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和2型辅助性T细胞平衡对卵巢癌的影响

2021-01-07 07:51张志强潘婷婷
化工时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介素亚群卵巢癌

张志强 李 岳 潘婷婷 王 琳

(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卵巢癌是一种侵袭性妇科癌症,由于诊断较晚以及一线治疗后出现耐药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总体预后一直很差[1]。它是继乳腺癌、肺癌和肠癌之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四大原因[2]。三分之二的晚期(FIGO分期)即三期和四期患者以及大多数患者将会复发,需要继续治疗,并最终死于化疗耐药疾病[3]。卵巢癌的病理生理学复杂,目前仍然知之甚少。肿瘤的生长和增殖需要新血管和营养物的存在,另一方面,需要免疫系统的一种耐受性[4-6]。癌症患者的免疫反应功能紊乱,具体涉及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包括细胞毒性过程和抗体分泌,这可能增加对癌细胞生长和侵袭的敏感性,从而导致癌症的发展[7,8]。

1 辅助性T淋巴细胞作用

辅助性T淋巴细胞通过控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和体液免疫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主要作用。所产生的免疫反应的类型是由前体Th细胞分化为Th1型(Th1)或Th2型(Th2)细胞决定的。每个细胞亚群都分泌一系列特定的细胞因子,进一步增强向该亚群的分化。卵巢癌维持的一个机制是T辅助细胞1(Th1)和T辅助细胞2(Th2)反应的不平衡,导致控制肿瘤微环境内环境稳态的过程受损,如炎症和血管生成[9]。Th1型或Th2型反应的产生取决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1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细胞活化及其细胞因子表达在免疫抗肿瘤和炎症反应的损害和解除中起着关键作用[11]。

2 卵巢癌的肿瘤微环境

卵巢癌发生的肿瘤环境被描述为富含广谱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环境。特别是,这些细胞因子中的几种,如白细胞介素-1b、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2,除了刺激癌细胞生长外,也是由肿瘤本身产生的[12]。这些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仅负责诱导生物效应,还负责创造一个特定的微环境,该环境也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并影响炎症的严重程度。众所周知,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13]。Th1细胞诱导的免疫应答抑制了恶性肿瘤增生,肿瘤患者体内如果Th2细胞处于优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从而促进肿瘤发生、进展[14]。

卵巢癌是一种免疫原性肿瘤,表现为免疫细胞的存在,特别是淋巴细胞Th和T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与患者的生存率呈正相关和强相关[15]。这些细胞直接或间接与癌细胞相互作用,引起多种生物效应,从破坏肿瘤细胞到促进其存活。细胞因子作为免疫细胞的分泌产物,参与恶性转化,包括促进转移、增加细胞粘附性、增强肿瘤血管生成和诱导免疫系统阻断细胞介导的识别和破坏肿瘤细胞的机制[16]。不同的细胞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b和白细胞介素-6或白细胞介素-12,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得到证实,在肿瘤细胞中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卵巢癌细胞中[17]。

3 肿瘤的免疫逃逸

Th1型免疫反应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以及募集CD8+细胞毒性T细胞(Tc)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来刺激细胞免疫。Th2免疫反应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有利于体液免疫反应。有学者发现,较多肿瘤中存在Th1细胞亚群向Th2细胞亚群偏移的现象[18]。另外,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抑制性细胞亚群,对肿瘤免疫应答起到抑制作用,能够介导肿瘤的免疫逃逸[19]。

4 结语

综上所述,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了解肿瘤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状况,监测外周血Th1/Th2比值有利于评估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进展。总之,所有这些已有数据表明,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并通过细胞、细胞因子和其他成分的微通道介导。免疫系统预防癌症发生的机制仍知之甚少,功能良好的免疫可对抗癌细胞增殖。肿瘤发生维持中涉及的一种机制是从Th1应答模式向Th2模式的转换。有结果提示Th1/Th2型细胞因子可能影响卵巢细胞的促炎活性。这一结果有助于理解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此外,Th1/Th2反应的失衡还可能是卵巢癌期间炎症调节的生物治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介素亚群卵巢癌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