表明柴胡皂苷、白芍水煎液、以及当归中的当归多糖和阿魏酸有抗抑郁效果,在调理情志方面被临床广泛应用[3-6];白术、半夏有抗炎、抗肿瘤作用[7-9];茯苓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10-11];半夏中总生物碱的抗炎效果明显[12],同时还具有抗肿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炎、抗病毒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中牡蛎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微量元素[13],同时具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14]。药理学研究表明贝母具有镇咳、祛痰作用[15-16]。综上所述,理气化痰消瘿方是秉承中医传统治瘿理念而来,结合了现代研究成果,使得本方无论是诸药的配伍上,还是在药理作用上均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2 验案举隅

患者王某,女性,年龄:44岁,职业:教师。2020年8月10日初次就诊。患者诉1周前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彩超提示:双侧甲状腺囊性结节(右侧甲状腺内可见大小约0.3×0.2cm囊性结节,左侧甲状腺内可见数个囊性结节,大者约0.8×0.7cm,形态规则、边界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甲状腺功能正常。在就诊时,患者诉自觉近期胸闷,心烦易怒,情绪波动较大,易叹息,纳呆,夜眠差,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根厚腻,脉弦滑。诊断:瘿瘤(甲状腺结节)证型:气郁痰阻证;治则: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散结消瘿。方选疏肝化痰消瘿方,处方:柴胡 10g,陈皮 10g,半夏 9g,当归 12g,白芍 12g,炒白术 12g,茯苓 15g,牡蛎 30g,浙贝 15g,山慈菇 10g,甘草 6g 14剂 150mL 水冲服,早晚各一袋。嘱患者调畅情志,培养兴趣,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二诊:2020年8月24日,患者诉胸闷、心烦易怒较前改善,情绪稳定,但仍有纳呆、眠差,二便可,舌淡红,苔白根厚,脉弦滑。原方加木香10g,砂仁6g,合欢花10g,夜交藤10g,14剂,150mL 水冲服,早晚各一袋。三诊:2020年9月7日,患者情绪稳定,自诉食欲、睡眠较前明显好转,胸闷、心烦易怒较前明显改善,偶有口干、口苦,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处方:柴胡10g,陈皮10g,半夏9g,当归 12g,白芍 12g,炒白术 12g,茯苓 10g,牡蛎 30g,浙贝 15g,山慈菇10g,玄参15g,麦冬10g,甘草6g 14剂 150mL 水冲服,早晚各一袋。患者服药近3月后,复查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肾功,甲状腺功能、肝功、肾功均未见异常,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囊性结节(左侧甲状腺内可见数个囊性结节,大者约0.4×0.5cm,形态规则、边界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其右侧甲状腺结节消失,左侧甲状腺结节较前明显缩小。嘱患者门诊随诊及定期复查。

按语: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工作原因长期处于情志不畅状态,七情郁结长期不解,导致肝主疏泄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调,故出现心烦易怒、胸闷、易叹息等症状;《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故出现纳呆症状,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气互结壅于颈前发为瘿瘤。结合舌(舌淡红,苔薄白根厚腻)脉(弦滑),可辨证为气郁痰阻证,应用疏肝化痰消瘿方加减治疗,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散结消瘿,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减少结节数量,缩小结节体积。

3 小结及不足

由于现代医学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的局限性及其不良反应,祖国医学在治疗该疾病方面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并且获得大多数患者的认可。《济生方·瘿瘤论治》中提出:“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滞血滞,为瘿为瘤”。由此可见疏肝理气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根本治法。自拟疏肝化痰消瘿方有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散结消瘿之功效,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可减少结节数量,缩小结节体积,对结节的生成及恶变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自拟的疏肝化痰消瘿方仍缺少实验数据支持,在今后可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囊性白芍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食管癌颈部巨大囊性淋巴结转移1 例报道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中药治疗乳腺癌的处方特征分析及辨证思维探讨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