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1-01-07 02:08
河南建材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思政

田 琼 周 基

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425199)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1]。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由此可知,新时代强烈呼唤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要意义[2]。

1 工匠及工匠精神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其中记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荀子说:“人积褥耕而为农夫,积断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纵观我国工匠形成与发展历史,“工”即工人,“匠”指技艺,“工匠”通常指的是有一定工艺专长的匠人,且长期针对某一领域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进行不断传承、创新,为技艺精湛之人[3-5]。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及灿烂文化形成过程中,“工匠”及其演变而形成的“工匠精神”具有极其特殊的含义。 邓玉菲[3]分析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发生及历史演变,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是工匠精神之“德”的敬业精神,二是工匠精神之“艺”的专业能力,三是工匠精神之“魂”的职业道德建设。王月[4]分别从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提炼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他认为古代工匠精神有三方面内容,一是重视技艺,二是追求“精益求精”,三是讲求“道”,即尊师、重道与参悟天道;近代工匠精神体现了专注、求精、创新;现代工匠精神体现了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创新等精神内涵;当代工匠精神包含了爱岗敬业、弹精竭力、钻研、创新和引领行业发展五个要素。 闫莉[5]认为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重德等五个方面内容。

综合文献资料可知,“工匠精神”经历过各个时代的洗礼与淬炼,其内涵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德艺双磬为其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是要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也是对我国历朝历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传承与发展;技艺精湛为其根本,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人才是建设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基础,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智力支撑;追求卓越为其核心,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攻坚克难,在精益求精中追求卓越是时代的最强音,更是职业精神与奉献精神的高度统一[6]。

2 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工匠精神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精神,在新时代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首先,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体现,它是促进国家富强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每个公民敬业与诚信的集中写照。 其次,工匠精神是行业、企业得以延续的核心动力。 品质与质量意识是行业与企业前行的标准与目标,是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动机,支撑着中国的行业、企业走向世界。 再则,工匠精神是中华儿女成长发展道路上的灯塔,它指引着我们要具有德才兼备的道德品质、拥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形成创新发展的方法体系。总之,工匠精神承担着“国家战略实施的助推器、集体长远发展的核动力、个体成长成才的明灯塔”使命与任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3 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它的根脉需要在传承中延续和发展,它的时代价值需要在实践中体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工匠精神必须要植入教育行业里,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3.1 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是学校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目标就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 他强调“高校要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7]”。课程思政的重点就是挖掘梳理课程的德育元素,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工匠精神包含的德育元素体系庞大、内涵丰富,是最好的课程思政素材。 围绕“工匠精神”中蕴含的“富强、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工匠精神”中体现的“德才兼备、奉献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系列道德品质,将文化知识与德育元素进行融合后,悄无声息地融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

3.2 在社会实践中弘扬工匠精神

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重要环节。 在各类实践活动中,从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外部环境着手,到系列参与、体验式活动开展,要精心设计并巧妙实施,将工匠精神进行深度诠释与全面展示。 一是解读伟大工程与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展示“大国工匠”人物与事迹、挖掘能工巧匠的动人故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开展“我身边的工程师”主题演讲、“工匠精神” 知识竞赛等系列校内外活动,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深入理解与广泛传播;三是开展社会实践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到工厂、工地进行现场实训实习,使工匠精神内化到每个学生的认知与实际行动中。

3.3 在品质养成中践行工匠精神

文化知识学习、能力素质提升、品质习惯养成是评价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传播、渗透工匠精神,还是在文化及活动中熏陶、接受工匠精神,或是在社会实践中贯穿、强化工匠精神,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与品质,践行工匠精神。 德与才的融合发展、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追求卓越的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等系列工匠精神品质都是在实际行动之中得以形成与发扬。

4 结语

工匠精神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当今中国进入了科技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具有特殊的内涵与价值。 “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弘扬工匠精神、在品质养成中践行工匠精神”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是落实“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思政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光影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