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牌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

2021-01-06 16:37杨文丽
湖南水利水电 2021年2期
关键词:干渠现代化

杨文丽

(湖南省双牌水库管理局,湖南 永州425100)

1 双牌灌区基本情况

双牌灌区设计灌溉永州市的双牌、零陵、冷水滩、祁阳四县(区)19个乡(镇)约40万亩农田,引水水源为总库容7.9亿m3的双牌水库,灌区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5 m3/s,加大流量27 m3/s;灌区有95.6 km长的干渠一条,支渠16条,共长329 km。干渠现有主要渠系建筑物为:隧洞12处、埋管14处、渡槽12座、泄洪闸9处、节制闸7处,公路桥18座、拱涵1座、倒虹吸1处、大型渠下涵9处、人行便桥95座、其它小型建筑物400余处。水库与灌区实行分离管理;灌区实行分级管理,干渠由湖南省双牌水库管理局负责管理,支渠及大型斗渠由4个受益县(区)的支渠管理所负责管理;斗渠以下末级渠系由受益的村组或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这种电、灌分离及干、支分离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灌区的发展。

2 双牌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指南》的标准,目前,双牌灌区建设现代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建筑物超龄运行。主要渠系建筑物运行时间超过50年,为超龄运行工程,导致部分渠系建筑物出现质量隐患:滩头垒、浮江坝1#、浮江坝2#、代头江等渡槽存在进出口漏水、伸缩缝止水与混凝土老化等问题,凤凰洞、小山庙、长田、杨家洞等埋管存在内壁混凝土老化剥落、露筋露卵、洞身裂缝等问题。

2)险工隐患依然存在。渠首临河段、木斗岭三座山等渠段连年出现滑坡,处于高危运行状态。

3)部分干渠过水断面未达到设计标准。小山庙石渠段壅水高度达4 cm,影响上游4 km,严重制约了该渠段的输水能力。

4)防洪压力大:焦溪江、茶山坝、杉木冲等泄洪闸因排洪渠不畅,附近居民反对泄洪而长期处于废止状态,导致干渠防洪压力大。

5)支斗渠状况差。大部分支渠未按照设计长度及标准开挖到位,且未得到有效改造,严重影响了灌区总体效益的发挥。

6)田间工程设施配套率低。导致灌区“毛细血管”不畅通,灌区供水存在“最后一公里”不畅的问题。

7)信息化设施落后。尽管双牌灌区近10多年来在信息化方面有一定投入,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技术落后,不能正常使用,设备老化严重,亟待更新改造。

8)管理人员的素质待提高。现有灌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现代灌区的要求尚有差距,且存在年龄、知识结构断层现象。

9)体制改革未完全到位。水库与灌区、干渠与支渠分离管理的模式极大地阻碍了灌区的发展及效益的发挥。近年来,通过局主要领导的努力,尽管灌区干渠管理局被定性为公益一类单位,但人员经费、水价水费、维修养护经费还未完全到位,用水户协会名存实亡,支、斗渠管理单位的改革尚有较大差距。

3 双牌灌区现代改造的规划方向

自2012年新的局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根据双牌灌区实际,制定了将双牌灌区建设成为“安全和谐灌区”、“节水效益灌区”、“生态风景灌区”及“文明示范灌区”四个灌区的发展策略,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灌区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中央方针及新时期习近平治水思想,正在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工作。笔者认为:在编制双牌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时,也应以这“四个灌区”建设作为总体目标。

3.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灌区现代化改造完成以后,各项技术指标至少应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个人认为,应达到以下指标: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应超过0.60,灌溉保证率要达到90%,渠首引水流量应达到25 m3/s,干渠过水断面均应达到设计标准并得到标准化衬砌;支渠应达到设计长度并得到标准化衬砌;渠系建筑物应达到设计标准,处于安全状态;防汛道路应全线贯通并得到硬化,管理通道应保持畅通;防汛、抗旱、水量调度应实行网络数字化;渠堤管理范围应基本绿化并形成绿色风景;管理所、站院内应进行绿化、美化、亮化,达到园林式单位标准;管理人员素质应得到提升。

3.2 建安全和谐灌区

突出安全主题,重点做好除险加固,渠首隧洞改线避险、对木斗岭三处山体滑坡段采取改线或新建并行渡槽;对超龄运行的渡槽重建,对老化的隧洞重新衬砌;恢复焦溪江、茶山坝、杉木冲等泄洪闸、改造木斗岭泄洪闸,在适当位置增设应急泄洪闸,满足灌区防洪能力;对深切方、高边坡渠段采取拱涵或箱涵结构覆盖;干渠及骨干支渠沿线修建4 m宽防汛道路并硬化,桥梁及人员密集的渠段增设安全防护栏或改建拱涵。

