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派建筑』的历史与未来
——景德镇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2021-01-07 07:56汪同茂田鸿喜翁彥俊白光华
景德镇陶瓷 2020年5期
关键词:制瓷会馆景德镇

汪同茂 田鸿喜 崔 鹏 翁彥俊 白光华

(1、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景德镇陶瓷大学)

“镇派建筑”特指中国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江南雄镇景德镇的建筑风格。

“镇派建筑”具有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一般特征,但与二者以民居、宗祠、牌楼为主的建筑流派不同,它是以景德镇御窑厂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为范围,围绕窑业生产、商贸生活功能展开的,以窑砖为建筑材料特征,形成以窑房、作坊、前店后宅等生产生活和谐统一的一种建筑流派。

景德镇是一座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古老城市,有着上千年的制瓷历史。由于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极易受到破坏,经过时间的洗礼,大多已不复存在,能够保留下来的则更显得珍贵。20 世纪80 年代专家对景德镇的民居建筑进行考察,在这次的考察中发现了明代中、晚期各种类型的世俗建筑共百余幢,包括民居建筑、祠堂、牌坊等,其中明代民居就有五十余幢,是继徽州与江苏东山明宅之后的重大发现,极具研究价值。

景德镇老城区俯瞰

景德镇于1982 年成为国家首批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9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2020 年荣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很大程度上,与景德镇市的历史城区还保存有不少具有景德镇特色的老街巷、历史建筑,以及仍在其中传承的陶瓷非物质文化有关。然而,比较严峻的事实是,它们大部分都因为是砖木结构,管理和维护成本高,在经历了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自然或人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灭失。为保护历史街区,复兴千年古镇,打造城市名片,凸显城市文化特色,重塑镇派街区景象,见证景德镇的文脉传承,保护与规划好具有宝贵价值的“镇派建筑”城市风貌已成为一个极具重要性的研究课题,因此,对“镇派建筑”的抢救与保护已是迫在眉睫。

一、“镇派建筑”的形成原因

景德镇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降水量1768.9mm,日照1968.5h,无霜期248d。境内西北高山耸立,东南丘陵起伏,西南谷地开阔,森林覆盖率达76.5%,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制瓷原料。景德镇及周边地区盛产瓷石、高岭土、釉果、釉灰耐火土等制瓷原料40 余种。瓷石、高岭土采矿点达169处之多。景德镇全境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烧窑燃料丰富。

景德镇地区充足的水资源,为瓷石、高岭土、釉果等制瓷原料的舂碓加工,提供了低成本的动力,也为制瓷原料的输入及瓷器产品输出提供了舟楫之便。景德镇市内主要河流为源于安徽祁门县自北向南穿境而过的昌江河,昌江河全长210公里。昌江水系,主要包括东、西、南、北河,北河是其最大支流。除北河外,其余诸支流都接近城市,形成了四水环城之势,共有50 多条支流呈网状分布。

1.1 因瓷而兴

北宋初期昌南镇兼揉南北工艺,创烧出青白瓷,风格独特,产量巨大,行销海内外。赵恒景德年间(公元1004— — 1007 年),京师需要瓷器,皇帝令御史监制宫廷用瓷,并在瓷器底部印上“景德年制”的字样。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由于瓷器精美,影响很大,时人皆赞“景德瓷”,并逐渐成为全国制瓷行业的中心。最早论述瓷业生产的文献之一的蒋祈《陶记》,较详细地记述了南宋早中期景德镇瓷业,此时的景德镇“村村窑火”、“户户陶埏”。

宋元之际有不少外地陶工来到景德镇,制瓷技术不断提高,元代浮梁瓷局即设于此,瓷业加速发展,镇区比南宋时得到扩展。在明代,景德镇瓷业在沿河集中,瓷业的发展促进了镇区的扩展,镇区沿河呈长条形分布。前街、后街沿河平行,各小街巷垂直于河岸,形成以便利往来河岸码头的方格状街弄系统,奠定了近现代景德镇城市的基本形态。

明清时期御窑厂成为城市中心地带。以御窑厂为中心逐步形成的景德镇城市的格局,既有益于避水患,又易于管理与控制散布全镇的民窑。“官搭民烧”政策实行后,官窑对民窑依赖性增强。为使民窑更好地适应御器厂的政策和利益,并从中求得自身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分散于郊区乡的民窑向御窑厂所在的镇区靠拢集中。街巷从御窑厂的东门起,向北伸展,经“龙缸弄”、“邓家岭”、“三角井”、“徐家街”和“五龙山”西头各民窑联成一片,成为明末以来最繁华街市。

1.2 因瓷而盛

龙缸弄

明后期至清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市场和日本、东南亚市场对景德镇瓷器的需求迅速发展,景德镇瓷器对外输出急剧扩大。国内龙泉窑等大多数传统产瓷区纷纷衰落,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国内瓷器市场对景德镇瓷器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出现了民营制瓷手工工场和一定实力的瓷窑主和瓷商。“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景德镇制瓷手工工场“每窑不下数十工”。乾隆时“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

明清景德镇瓷业在十五至十八世纪进入近四百年的黄金时代,明清景德镇由集镇发展为城市。沿昌江和御窑厂形成长计十三里的前街、后街。前街、后街沿河平行,各小街巷直于河岸,形成以便利往来河岸码头的方格状街弄系统,奠定了近代景德镇城市的基本形态。

镇窑

总之,明清时期,由于景德镇制瓷业本身的发展,工场手工业威力的发挥,优质原料和丰富燃料的供应,制瓷工艺的不断改进,对全国各大名窑技艺的吸收,尤其是景德镇独有的御窑厂瓷业生产体制和海外巨大的瓷器贸易市场需求,使景德镇瓷器得以脱颖而出,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风靡世界的珍宝,并使景德镇获得了“瓷都”的称号。

