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养殖高产户、高产棚率超历史!年利润超1000万的养虾大拿讲述传奇人生

2021-01-07 02:18
当代水产 2020年12期
关键词:如东如东县对虾

黄海之滨,长江之畔

一条神奇的对虾

从遥远的太平洋遨游而来

如东的水、如东的小棚、如东的人

让这条虾充满了丰收的神奇

“中国南美白对虾第一县”

如东再次声名远扬

——节选自 曹晖 如东县供销合作社总社《如东对虾之歌》

正如上面的诗歌所言:“如东的水、如东的小棚、如东的人,让这条虾充满了丰收的神奇”。江苏省如东县位于长三角北翼,濒江临海,养殖用水方面可谓得天独厚,一是采用地下盐水,而且离子平衡度都比较好,有效的隔绝了病毒;二是水位比较浅,而且全过程全天候的暴气式增氧,有利于生物絮团的形成,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地下水降温。

在如东,一张“简易”的小棚,贵如天价却一张难求,大概一亩三分地的面积,却养出了一千多甚至两千斤虾,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养虾神话,也写就了一本又一本的致富经。独创的小棚模式+高品质无病害一代苗+优质蛋白饲料+动保,让“如东对虾"的养成率稳步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升级壮大。

如东的养虾人,不仅技术过硬的,胆量过人,还具备了不断创新的精神。这并非夸大其词,是有实例作为依据的。我们先从今年如东整体的养虾情况来看,今年10月13日,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协会刘福生会长在第二届第五次理事会上做工作报告,总结分析了今年如东的养殖形势。他说:今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肠肝胞虫病毒流行和暴发、气候变化、不良养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通过全县养殖业者的共同努力,如东虾业仍然获得较好的养殖形势。全县锅炉早苗养殖虾有60%的养成率、大棚直放常温苗养殖虾有70%的养成率。虽然出现户与户之间养殖效果的不平衡性,但养殖高产户、高产棚的出现率超去年同期、超历史。下半年养殖情况,从养殖塘口现状调查看,秋二茬大棚养殖虾80%长势长相良好,外塘养殖虾表现差于去年,从目前收获的情况看,养殖表现好的接近60%。

说到如东的养虾人,当地有一位颇具盛名的养虾大拿就极具代表性,他就是如东县长沙镇卫海村的汪佩新。

被养殖“耽误”了前程的养虾大拿

汪佩新致力于水产养殖,已有20多年,梦想一直是搞水产养殖,坚持将水产养殖事业做大做强。

他1996年毕业于连云港水产学校,专攻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就从事行政机关单位,兼顾着水产养殖。当时的汪佩新在从政之路上,屡获嘉奖,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劳动模范”、“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政途可谓一片光明。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因为一直对养殖感兴趣,便舍弃了安稳的工作,全身心地去创业养殖。

一开始,他接触的品种是河蟹(中华绒螯蟹),那时候蟹苗是比较新兴的行业,当年的白仔苗被称为软黄金,他和合伙人一起搭棚搞大眼幼体(豆蟹),然后卖给湖北地区的人。但随着豆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豆蟹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不少苗池以及小棚荒废在那里。于是,当地人就开始搞试验,尝试发展小棚养殖对虾,不过当时的产量很低,每张棚只产200斤虾,而且市场价格也不高,只卖5~6元/斤,最高也才9元/斤,后来经过慢慢的摸索和各方面的改进,才发展成如今独特的如东小棚养殖模式。

汪佩新见证着如东小棚养殖模式的发展过程,他在这一模式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现如今,他的养殖事业已经颇有建树,他和几位合伙人合股,养殖了500张小棚,并请了10个工人照看管理。

今年,他通过小棚养殖对虾,第一造虾就收获500多万的纯利润,第二造虾还需等到元旦左右才全部出虾,预计会有600万元保底,全年总利润超千万,妥妥的大赢家。

然而,汪佩新能够取得今日的规模和成就,当初也是历经坎坷的,最大的阻碍首先是家人的不理解和极力反对。一方面是,不理解他为何不继续在“香饽饽”的编制单位工作,好好的行政领导不做,而去选择创业养殖,辛苦劳累不说,还要承受投资和养殖方面的风险。

汪佩新说,当时,家里人如果不反对,我今天就不止500张棚了,可能5000张都有了。不过,现在大家都理解和支持了。当问及他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时,汪佩新表示,如今,看到曾经的同学不少都当上了领导干部,他还是感到略有遗憾的,他觉得自己是被养殖“耽误”了前程。

2020 养虾产量刷历史新高,归因“水”“种”“饵”“苗”

