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2021-01-06 23:42梁文静侯信合蒋瑾秋徐丽丽梁海媚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依从性艾滋病

梁文静 侯信合 蒋瑾秋 徐丽丽 梁海媚

摘要:目的 研究对艾滋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选该院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队伍,纳入时间为2015年4月~2020年4月,所有患者均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30)与结合组(n=30),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组间心理状态、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作出评估对比。结果 组间护理前焦虑(SAS)、抑郁(SDS)、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SAS、SD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结合组总依从率为93.33%,相较于常规组的63.33%较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可改善艾滋病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整体依从性,且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艾滋病;心理状态;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艾滋病主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一种全身性传染性疾病,存在极大危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具有特异性,会对患者免疫细胞产生影响,并发机会性感染与其他恶性肿瘤,该病难以彻底根治,患者感染该病毒后,机体免疫力降低,为此极易引发肺结核感染等相关并发症,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极大影响,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常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使患者生存时间得到延长,但据有关报道显示[1],大部分患者由于缺少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认知,临床依从性较差,导致影响治疗效果,且患者在患病后,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承受较大压力,对其预后构成较大影响,因此需采取适当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其依从性得到提升,从而改善其预后。本文现展开如下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该院接治的艾滋病患者中选取60例纳入研究队伍,均源自2015年4月~2020年4月时期,所有患者均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与结合组,各30例,本文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15年审(22)号],常规组纳入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低41岁,最高59岁,中位数(48.54±4.92)岁,感染途径分别为血源性、异性接触、同性接触及其他,各7、6、8、9例,结合组纳入1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最低40岁,最高60岁,中位数(48.32±4.93)岁,感染途径分别为血源性、异性接触、同性接触及其他,各8、7、9、6例,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2];②无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能配合本次研究;③思路清晰,无意识障碍,可良好交流沟通;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既往或当前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②沟通障碍或智力缺陷者;③存在暴力倾向者;④不配合本次研究或参与途中退出者。

1.2 方法

常规组以常规方式展开护理,即对患者展开常规口头健康宣教,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予以饮食、生活指导等。

结合组与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展开护理:1.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保护好其个人隐私,并了解其内心感受诉求,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其表示鼓励与支持,使患者能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此外指导患者家属及社会力量,予以患者关怀与温暖,协助其释放内心压力,使患者倍感周围人的关怀与爱护,继而促使其转变心态与应对方式;合理采用非语言与语言的沟通技巧,针对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时安抚,缓解其负面情绪;此外在患者病情允许状况下组织其展开同伴心理疏导,指导其定期展开小组活动,促使病友间相互打气鼓励,分享自身经验,通过讲解成功案例提升患者自信心。2.健康教育:通过视频、板报、宣传手册等途径向患者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如传染性、发病原因、危害性及治疗效果等,使其深入了解自身疾病,并说明用药期间可能会发生相关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充足心理准备;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向患者阐述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告知其治疗期间相应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规范自身生活习性与饮食起居,此外采用闹铃提醒、床头贴识、家属督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用药监督与提醒,并纠正及疾病偏见与错误认知,以提高其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评估内容[3],实行百分制,50分以下无焦虑、抑郁;50~79分中度焦虑、抑郁;超过79分重度焦虑、抑郁。并以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4],满分100分,其生活质量随评分增长而升高。评估时间均为护理前与护理结束后。

(2)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估,总分100分,50分以下不依从;50~70分基本依从;>70分依从,得分越高则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n(%)]表达,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0实施t检验和X2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

2 结果

2.1 对比SAS、SDS、SF-36评分

组间护理前SAS、SDS、SF-36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SAS、SD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依从性

结合组总依从率为93.33%,相较于常规组的63.33%较高,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全身传染性疾病,治疗较为复杂,对患者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均构成极大影响,患者不仅受到疾病折磨与打击,且可能会受到社会歧视,导致其加重心理负担,产生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加之受到缺少疾病认知、长期治疗及负面情绪影响等因素,患者整体依从性欠佳,导致影响治疗效果,对其生活质量构成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本次对艾滋病患者结合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旨在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降低其心理负担,提高其依从性,据既往报道表明[5],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后,能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文章结果发现:组间护理前SAS、SDS、SF-36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SAS、SD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且结合组总依从率较高,P<0.05。充分表明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艾滋病患者在长期治疗中,不仅需忍受病痛折磨,且可能面临签署好友的疏远,为此多存在悲观、消极等情绪,不利于其病情的控制与康復,而通过心理护理能改善其负面情绪,加强其正性心理状态,使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负面情绪,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特别是病友交流能直接分享自身经验,能提升患者归属感,降低其孤独感,继而逐渐消除恐惧、绝望等负面情绪,使其依从性得到良好提高。而通过展开健康教育,能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与防治措施的认知度,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各项治疗与护理,重视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性,自觉遵守各项注意事项,进一步提升了其依从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依从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继而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张静静,李爽,等.看图对话交互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132-134.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9,4(2):65-84.

[3]谭利华,曹欢,万荣珍,等.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0,47(1):69-72.

[4]赵淑娴,刘瑞华,倪娇.叙事心理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96-98.

[5]谢彩英,韦彩云,卢祥禅,等.循证护理对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0):1247-1249.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依从性艾滋病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