二、“镇派建筑”的特征

镇窑窑棚

建筑流派是中国传统建筑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建筑中大体被分为徽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和川派六大建筑派系,这些派系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也是反映出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媒介,是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因素,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建筑的魅力,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生活层面的精神文化。

作为中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其建筑风格受到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影响,在建筑空间形态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赣派建筑与徽派建筑的典型特点。虽然“镇派建筑”结合了两者建筑的典型特点,但自身的发展一直遵循着景德镇地域文化规律,其涵盖的价值是不可代替也是不可移植的,历经百年风雨遗留下的“镇派建筑”风貌,并非是一蹴而就。

2.1 生产建筑的组团形式

2.1.1 歪材正用窑格楼——窑房建筑

“镇窑”是现代人特指景德镇特有的烧坯成瓷的窑炉及附属建筑。因其形状似蛋形或者瓮,而又名“蛋形窑”或者“瓮窑”;按照所烧制的燃料,可分为“柴窑和“槎窑”。“镇窑”通常是坐东朝西,由窑炉、窑房组成,它集装坯、满窑、烧窑、开窑等工种为一体。

“镇窑”的发展并非是一层不变,随着生产形态不断发展,“镇窑”造艺逐渐趋向优异。清代确立“官搭民烧”管理制度后,镇窑窑房的木架构使用自然弯曲的槠树,柱础也是收集来的,有各种形状和材质,目的是既要廉价,又要结实:空间布局精密,使用效率极高。窑房弯曲的梁柱都是采用看似只能当柴烧的弯曲杂木,但被窑房的建造者巧妙利用得恰到好处,在世界建筑美学上独一无二。它“歪材正用”,建造难度大,置身其中,犹如在一片枯树林中。镇窑窑房承载了丰富的传统制瓷业生产理念、管理方式、生产形态等非物质文化。

镇窑窑房为两层木构架建筑,要完成存坯、装匣、烧炼、开窑、初选等工序;窑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窑炉的规模,一般每栋窑房面积约500-900 平方米之间。

2.1.2 四合矩院坯房屋——作坊建筑

① 作坊空间布局

景德镇制瓷作坊,初始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极盛于民国,是景德镇工匠为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不断改进的制瓷空间。作坊常为砖木结构,通常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由正间、内院、坡阶、晒架塘、廒间、泥房等几部分组成。门一般根据地形开在东侧或西侧,如有多座作坊并列相连,为了方便通行,还会东西两侧都开门。

A 正间

正间是作坊的主体部分,把正间选定为坐北朝南,是根据传统手工制瓷要求和本地区气候特点而定的。景德镇地处江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湿润,四季分明。根据这一气候特点,正间采取坐北朝南或南稍偏东,并且北墙不开门窗。由此既可以受惠夏季的主导风向东南风,又可以在冬季避免西北风的袭击,从而可获得冬暖夏凉的舒适条件。这无论是对瓷器生产还是对制瓷匠师,都是最佳的建筑朝向。

正间也是成型操作之处,包括从揉泥开始经过做坯、印坯、利坯、施釉和剐坯以至刻花或釉下彩绘等全过程。工匠的操作活动,集中在正间的进深的口部或中部,且装设有辘护陶车和其他各工种码头(工作台)。工种之间的坯体流转,是用2—2.7米长的木制料板承托传递。屋构架的柱网较密,故须在进深口部中去除一梁,用自然拱形驼梁代替支承上部,籍以获得相应的操作空间。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作坊的内部基本以坡阶(过道)为中轴,分南北两区。南部包括廒间、泥房和内院为泥料制备区;北部为正间成型区,内用拉坯作、印坯作、利坯作、青花作、施釉作、刮底作等各作区位。

民国制瓷作坊

在正间屋檐内,有一条贯通作坊东西的通道。通道东西两端各开一门,是相当于正间全长的走廊,宽约1.3米,是作坊内来往的主要过道,俗称为坡阶。它既有民间建筑的风趣,又是工场建筑的主轴。这种檐内走廊,即使是下雨天,也不需用雨具,可以照常工作。由于坡阶高出正间地坪,则相应地减少了地面与檐架二者上下之间的距离,为在檐架上取放坯体带来方便。特别是工匠从檐架取坯至晒架或从晒架返置檐架,无需动步,晒收均十分方便,从而获得了距离最短,速度最快和劳动强度较轻的最佳效果,后人总结为“省工省力靠坡阶”。

B 内院

内院又叫晒场,是作坊内自然干燥的场地。为使内院少受建筑物遮挡以求尽可能长的日照时间,正间与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廒间屋略低矮。实践证明,内院南北日照间距,一般相当于正间进深。这样恰好一年四季,无论是在哪一季节,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内院日照时间。内院对于全作坊来说,又是利于采光通风的重要场所。

