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明清青花山水艺术发展*

2021-01-06 09:45欧阳中华
陶瓷 2021年12期
关键词:皴法青花瓷青花

欧阳中华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1 明清之际得到真正结合的青花山水

1.1 明朝青花与山水画的情况

山水画在我国自隋唐开始独立成科以来就迅速发展,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公正细腻的青绿山水,还是具有文人气的水墨写意山水都已经非常完善。山水取材也是大江南北都有涉猎,也形成划分南北的局势,和文人画与院体画之分。而山水画明清时期在瓷器上才初见端倪,显得比较稚嫩,主要在青花瓷中出现。山水在青花瓷于明晚期至清朝中大量出现,但分布较为零碎,且往往“人大于山”。也和隋唐以前中国画山水情况一样,刚刚开始并未出现独立的青花山水作品,在清后期开始有独立的青花山水。

青花瓷与山水画是是我国两门非常优秀的艺术体系,享誉全球。关于青花瓷的起源一直有争议,有的说起源于唐朝,有的说起源于元朝,但青花器是在元朝达到成熟的阶段是学术界公认的。到了明清时期青花瓷与山水画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影响,并终于在明清之际得到真正的结合。

明朝是我国制瓷业的高峰时期,而且达到很高的成就,主要源于明朝大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为制瓷业提供安定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则为中国陶瓷开辟了海外市场,因此陶瓷业有了足够的市场,经费充足,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投身陶瓷创作中。为陶瓷装饰的多样性可能提供了人才。青花山水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创作出来。明朝时期小说盛行,著名的《西游记》、《三国演义》,里面大量的故事情节为青花瓷画面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说中的典故题材进入了瓷器装饰的领域。明代瓷器中的山水画元素就首先出现于人物画装饰中。山水作为人物故事的一个背景在瓷器中大量出现,但分布较为零碎,且往往“人大于山”。不过这也算是山水画在青花瓷装饰中开始有了端倪,虽见稚拙,但为明后期至清朝的青花山水奠定了基础。

明朝青花山水从用笔装饰手法看,仍只是简单的勾勒填涂,尚见生疏,主要是民间陶瓷艺人绘制而成,还没有文人山水画的意境。明代晚期崇祯年间的青花瓷山水作品“青花郊游图瓶”让山水在青花的表现下逐渐成熟。这件作品中人物依然是画面中的主题,但可以看得出来山石的描绘开始细致,出现皴法,山石、古木、流水在画面中都能看到。山水的组合构图虽尚未达到绘画上的成熟程度,但对山水的描绘开始接近国画,有皴法出现,米点皴、斧劈皴,近山与远山都有层次深浅的变化。而且从山水中的植物可以判断南方或者北方的风貌,北方植被多表现稀疏的针叶林,南方山水则是茂密的阔叶林,布满山间、延绵不绝。可见明晚期青花山水已经开始大量吸收国画山水的样式,且有南北之分。

1.2 清朝青花与山水画的情况

清朝康熙时期,青花山水画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期的官窑、民窑都都大量烧制青花山水作品,据了解八大山人朱耷定居南昌时期也来过景德镇绘制瓷器,手法就是青花山水,他来之后,民窑众多陶瓷匠人借鉴他的作品绘制青花日用瓷中。清朝时期景德镇瓷质细腻洁白,为绘制青花山水,表现青花的蓝色色泽提供极好媒质。而且这时期的青花山水不但绘制在花瓶中,在文房中的笔筒、水洗,在日用瓷中的碗、盘、碟也有大量出现。山石表现技法更为完备,皴法多样披麻皴、牛毛皴、荷叶皴等等技法都有用到,更大程度的借鉴了国画山水表现手法。

2 色料的改进和工艺的掌握对青花山水的影响

我国早期的青花料都是进口的,主要来之古时的波斯地区,当时青花料称为苏泥勃青,其含铁量高,含锰量低。由于青花料含铁高,在烧成后青花料颜色部分会有铁质感。虽然采用青花料画画和国画类似,但青花瓷有一个烧成的过程,烧前烧后都有明显的差异性,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工艺,比如青花料画的过厚,烧后起的铁质更多,甚至会破坏釉面,这就是次品。绘制较为细致的人物画和注重笔墨的山水画难度更高。到了明朝后期,国产料大量出现,康熙时期烧制的大量青花山水就是使用浙江产的青花料,浙料含锰高,含铁低,稳定性好,可以较缓慢地绘制。这使工匠可以摆脱流水式程式化图案的局限,作一些全景山水的尝试。“分水法”在明天启年间已创立,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大量青花山水采用分水法绘制,因此康熙青花瓷素有“康青五彩”之说。“分水法”是根据绘制需要把颜料与水按比例进行调配,使青花装饰产生不同的色阶,具有传统的国画“墨分五色”的效果,由此突破了历代青花平涂的袭饰方法。分水皴法将涂、染与各种皴法巧妙结合以表现山石,并充分塑造了景物的空间层次及立体感,传统绘画的远近、干湿、虚实得到了生动地体现。无论是远山近水、飘渺云雾,还是疏林茂丛,其绘制手法不亚于纸上山水。

3 装饰风格的自身发展规律

青花瓷器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其装饰的精巧、繁缛、纤细达到极致,以清逸、淡雅的山水入画反成为一种全新的装饰风格。文人山水所追求的审美取向,笔法的苍劲多变、设色的清新淡雅、意境的深幽阔远,画面的别开生面直接冲击着以往陈旧的装饰风格。民窑率先突破了规范化风格的束缚,出现了大量的写意花鸟、人物、山水题材的画面。至清朝晚期景德镇陶瓷界青花装饰自由发展,非常活跃,有传统的官窑系统绘制青花山水,也有民窑匠人绘制,还有文人参与绘制,甚至还有外国人参与青花瓷绘制。这让青花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青花山水画在这时也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综上所述,青花瓷山水画已经成为独立的一门艺术,从明清发展到今天,是无数青花陶瓷艺术家的奋斗成果,人们见证了青花山水的发展史,更需要将它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皴法青花瓷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青花
纯净的青花瓷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