3.3 建节水效益灌区

突出效益主题,重点做好干支渠的高标准防渗衬砌、菱角塘良湾渠段架渡槽“截弯取直”,斗渠及以下末级渠系采用渠道定型产品护砌,搞好田间工程的配套及灌区水资源调节库(池)建设;新建渠首及灌区梯级电站开发等工作。

3.4 建生态风景灌区

突出生态主题,总体设想是打造“一带一廊”。“一带”就是100 km干渠生态风光带,“一廊”就是1 000 km支、斗、农、毛渠生态走廊,总规划面积约2万亩,花木总量约2 000万株。考虑到双牌灌区4个受益县区的不同情况和需求,按照“一县一特色”非同质化原则,规划在双牌县、冷水滩区、祁阳县分别新建3个水利综合体,巩固完善零陵区境内的生态风光带。

1)在双牌县“花千谷”附近新建“双牌水利综合体”,突出“水肥一体化灌溉、花卉、特色建筑”特色,配合双牌县正在建设中的“花千谷”景区,形成规模效应。

2)在冷水滩区伊塘镇茶花村新建“冷水滩水利综合体”,突出“花卉、特色水果、名贵药材”特色,与正在建设中的冷水滩区伊塘镇“伊人民宿”特色村形成规模效应,与永州植物园、柑橘示范场、永州农科园形成配套效应。

3)在祁阳县15支渠与16支渠之间新建“祁阳水利综合体”,突出水产养殖(虾)、特色种植(油茶)、花卉等特色,与正在建设中的祁阳县现代农业园融为一体。

4)巩固完善木斗岭紫薇长龙生态风光带,突出“紫薇长龙、花海漂流、乡村旅游”特色,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在灌区96 km干渠及大型支渠沿线栽种桂花、红叶石栏、樱花、玉兰等风景树,形成一道自然景观长廊。

6)灌区水文化建设。进一步通过文献、调查、走访等形式,系统地搜集、整理双牌灌区在建及运行过程中的历史变革、演变过程、重大事件、传说、遗迹、标志性工程等,补充完善《双牌灌区水利志》,条件成熟时可建一个小型的双牌灌区博物馆,形成具有双牌灌区特色的灌区水文化。

3.5 建文明示范灌区

突出文明主题,重点做好信息化提质升级、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加快管理改革等方面工作。

1)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沟通协调,吃透政策,站在落实“大灌区、大管理、大效应、大安全、大机制、大氛围”六大理念的高度,力争将水库工程与灌区工程及干渠工程与支渠工程统一管理,争取将灌区管理局完全归口湖南省水利厅管理,纳入省级管理体系。

2)探索管养分离。实行管养分离是将灌区日常的养护工作与管理运行分离,从而提高灌区养护水平,促进灌区管理规范化。一是管养分离市场化。探索性地将一些渠堤内外坡、堤身除杂、堤防林木、生态养护等任务,对外发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养护单位实施。二是养护考核常态化。将养护监管任务分段划分给护渠员,让护渠员知晓责任渠段监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任务,做到监管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养护监管工作不脱钩。三是提升管理精细化。管养分离后,要求护渠职工的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巡渠及防汛抗旱等工作要求比过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逐步实行管养分离。

3)发展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协会使农民成为灌区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自主决策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在节约用水、降低成本、增加投入、改善工程、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已经建成的23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创造条件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按照自愿组织、自愿参加、民主议事、民主决策、互惠互利的原则,以“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为宗旨,因地制宜组建农民用水协会,以用水者为核心,使工程在良性管理的环境中运行。

4)明晰产权,落实灌区产权制度。首先,搞好确权划界、明晰灌区产权。灌区干支渠等骨干工程是由国家投资、农民投劳兴建的农业基础设施,其产权归国家所有,由灌区管理机构行使经营管理权;灌区斗、农、毛渠及其他田间工程由地方政府投资、农民投劳兴建,其产权归地方政府所有,由乡、村行使经营管理权。其次,国家为确保灌区正常灌溉秩序,对灌区骨干工程原则上进行控股和垄断经营,对灌区附属工程允许社会资本以股份、租赁、承包等形式投资工程改造,以此获得部分产权和经营管理权。

5)创新服务,凸显社会效益。积极改变过时的供水体制,实行主动供水,精确供水,持续供水和全方位供水。在灌区改革上,突出一个“活”字,搞好一个“创”字,在服务上,落实“岗位责任”、“受理责任”、“程序责任”、“服务责任”四个责任,提高服务效能,抓好供水的“放、治、配、灌”四个环节,适时供水,科学灌溉,合理搭配,服务到位,既让群众用好水,浇好地,又可扩大灌溉面积。

4 结语

灌区现代化改造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全面实现的过程,是灌区管理单位与用水户共同治水的最终成果;灌区现代化改造必须坚持以节水和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加强灌区水资源调度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持续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效益。

党中央在2016年就部署: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建设标准,充实建设内容,完善配套设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均对灌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干渠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三维向度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猫猫洞总干渠现状分析与节水改造方案设计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