制瓷作坊内晒架塘

在坡阶南面设有晒架塘,它既是制瓷作坊必要的设施,也是景德镇制瓷作坊的一种固有特色。晒架塘是晒架与水塘的合称。水塘与坡阶平行,筑于地下,宽1.2米、内深2 米,长度则根据作坊的长度定,有若干米至10 米不等常年蓄水。晒架置于塘沿上,供晒坯之用。晒架水塘两者一上一下,同设一地,这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地坪和布置上的巧妙,更主要是它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显示了独特的传统手工制瓷行业的意义。景德镇是一个温暖多雨的地区,年雨量约1600——1800毫米,塘内以天然雨水为源,供淘洗原料用:在晒架下面及其周围,排列掏泥桶、搁泥(滤水)桶,为陶工就塘取水提供了方便。由坯泥滤出的水又返回塘内,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水的回收利用。平时洗涤工具等余积泥料,在水塘内沉淀,定期取出,再略经处理,便可另作用途,圆器的灰可器等品种即使用这类泥料。塘内水分蒸发,随气温变化,特别是在夏季烈日的情况下,对坯体干燥速度,有一定的自然调节作用,且对改善作业区的小气候环境,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晒架塘是传统手工制瓷作坊必要的设施,也是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作坊的一种独有特色。制瓷工匠经过多年生产经验累积,创造了这种独特的生产制瓷构筑,是窑工智慧的集中体现,后人总结为“水自天来晒架塘”。

C 廒间、泥房

廒,即仓廒,意为仓库。廒间,即制瓷作坊中存放原料的仓库。面积根据作坊面积的大小而定,约占全部作坊面积14%左右。建在作坊的东南部,靠近东门,运进原料和取出原料都很方便,人们不需要绕越过其他地段,可减少其搬运距离。作坊内所有坯釉原料,因种类繁多,且是由矿山加工成不(音墩)子供给的。不子形如砖状,其所以如此,是从加工和配料需要出发,目的在于容易干燥、方便运输、计量简便、有利堆放。不子在进仓时,是采取层叠式的码堆方法(俗称为码货),即定数分层,纵横交错。码成方柱状,这种码堆方法,具有可把不子分门别类堆放,不易混淆,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堆放量,以及保持不子的完整性等优点。

泥房是泥料陈腐和踩练、翻打的场地。面积根据作坊面积的大小而定,约占全作坊面积5%左右,建在正间西端,向南延伸至墙的位置,连接正间揉泥、做坯工位,这不仅可以最短距离,将泥料传送给揉泥和做坯,而且还可以避免日晒,不会因在炎热的夏天使泥料水分蒸发过快。泥房内的地面,一般略低于地坪30-40 厘米。如果过低,易于造成泛水或泥料进出不便。为了保持泥房地面平整、光滑、干净而不吸水,上铺一层青石板,以接受地下自然潮气和阴凉气温,便于保持泥料的湿润程度,这对于泥料陈腐和翻打、踩练作业都是有利的。泥房的东北两边,砌以腰墙,以作围护,既可以保持泥房卫生,又可在腰墙上,凉晒搁泥青砖(用于吸水)。泥房紧连晒场和做坯工位,因此,就近取放,甚为方便,从而也就减轻了劳动强度。

② 作坊建筑形式特点

景德镇手工圆器作坊,由正间(成型制作)廒间(原料仓库)和泥房(泥料陈腐和踩练)三座单体建筑以庭院式组成。正间坐北朝南,廒间坐南朝北,两者平行,南北相配,泥房则一般坐落正间和廒间之西端朝东位置,用于将淘制好的坯泥置于泥房陈腐和踩练。中部为矩形内院,各间均向内院敞开。四周砌围护墙,构成一个封闭性的三合院或四合院。

作坊建筑结构,是运用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手法,即在建筑物的最下边,以毛(块)石或砖为基础;中间为木结构的尾身;上面施以两破(人字形)屋顶。而木结构则是采用穿斗式的木构架,再以连系杆并连两组木构架形成空间(称为间)。这种建筑技法,在我国汉代就已经成熟。它具有构造简单,用材较少,建造方便的优点。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作坊,无论生产规模大小,其进深不变,仅是沿面并列的间数不同,通常正间以或间为常见。

三水归堂加一半坡

两个三水归堂结构

四水归堂加一半坡结构

三水归堂加四水归堂结构

组合式结构

古作坊的四周围护墙,是用窑砖,即是利用“镇窑”拆换下来的砖块砌成的,并在墙面上粉刷白石灰,以增强其抗蚀性和室内光亮程度,同时也显得朴素、大方。作坊建筑还根据我国的民俗,在必要的局部作了艺术性处理。如作坊的正门,成八字型展开,在门的上端,利用山花墙收头,砌成鸱尾含珠,有轻盈欲动、热情迎宾之感。并在屋脊的中央,以瓦或砖构成各种象形图案,表示吉祥如意。体现了古作坊的民间建筑艺术风格。

2.1.3 一窑十坯抱成团——集群建筑

瓷业生产最核心的环节是做坯和烧窑,因此生产单元主要由窑房和坯房两类建筑构成。据史料记载表明,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十座坯房生产坯体的数量与一座窑房烧制瓷器的数量大体相同,因此十座坯房与一座窑房组成的建筑集群模式应当是普遍存在,一座窑房的容量可承载下十座坯房所生产的坯体。调查显示,罗汉肚街区在清末民国时期有9 座窑房,这些窑房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罗汉肚区域内,将罗汉肚划分为规模大致相近 的9 个 组团,每个街块组团规模平均为80m×60m,这些组团应当是符合一窑十坯建筑模式的。依据景德镇市政协文史资料显示,在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有100 多座镇窑窑房,由此形成的镇窑建筑集群约为0.5平方千米,占据当时城市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景德镇独有的城市面貌特征。

