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有起点 服务无终点
——记2020年全国劳模、巴士71路中运量公交车驾驶员方进

2021-01-06 06:33
上海工运 2020年12期
关键词:车队公交车公交

当兵时,他是勇擒杀人犯的无畏战士,荣获集体三等功;进公交,他是手握方向盘的司机;他的脚下,是有限的路程;他的心里,却是无限的服务;17 年的辛勤劳动,一次次的服务创新,凝聚着他的家国情怀,他就是新一代全国劳模方进。

2019 年对方进这位多次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模、上海好司机、最美公交人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老先进” 来说,是个煎熬的一年。这一年,他从925 路车队来到了71 中运量车队;这一年,他从一名柴油公交车驾驶员,“转型” 开起了新能源公交车。

方进还能在新的征途上有新作为吗?

“晕车男”渴望当司机

大家眼里的方进,车开得是那么的“溜”,而他曾经是个“晕车男”。19 岁那年,方进从西安返回上海。高中毕业的他没有工作,只能到处做临时工。干过快餐店的服务员,做过专卖店的售货员……每天晚上,他只能与爷爷、奶奶、姑姑、姑父等七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属于他的天地,只有一个当床的沙发。当时,他做梦都在盼: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当兵时,他曾和战友一起,从地窖里抓住杀人犯。退伍后,他被安排到巴士三公司113 路当售票员。实习第一天,笑着上车的他,却大口呕吐,把胃液都吐了出来。没有人认为这个“晕车男”能在售票员岗位上干下去,方进却偏偏不信邪,越吐他越乘车,双休日也乘公交车到处转。凭着毅力,他终于克服了困难,跨入了公交行业。

有了稳定的工作,方进并不满足。偶尔一次,他听老司机说,驾驶员开车时全神贯注,就不会呕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方进做梦也想当名驾驶员,可以像鱼一样驾着车在都市里畅游。公司圆了他的梦,当上驾驶员后,果然,晕车的现象彻底消失。

方进说起当年的事,他仍然坚信:人生,如果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每天进步一点点,时光最终会给出回报。

精细服务成为绝招

方进始终认为,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在925 路开车时,先后碰到了搭班徐美玲、潘春燕两位市劳模。而在两位市劳模的帮助下,方进也形成了自己的精细化服务特色。

每次出车回停车场,别人下班了,他用自备的铲刀铲刮车厢地面上的口香糖残迹,用毛刷清理空调缝隙里的灰尘,用筷子掏挖角落里的垃圾。

每当公交车进终点站,方进都严格按“一车一检”对车厢进行巡检,他捡到过手机、钱包、交通卡、箱包……有一次,他发现座位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与调度一起打开,里面贮存着一家世界著名外企员工培训考核的内容,他根据员工花名册,一个个电话寻找,终于找到了失主。失主拿到电脑时,感动地说,这份材料如果流落出去,就是重大泄密,他肯定会受到企业的处罚。

925 路途经多条地铁线,改为无人售票后,不少乘客为换乘经常问路。方进琢磨:自己是个驾驶员,工作中回答问题容易分心,给安全驾驶带来隐患,何不制作一个接驳换乘路线图,让大家一目了然。考虑到老年乘客视力不好,他特意按地铁线路标识,贴上了不同的颜色,还使用了中英两种文字。

对同事,方进也是尽己所能,能帮则帮。加班顶班,没有二话。一位同事来自崇明,每月租房需花1200 元,经济比较困难。方进便组织团员青年,每年五四青年节,给这位同事送米、油等,这件好事一做就是三年。有位同事开车冒失,不懂路口遇红灯车辆滑行节油的窍门,是个耗油大户。方进是节油明星,便利用业余时间,一个个路口拿着秒表测翻灯时间,“虹桥路中山西路口翻灯时间2 分50 秒,延安路定西路口1 分30 秒。”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无私地交给这位同事,还跟车进行辅导。

可是,由于工作需要,2019年方进调入71 路中运量车队,需要他开始转型之路。

苦练50 厘米停车间距

方进刚走上新岗位,就碰到了难题。原先,他开柴油公交车到站,只要稳妥停靠即可,现在驾驶新能源公交车进站,必须做到车门距站台保持50 厘米的距离,而且每次都要“一步到位”。这50厘米的间距,就像星辰大海一样,拦在了方进的面前。方进告诫自己:纵然是劳模,也要重走“长征路”。为了攻克一次停车准确保持50 厘米间距的难题,方进向老员工请教,下班后还开着车苦练。虽然,他离成功越来越近,但还是无法做到次次都能精准到位。