汪佩新成功养虾的秘诀是什么呢?他对“成功养虾”有着怎样的定义和严格要求呢?这里给大家逐一解答。

汪佩新一开始建的是45~50m长的小棚,因为这几年小棚潮着缩短的趋势发展,流行30m长和 9.5m宽的小棚,他便改建这个尺寸的小棚。每张棚放3万尾虾苗,密度大概是1,000尾/m。

他一年养两造虾,第一造在春节2月10日左右开始标苗,标苗一个月,虾苗达到800~1,000头/斤的规格后,就将它们放入小棚里养,养到5月15日左右就可以卖虾了。也有另外一种投苗模式,直接放P10左右的苗到小棚里,然后到6月15日左右就卖虾,一直卖到6月底或7月初就结束。

卖虾后就清塘整塘,到8月10日,开始放第二茬苗。一般是坚持着养,过程中看虾的生长情况和价格行情再考虑卖不卖虾,正常情况下,越往后价格越高,到元旦左右差不多就要全部卖虾了。

汪佩新说,虽然今年的虾价不是很理想,但他们今年这一带养殖的对虾长势和产量,是这么多年来最好的一年。他归因于4点,“水”、“苗”、“种”和“饵”。

“水方面,如东有独天得厚的资源优势;种方面,我们看得是最重的,如东也成立了南美白对虾协会,如东虾业近几年的成功养殖与协会苗检、把控和提升苗种质量密不可分。饵料方面,我们现在用的是江苏粤海饲料有限公司的饲料(简称“粤海饲料”),粤海饲料各方面都很不错,比如适口性,各种规格都有,从虾宝贝,到微粒子,然后到0.3、0.5,对养虾成功起到了一定因素。今年水种饵苗的效果都特别好,因此就比之前养得都好。”汪佩新说道。

第一造虾获500多万纯利润,全年纯利润预超千万

汪佩新说,他第一造虾的养殖效果很好,一张三分多地的棚,最高产量能起一千五六百斤,合算起来,相当于亩产4千斤虾。从40头左右/斤起卖,卖价是19元/斤,后来卖30头/斤以内的规格,虾价是23元/斤。

他算了一下收益,因为棚是自己的,他除去每张棚8,000的成本租金,第一造虾,500张小棚,实际纯利润大概500多万。

第二造虾,截止到11月17日,还没大量卖虾,不过汪佩新估计,正常情况下,500张棚,下半年600万元是有的。

这个成绩,属实亮眼,叫人为之惊叹!但是,阳光前的风雨,汪佩新也经历不少。2018年,如东县执行一系列小棚整改拆除,他被通知拆掉20%的小棚,对此,他表示十分理解并且高效执行,“跟着党的政策一起走,叫我们拆就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也是国家的大政策。”

2019年,由于苗的质量不行,汪佩新有一半的苗,11d就开始出问题,虽然去年的虾价比今年高4~5元/斤,但去年总共才收到100多万元,如果算入租棚的成本,就是亏本的了。

对“成功养虾”的独特定义,分享养虾心得

“今年,我们卫海这边的养虾情况都蛮好的,我估计,如东整体养虾的成功率只有60%,但是,从我经销粤海饲料的情况来看,客户的成功率达到90%。因为我看人看得准,管理不行的,我不给他用,不能把好饵料浪费掉了。”汪佩新说。

汪佩新对“成功养虾”有着独特的定义,他的成功率是这样算的,第一造虾,养得越快越好,越大越好,出虾越早越好,如果4月1日就养出30头/斤,那便是成功了,要马上就卖掉。其他虾如果在5月1日没达到这个规格,到6月份能够不卖,因为那时候的虾价很低,只有16~17元/斤。一直到7月10日才大量出虾,那时候价格上来了,达到22元/斤,这也是成功了。

第二造虾的成功算法则有所不同,每张棚都能养到元旦,这才算是成功,提前卖掉的都不算成功,哪怕养到20头/斤,没坚持到最后也不算成功。

汪佩新给跟记者分享了他养虾的“独门秘籍”:

一是人方面,“我们其实就是跟工人一起过日子,我们会给工人基本工资加超出预定目标的提成奖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要多补一些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镁元素。

三是选苗方面,要凭自己的经验判断,看苗的整齐度、光泽度、嗜食的各种情况,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检测。

四、平时的养殖过程当中,要经常参与投饵,这有什么好处呢?第一,观察料台,通过料台反映的状况能够判断水体底部环境的好坏和虾的吃料、健康状况,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的调控水质、底质及维护虾的健康状态。第二,可以监督工人,让他们能够按照要求来工作。第三,可以激发工人的积极性,老板都这样关注这个事情了,他们自然就不敢放松了。

猜你喜欢
如东如东县对虾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The Mosquito and the Lion
如东对虾高产火出圈了!看如东养虾人如何凭实力出名
A Harvest s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