2.2 “镇派”民居建筑

2.2.1 三水归堂半坡顶——“镇派”民居

徐家窑作坊群

镇派民居建筑群

祥集上弄11 号明代民宅

天井穿斗式“镇派”民居整体风格上颇似典型徽派建筑,采用了江南地区较为常见的天井,多采用一明两暗、进深五架、围绕天井来布局的形式。屋顶变化较灵活,除四水归堂外,还有三水归堂,双三水归堂,以及加半坡的形式。因此,以天井为中心,“镇派”民居基本单元形式可分为三种,即三合院型、“H”型和四合院型。此类民居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木构架,外墙仅起到辅助承重和围护作用,其墙体的下部或全部由废弃窑砖砌就,上部或砌以青砖,山墙上部与徽派建筑有着类似的马头墙,所不同的是,“景派”民居的马头墙不施白粉,构造简单,通常在两、三层顺砖或缦砖叠涩上覆盖瓦檐收束。

根据天井的变化,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三水、四水归堂加一半坡,即由建筑三面围合形成三水归堂,再加一个半坡的天井式建筑形式。天井形式为半天井式,由建筑和墙体共同围合而成。这种三水归堂的形式是四水归堂形式的一个变体,在景德镇清代民居中很常见,较有特色。

两个三水归堂、三水归堂加四水归堂组合,即由两个三水归堂组合在一起的建筑形式,这种形式也是较为常见的三水归堂形式的建筑。天井形式为两个半天井,该种建筑体量一般较小,占地面积较小,适用性强。

和儒家温和内敛的特质相一致,景德镇民居屋脊用小青瓦堆砌而成,丰富多彩,明朗而雅素。这种当地最为普遍的建筑材料,通过垒砌方式的变化呈现出灵活多变的效果。

① 木构架布局组合规律

天井式民居组合方式多样灵活,通过基本的三水归堂和四水归堂,以及半坡顶的不同组合,可形成不同的木构组合。建筑搭建因地制宜,可根据场地的大小和需求快速设计出最适宜的组合形式。木构形式具有特定模式,构件的榫卯节点尺寸固定,便于工人集中加工构件,施工时可将构件快速在现场装配。

木构架的材质具有古朴沉稳,典雅大气的艺术效果,该地区的建筑中,大量使用当地的原生材料,不加以粉饰,尽量展现材质本身的质感。除此之外,在建筑细部的雕琢上,也较为精巧,整个建筑的细部构件装饰较多。该地区的工匠长于木雕和石雕,不少建筑在大木作的枋、柱等部位也作出精美又富有寓意的雕刻花纹,体现了该地区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酱油弄制瓷作坊抹角

三闾庙窑砖栅门

天井式建筑的木构架具有很强的对称性,这使木构架的制作更为简便,如三间房架、左右对称、对称两构架结构相同,工人只需做出两组相同的构架即可。根据景德镇当地工匠以真实再现还原的方式模拟搭建天井式木构架,总结出了大致的搭建过程:工匠制作好构件后,先在现场拼装搭接构架,再将组装好的四榀构架,依次竖起,再以横向构件连接每一榀房架。民居建筑的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整体性强,并且有一定灵活性。正是有赖于不同构件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框架稳固牢靠,做到“墙倒而屋不塌”。

当时匠师不仅是建筑的建造者,也是设计者,注重建筑的象征意义和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形成了一套做法原则。虽然有些做法原则仅为满足情感需求,并不具备科学性,但却体现了当地匠师对传统民居建筑建造的热爱与重视。建筑从材质到雕刻,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马头墙和门头,处处体现出该地传统民居建筑营造之用心,不光考虑到实用价值,更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和使用者的感受。

2.2.2 拐弯抹角窑弄里——窑砖里弄

清以来,镇区建有多栋窑房,每栋占地面积约为500——900平方米,为二层木构建筑。瓷业形成了景德镇特有的窑砖里弄。为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大量的废弃窑砖被用于搭建房屋以及铺设街巷里弄的路面,废瓷和窑渣常用来填充墙体。

湖田窑址上用窑业废弃物砌筑的明代作坊墙体

用废弃窑砖砌筑的清代民居墙体

御窑南麓东北角用窑业废弃物砌筑的明代围墙

由于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形成了景德镇特有的“窑砖里弄”,废弃的窑砖不是十分规整,一般长约12cm、宽约8cm,厚3-4cm,用来砌墙时,一般采用墙内中空的灌斗式砌法,斗内用碎砖和土填实。有的墙体完全以窑砖砌就,如窑房、坯房,以及部分民居;有的民居墙体则下部砌窑砖,因砖小而密,基础较稳。上部砌青砖,砖大而阔,长约22cm,宽约11cm,厚约4cm,采用空斗式,墙体中空,既节省了材料,也有利于墙体保温。建筑排列很紧密,巷弄窄小,平均宽度在1.2米之间,长度为数十米至三百米左右。曲折幽深,充满神秘感。建筑的风格统一,外墙的砌筑、屋顶,以及檐口和门斗的处理手法一致。除了砌墙,废窑砖还常常用于修筑路面、里弄的栅门和护坡等。这些整体呈暗红色,却又各因窑火造化而色彩斑斓的砖块,历经岁月的沉淀,毫无疑问是“镇派”建筑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

景德镇地少山多,房屋布局紧凑,就连村中道路、巷子空间也是很狭窄,而且巷子大多都是九曲十八弯,没什么规律可言的。这种不便在古时候早已存在。于是善解人意的景德镇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住在路边的住户,把自己家的房子抹去一个屋角,以便村民在拐弯的时候空间就大点了,便于回旋。这种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在景德镇随处可见,体现了景德镇人为他人考虑的优良品德。