好多次,他愣在站台思考;好多次,他躺在床上琢磨。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一步到位”无法次次命中目标,是因为操作过程全凭感觉,如果找到参照物,将方向盘中心对准参照物,将个人感觉转换为物体定位,这一难题不就解决了?“目测参照物定位法”就此产生,而方进也做到了“枪枪十环”。作为班长,方进把自己练就的绝招又一一教会了同伴,并在车队推广。如今,71 路中运量车队的驾驶员个个身怀绝技,一项困扰企业的停靠站台难题得以破局。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方进还爱“管闲事”。中运量车身长达18 米,遇到高峰大客流时,他与同车乘务员很难沟通。方进琢磨后,想出了用“慢字旗”传达信号的方法。他与乘务员约定,乘务员“慢字旗”伸出窗口不收回,代表乘客上下车;收回旗帜,表示乘客上下车结束,可以关门。以后,方进经过改进,又将“慢字旗语”发送的信号运用到指引驾驶员升降集电杆、提醒驾驶员在视线盲区内注意是否有行人、车辆、非机动车等。“慢字旗语”在整个车队推广后,该车队连续数月做到营运指标三个“百分百”,即“百分百无屏蔽门夹伤乘客、百分百升降杆无失误、百分百照顾赶车乘客”。如今,在上海公交消失多年的“慢字旗”,又在延安路上焕发了活力,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而对方进来说,无论是“目测参照物定位法”,还是“慢字旗语”,只是他万里长征的一个个片断,他的人生中,还有着“星辰大海”一样的追求。

建言献策服务社会

在日常工作中,方进还承担起更重的社会责任。他走上久事公交集团的“劳模讲堂”,一次次给新进职工授课。有一次课后,一位职工向他出了一道“考题”:“方老师,如果公交车上发生打架事件怎么办?”方进以自己亲身体会回答了这个问题:有一个下雨天,一位老先生的雨伞碰湿了一位年轻人的时尚着装,双方发生口角后,小伙子准备动手打人。他先把车停靠在路边,简单地与所有乘客说明情况,征得乘客同意,他才去劝架。方进说,公交驾驶员,始终要把安全和全体乘客的利益放在心上。

由于服务技能过硬,他还走上了市交通行业协会讲堂,为优秀驾驶员、售票员、调度授课,受众达千余名。

当选普陀区人大代表后,方进积极走访社会,深入调查研究,他紧紧抓住本市交通大整治这一热点,对公交优先的“灯权”和“路权”提出了建议。他说,兰溪路到中山北路200 米的距离,公交一个站点,竟然停靠16 条线路的公交车,客观上造成了司机“抢位”停靠,乘客前后奔跑的现状,不安全因素增多,建议把这200 米的距离全部划为公交专用道,以缓解这一现象。方进的建言献策,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方进说,他的建议凝聚了公司的关爱和支持。调查时,公司还特意派出业务部门协助他,使他拿到了许多数据。

在生活中,方进也是一个“幸运儿”。当年,他在925 路开车时,有一天,一位老太问他“谈恋爱”了吗?方进说没有。没几天,老太递给他一张纸条,说她带着女儿乘过方进的车了,这是她女儿的QQ 号,希望他联系。方进便通过QQ号展开爱情攻势。起初,在文化公司担任人事专员的女孩颇有顾虑,毕竟一个是白领一个是蓝领。但女孩是个有心人,她经常悄悄地乘方进的车,当她一次次目睹方进搀扶老人上下车、热心给乘客指路,也逐渐了解了方进的人品。热恋后,两人牵手走进了婚礼殿堂。如今,方进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买了新房。

当选为2020 年度全国劳模后,方进说,开车有起点,服务无终点,我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

猜你喜欢
车队公交车公交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你们认识吗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等公交
雷尼亚诺车队Legnano
TCR China R2:黄楚涵揽双冠 捷凯车队夺最佳车队奖
公交车上
公交车奇妙日
“爱心车队”捐资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