① 墙体

毕家上弄民国红店

塘塝輭弄民国红店

景德镇传统民居与江西其他地区传统民居一样,使用一种特殊的双层砌体结构,与北方传统民居中充满砖实心砖的砌筑方式有所不同。这种双层砌体结构由内外两层相对独立的砖砌体墙与内部填充层组成,俗称“银包金”。这种砌体墙厚370 ~380mm,因此内外两层砌体主要靠并不贯通的丁砖互相拉结。这种情况下墙体内部形成了若干空腔,工匠们往往在空腔中填充黄泥、渣土、碎瓷片等,多空隙的材料如同今天的保温材料样,在冗长闷热的夏日中可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而这就是所谓“银包金”的做法。

至于具体的砌筑方式,通常采用眠砌与空斗两种。江西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多采用五顺一丁的眠砌方式砌筑墙体的下半部分,而由于景德镇窑砖墙所采用的窑砖砌块尺寸不一,很难说完全按照五顺一丁的方式砌筑,砌筑时完全依赖工匠对于材料的理解与选择。因此,丁砖的位置不一定能完全里外严谨地对齐、搭接,这也导致内外两层砌体结构之间的拉结更加松散。

墙体上身部分,往往采用青砖空斗砌筑的形式,目的主要是减轻墙体的自重,避免对下部较为松散的眠砌部分造成过大的压力。所谓空斗墙体,是采用宽约150mm,长175 ~225mm,但厚度仅有20 ~30mm 的青砖立砌一层,再转换眠砌一层。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景德镇大多数的空斗墙体是多斗一眠,即眠砌一层后斗砌数层,是空斗砌法中非典型的一种。

窑砖建筑墙体是用大量的废弃窑砖砌筑而成,这些窑砖墙厚有二尺,冬可御风保温,夏可墙下纳凉,别有一番滋味。普通市民、寻常百姓,多用烧过窑的、从旧窑上拆下来的窑砖盖房子。富商、官吏的民居大多使用当地烧制的青砖砌墙。暗红色的窑砖只有在景德镇才看得到。窑砖经过反复烧制,大多呈现暗红色,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地方已经斑驳脱落。

总的来说,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赋予景德镇窑砖砌体结构鲜明的地方特色。

2.3 色彩斑斓窑砖屋——商贸建筑

2.3.1 前店后坊红店街——红店

红店,是景德镇传统彩瓷业的画作和店铺,也是景德镇特有的本土陶瓷文化,它源于元代,萌于明代,巅峰于清代。它一般特指前店后坊,即前面卖瓷器,后面加工白胎。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镇有彩器,昔不大尚。自乾隆初,官民竞市,由是日渐著盛。俗呼红店,其自称曰炉户。”釉上彩多尚红色,故有“红店”之称。画瓷工称之为“红店佬”,画瓷称之为“画红”。珠山八友就是红店的代表人物。明清时期街区商铺繁茂,商铺式民居较多存在于沿街商铺的后面,后面是家人日常生活居住的场所,即前店后宅的阁楼推板式布局模式,其临街面采用可拆卸的竖条木板作为外立面墙体,阁楼建有凸出的木栏杆阳台,下有木雕斜撑。其工商业用途可用于所谓“红店”,也可用于提供其它生产生活用品与服务。而其木板墙的可拆卸,既有利于招徕顾客,也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此类民居建筑的沿街面一般为商铺,其商业功能是在原本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慢慢演变来的,本质上还是民居,居住功能还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应该将它归为民居类型,但并不否认它所具有的商业性质。商铺式民居的两个区域区分明显,商业区域具有公共性,居住区域具有私密性,仍采用民间建造住宅的技术建造,为了商业方便,街房常为两层,商业招幌悬挂出挑,商业的临街面常用木板作为外立面墙体,商业特征明确。

2.3.2 下铺上宅商贸行——瓷行

瓷行,又称“瓷庄”,主要业务是代客户选瓷、验货、包装、存货、发货及接待客商。瓷行的经营形态有独资、合股等形式,它们要到官府注册并缴纳税课。瓷行应该是商品经济趋于发达的产物。从调查情况看,景德镇的瓷行多分布于斗富弄至戴家弄之间,其中以富强上弄、再胜上弄、小黄家上弄、花园里居多,且经济实力都较强。

花园里民国瓷行

五间头下弄15 号民国瓷行

晚清瓷器店

湖北会馆内部

老城区内仅有据可查的瓷行就有50 多处。瓷行建筑,一般为二层,有三进二开间、前后两天井民居式建筑,部分民国后期的建筑建成三层。若是瓷行业主自己修建的瓷行,一般都会按照瓷行的功能来设计,如:中间有大天井,以便采光通风;一层空间较高,以便堆放沉重而又易碎的瓷器:二层则为“走马楼”式,以便业主及客户起居。与瓷行配套的行当还有“茭草行”,它们一般只是承揽上门包装业务。

2.4 都帮徽帮斗杂帮——会馆书院

会馆,也叫“公所”。它是历代中国城市中同乡同业间联络聚集的场所。景德镇的会馆建筑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其景德镇瓷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清初,陶瓷业的发展,使人口不断增加。自元、明以来,经常有数万人流动于城区,故景德镇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瓷业的发展带来了工商业的兴旺与市场的繁荣,使景德镇的经济“甲于一省”,吸引各地的商贾与劳力,形成了一个五方杂处的大都会。外乡人与同业者切磋技艺、保护自身利益、传师带艺以及联络感情,都需要自己的小集团组织,加上外省乃至香港、台湾都长期有人驻镇采办发运瓷器,于是各种会馆和办事机构就应运而生。这样的会馆,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以县 、府为单位,如吉安会馆、南昌会馆等;另一种是由毗邻地区合组而成,如广(州)肇(庆)会馆,苏(州)湖(州)会馆;第三种是以省为单位,如福建会馆(天后宫)、湖北书院等。

徽州会馆五凤阁(现人民公园内)

三闾庙正街口清代忠洁侯庙

会馆的兴起,虽是同业组织的需要,但也繁荣了城镇的建设。各地会馆间争妍竞丽,都把自己的会馆修建得引人注目,巍峨壮观,因而也就把各地的先进建筑技术和自己的风格输送进来。如求子上弄有“青阳书院”,八卦图有“瑞州会馆”,新安巷口有“新安书院”(徽州会馆),风景路口有“祁门会馆”,斗富弄有“奉新会馆”,程家下巷有“章山书院”(仁寿宫),祥集下弄有 “山西会馆”,老弄口下弄有“建昌会馆”,周路口有“芝阳书院”,小黄家上弄有“婺源会馆”(紫阳书院),抚州弄有“抚州会馆”(昭武书院),苏家坂有“石棣会馆”(广阳公所),程家巷有“丰城会馆”,中华路有“宁绍书院”(宁波会馆),龙缸弄有“湖口会馆”,风景路有“都昌会馆”,邓家岭有“宛陵书院”(宁国会馆)等。

景德镇会馆建筑形式多为合院布局,正殿修建得非常庄重,有的采用宫殿形式(如不结合神祠,则形制不可越级),也有采用带明显地方风格的牌楼结构,多是五开间的规模。建筑材料以石木为主,设计独具匠心。由于会馆有浓厚的地方特性,所以建筑风格各异。如徽州会馆大门口设有石狮,石鼓和四柱门头(叫“来头”),湖北会馆则别出心裁地建了个“黄鹤楼”。“苏湖会馆”则是典型的苏州风格建筑,正堂高大轩昂,构架秀美,屋顶装饰华丽。所有这些,都充分表现了我国民间匠师们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从而一大批由各地修筑的会馆,象晶莹宝石般遍布城区。它们在当时对美化城市,丰富城市生活,输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带来清新的建筑形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佑陶神灵风火仙——宗教建筑

有关文献和调查资料显示,景德镇老城区曾经建有较多的庙观。如:东山寺、五王庙、府寺、观音阁、景德寺等30 余处。

除上述庙观之外,景德镇的一些会馆、公所亦设有各地所供奉的佛像、神像等,甚至会馆地名与寺庙名互用,如福建会馆的天后宫;临江会馆的仁寿宫;西河公所供奉的观音堂;大十字弄供奉行业神像(陶大相公、陶二相公、观音菩萨)的祭师祠;南昌会馆的真君殿、夫人殿、观音殿;抚州会馆的关帝殿、文昌殿;御窑厂内的真武殿、土地祠、关帝庙、师主庙、风火仙师庙、文昌阁;在吊脚楼、陈家弄内还可以看见土地庙神龛。

现存较原始的庙观建筑,只有三闾庙村的忠洁侯庙、四旺弄的泗王庙、薛家坞横弄的准提阁、大十字弄44号祭师祠、董家上岭横弄清真寺、龙船弄的五王庙火烧后残存的戏台(又称“香楼”)。在旧址上复建的有旸府寺、观音阁、佑陶灵祠(风火仙师庙)。景德镇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时,就有著名的法国传教士在景德镇传教。中华北路太平巷一带,现存有清代晚期修建的天主教堂和官厅,建筑特征为中西合璧式。神甫官厅西侧马路对面为圣母堂旧址。另外,还有珠山中路的圣公会,中山南路386、417 号基督教会房产,十八桥小魏家弄口仍在使用的礼拜堂。据一些老人回忆,民国时期以前,麻石弄瓷器街附近曾经有过传教场所。青石街59 号北区中学(现为教师公寓),据说原来是天主堂的育婴堂所在。

三、“镇派建筑”的价值

以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镇派建筑”的价值源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意义,保护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建筑实体本身,更多的是其所承载的无形价值。因此,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镇派建筑”的价值及其特点和内涵,才能真正实现保护与传承的本质意义。文化价值的含义是客体所承载的、能够满足某些主体所需求的特殊性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文化形态的属性。“镇派建筑”价值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考古价值、社会价值等等。

3.1 历史文化价值

3.1.1 完整复杂的瓷业体系

景德镇自古以来,以瓷都闻名中外。在古代是我国四大名镇之一。现在仍然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和科研中心。景德镇作为全国首批2 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向世人较完整地呈现了古代瓷业遗迹及以此为载体,蕴含于其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景德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从物质作为其载体角度来看,远不止于那些已经出土和那些仍然埋藏在地下瓷器制品,同时还在于那些遗存的特大规模的、非常完整而复杂的古代瓷业体系。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包括了: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场、商铺民居、城池衙署和技艺民俗等。现存的古窑遗址其中有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而建造的作坊都成为今天具有很大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完整的古代瓷业体系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

3.1.2 物化的历史记忆

景德镇的历史街区、构筑物、环境要素等无不见证了曾居住和生活在此人们的生活点滴与过往变迁,展示居民生活习俗与社会风貌状态。比如匣钵养花、吊笼养鸟的里弄生活习惯;比如栅门、牌坊等里弄的标准构筑物等等,都是生活在里弄的人们物化的历史记忆,让这些人触景生情;景德镇历史街区有着丰富的内涵,每个街道里弄名称仿佛都在向你述说一段曾经的历史。比如有:黄家弄、吴家祠堂、江家坞等,讲述的是那些在老城区原著居民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比如有:通津桥、纱帽墩、吊脚楼,他们反映地是当时的地形特征、城市风貌;比如有草鞋弄、酱油弄,则让人回想起当时发生于此人来人往的商贸活动;比如有:祥集弄、福寿弄,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祈福与祝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比如十八渡、石狮埠,这些都跟交通运输有关;还有与御窑厂有关的,比如东司岭、龙缸弄等。还有斗富弄、赛宝滩等,仿佛是有钱人家正在不遗余力地炫富。总之,这些地名在景德镇老城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北路天主教堂

3.1.3 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景德镇素有“国际陶瓷之乡”的名称,在历史上曾称“昌南”,在英文中音译为“china”。后“china”成了英文中的瓷器与中国,体现了景德镇在世界瓷器领域的重要地位。除了那些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物质遗产,景德镇还拥有众多与制瓷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瓷业习俗等。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决定了城市的气质,然而现今千篇一律趋同化现象的城市样貌愈发严重,使城市丧失个性与活力。正如威尼斯被称作“水之都”;巴黎叫做“浪漫之都”;维也纳被称作“音乐之都”等等。因而,如何发掘并利用好景德镇的历史遗产便是塑造景德镇城市气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3.2 科学价值

景德镇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中属于“特殊职能型”的典型代表。传统居住、陶瓷作坊、水运商贸于一体的独特城市历史风貌代表了以陶瓷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典型模式。研究景德镇对于研究我国以手工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史、手工业发展史、资本主义初期的社会经济史、陶瓷文化史、对外贸易史等,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景德镇的老城区依然保持着历史景德镇的城市格局,并且其老城区内仍保留了不少古窑房、古作坊、古码头、古街、古巷、古民居、古商店、古瓷行、古树行、古井、书院、会馆、祠堂、寺庙、教堂等历史建筑(构)物等,对于研究此类型历史名城城市演变及城市结构有很大价值。

“镇派建筑”历史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信息。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认识自然、改变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它们产生的那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景德镇社会发展和建筑建造活动的实物依据。尤其是历史建筑优秀的设计规划理念和高超的营造技术,对于以后乃至今天的建筑活动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前文中对“镇派建筑”特点的分析和梳理不难发现作坊、镇窑、商店等陶瓷行业配套类建筑,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过程,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形成的。这种实践的过程包含了人们为了探求建筑营造活动的客观真理,揭示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将这些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便得出了前人能够指导人们改造各种新的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当然这些方法与技能都会以一种积极的价值形态凝结在众多的历史建筑之中,即历史建筑遗产所蕴含的科学技术价值。这种价值不仅承载着某一时代的科学技术信息而且不断影响着之后的建筑营造活动,促进并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3.3 艺术价值

景德镇的传统民居融合了赣皖两地传统民居的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景德镇位于江西的东北,靠近徽州,其建筑在赣东北传统民居的特点基础上,也将徽派建筑的特点融合其中。另外,由于景德镇吸引了来自四方的经商人士,常作为聚集之地,在建筑结构和内部装饰上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这使得景德镇历史城区本身成为一个具有很深文化内涵的传统建筑博物馆。景德镇在历史上有“十八省码头”之称,主要由于各方之人纷至沓来,在景德镇以陶瓷为业谋生、经商及至定居,又因各方人习俗不同,因而也就在房屋建筑上形成各种风格和品位。《景德镇文物志》记载在册的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建筑共 361 处,包含了古瓷窑址、古窑坊、古作坊等主要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各类会馆、寺庙、柴行、码头、栅门、古民宅、街区、瓷行等,都具有传统民居特征的研究价值。

“镇派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性是窑工在一定的历史时代根据自己的审美、情感和体验,用掌握的技艺和产生的情感,创造的建筑方式。这种方式包括对物质或非物质的东西进行建造、制作、创作等。“镇派建筑”的艺术价值从单体建筑到整个形体及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之一。换句话来说,我国古代单体建筑的木构架及各构件的造型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

3.4 经济价值

景德镇在瓷业方面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制瓷历史,陶瓷古迹,制瓷技艺和瓷业习俗,这些构成了景德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和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适度利用、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价值所具有的意义重大,如可以利用老坯房、老瓷行、古民居、老里弄、老街区等老建筑为载体,展现景德镇两千年陶瓷发展历程为主线,让游客不仅能游览古瓷业遗址,同时领略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名城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将“陶瓷文化”发扬光大。

具有经济价值。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直接和间接的。“镇派建筑”文化遗产是不可直接进行市场交易的“非卖品”,由于人们能够从文化遗产中获得文化、精神、休闲、娱乐等消费服务,使得文化遗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是指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直接运营的收入或文物衍生产品买卖的受益等。2019 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348.56 万人次,同比增长25.3%。其中,国内旅游人数7638.24 万人次,增长16.1%。旅游总收入831.80 亿元,增长19.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73.38 亿元,增长18.0%。最典型的案例是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遗产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间接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消费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

3.5 社会价值

文化认同价值是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属性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景德镇城市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有力物证,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作用,推动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的形成,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历史遗迹等通过传承地方文化及促进教育发展,给人们带来地方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充分体现了陶瓷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 文化遗产作为城乡物质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形成了人们对城市历史街区空间的集体记忆,这些集体记忆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是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资源。

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内涵还体现在其所承载的复杂而脆弱的社会网络关系。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遗产的内涵不仅包涵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还包涵居民之间的情感所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以及陶瓷手工业生产链内在的联系。由镇派建筑组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所维系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形成的社会组织,以宗祠、会馆等各类物质空间为载体而存在,反映了密切而深厚的社会族群关系,是文化遗产生动而富有魅力的存在,也是其灵魂得以延续的本源。

“镇派建筑”文化遗产的上述五重价值属性存在的内在联系,现实的冲突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长,只有综合认识、正确定位才能全方位地实现其价值内涵。文化价值是建筑文化遗产的本质价值属性,也是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的本源。但由于景德镇老城区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本身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其文化价值一经破坏,便是不可修复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我国城乡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耗。因此,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将文化价值置于赋予首要的位置。

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经济价值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但实质上,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文化价值,因此,经济价值应当处于从属地位。挖掘镇派建筑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前提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二者间的关系。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并加强对遗产本体及其文化价值的保护,同时注重维持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总体而言,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利用必须建立在不破坏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维护保护与利用间的平衡关系,以文化价值为导向,坚持遗产为全社会服务的原则,有效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四、“镇派建筑”的未来发展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代表这一地区发展脉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历史街区在某一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拥有集中反映该地区特色的建筑群,在整体上具有非常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是这一地区历史的见证。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历史街区更新中所面临的文化传承与街区自身发展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景德镇拥有上千年的制瓷历史,因瓷而兴,因瓷而盛。“满城瓷器半城窑”便是对当时的古镇窑场遍布之胜景的真实记录,曾经瓷业与城市发展的辉煌也成就了景德镇独特的城市格局和价值。

为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实验区”、为服务“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与规划好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镇派建筑”城市风貌已成为一个极具重要性的研究课题。为了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再现千年古镇风貌,应该从整体上考虑老城的保护,尤其要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持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我们建议今后历史街区新建公共建筑,必须以“镇派建筑”的特征为主,具有窑砖材料的建筑风格,以保证新建筑能够延续与融合发展。

4.1 保护与复兴原则

4.1.1 原真性原则

《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中明确规定在实施相关保护措施时,要遵从“真实性原则、传承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强调在历史遗产保护中要保留其原来面目,修复时要以历史真实和可靠文献、数据为依据,反对一切形式的伪造;尽力保存每段历史时期的印记,并且在修复时使用的新材料要区别于原有的旧材料。

4.1.2 整体性原则

《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对于整体性也提出要求,对于破坏地段整体景观风貌的建筑,予以改造或拆除、历史街区整体的建筑高度、风格、色彩等都应保持一致,遵循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律,保持街区肌理的相对完整性,确保街区与城市整体性。空间设计中保持传统的“人文尺度”,通过控制街巷的道路红线、开敞空间的比例尺度、两侧建筑的高度来保证宜人的传统街道空间。

4.1.3 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即规划设计中尊重历史与现状,保留街巷自由式布置的传统格局及有价值的宅院和古老树木;新规划的宅院沿原有街巷格局布置,建筑形式与色彩在因袭传统的基础,稍有做创新。在对传统居住宅院及建筑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几种基本的居住单元模式。在更新规划中,针对不同质量的房屋和宅院类型,以相对应的居住单元模式进行更新、替代。

景德镇的历史街区发展至今是经过几百年不断演变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具有生命力的里弄,所以在对它进行保护与复兴时所采取的措施也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保护与复兴中应该注重规划的灵活性和持续性,不断的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规划方案,让历史街区重新焕发生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根据确定的街区内不同地块的建筑、环境质量与保护等级等具体情况分期、分阶段逐步进行更新。

4.2 保护与发展历史建筑五要素

针对建筑的历史价值及地域性特征,考虑以下几方面控制要素:建筑形态;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五方面要素。

4.2.1 建筑形态

沿街界面的建筑采用单坡或双坡屋顶的传统建筑形式,内部组织可按照镇派建筑中三水归堂或四水归堂的天井式院落,底层界面多用外包木门脸或木栅门,面向弄巷开门,沿街商业店铺和建筑正脸设置木推板。

4.2.2 建筑高度

建筑与弄巷的布局应当保留历史街区的传统特点,与原初的形式有机结合;建筑整体形成在与昌江垂直的纵深方向高低错落的布局。建筑控制在1-2 层,沿街弄两侧的新建和改造建筑的建筑控制高度为不超过8m,层高不超过2 层。保持历史街区的原处风貌,弄巷交叉的建筑可设计成平顶上人屋顶,开阔弄巷视野,形成较为丰富的视觉空间,提高街区整体品质。

4.2.3 建筑间距

建筑单体面宽的开间数为间,最大不超过间,长度不宜超过米,建筑间距满足视线、日照、通风和消防等要素。

4.2.4 建筑材料

充分利用景德镇传统的建筑材料,应与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外墙、正脸、山墙、檐口、屋面等部分相一致,充分体现历史街区的风貌,体现景德镇城市个性的特色。沿街商业建筑鼓励使用木质门窗并饰以传统雕饰,山墙使用白色墙身,局部墙体以窑砖饰面。

4.2.5 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应与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相协调,建议采用窑砖色彩,暗红的色调,具有朴实、淡雅、清新的感觉;建筑正脸的挑廊应采用木材,清漆刷饰,保持自然本色色调,建筑的山墙应采用窑砖,保持自然的红褐色调;建筑的局部可少量地采用对比色彩来突出建筑的门窗、匾额和楹联。

五、总结

总之,在做好“镇派建筑”未来与发展整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上提出的“三原则、五要素”。通过对“镇派建筑”特征的梳理研究,以及镇巴佬在生产生活中形象描述,我们总结了朗朗上口的七言顺口溜:

三水归堂半坡顶 四合矩院坯房屋

拐弯抹角窑砖弄 歪材正用窑格楼

前店后坊红店街 下铺上宅商贸行

都帮徽帮斗杂帮 佑陶神灵风火仙

猜你喜欢
制瓷会馆景德镇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一岩九饮会馆
进口原料及设备制瓷对启新瓷厂发展产生的影响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