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

2021-01-07 10:19江苏省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情境

■江苏省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马 莉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价值

(一)理论基础

生活化教学,是近些年随着课程改革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主要强调了对教学活动进行生活化构建,也就是利用生活案例辅助教学,利用生活素材构建课堂环境,等等。简单来说,就是将生活中的各项资源素材引入教学课堂中,与教学活动形成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案例、环境中对课本知识形成有效认识与深入理解。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生活教育理念。生活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原本是指生活是一个教育场所,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实施教育。而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了生活化教学的模式,也就是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营造生活化环境实施课堂。

(二)教学价值

从目前实际来看,小学美术教学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单薄、课堂氛围不佳、师生互动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美术教学的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也没能让美育融入其中,对学生的培育效果有限。而生活化教学,则可以对小学美术教学起到积极的教学价值。第一,能够增强教学趣味性,吸引小学生切实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行美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牢固掌握美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第二,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美育有效融入。生活素材和资源的引入,可以让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打破书本教材的限制,引入更多新颖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为美育的融入创造契机。第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构建,能够增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让教学活动从以往的单向模式转变对双向互动模式,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要点

生活化教学,能够给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带来切实的作用和积极价值。但是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构建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的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对于生活素材的选择不合理,与美术教学内容的契合度不高,进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异样感,很难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构建生活化课堂时所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长期处在同一种生活化模式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生活化教学有效发挥作用,就要抓住其中的一些要点:第一,素材选择要合理。使用生活资源来构建美术教学,在素材的选择上,要以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为导向,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生活资源。第二,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构建上要体现出多样性。也就是对于生活素材的使用要多样化,构建起多种不同形式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保持变化,让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长时间保持。第三,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生活化模式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其中。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生活案例辅助美术教学

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构建中,教师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运用,将其引入课堂当中作为教学素材,从生活案例中对一些美术知识展开分析和阐述,让学生对其形成认识。比如,在教授《动漫形象绘画》相关知识时,这一节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漫画形象的绘画技巧。而从生活角度来说,小学生对漫画、动画都有非常强烈的兴趣,爱看动画片是小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如功夫熊猫、三毛、孙悟空、猪八戒等中国动画形象,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画形象展开分析。还可以引入蜘蛛侠、龙猫等外国动画形象,和中国动画形象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对动漫形象绘画形成深刻认识。再如,教学《纸版画》相关知识时,教师也可以从生活中引入具体的纸版画名家作品,让学生直接观察这些纸版画作品,了解其特点,以及其中包含的美术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指导美术教学

除了直接对生活中的一些美术案例进行运用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形,对教学活动形成指导,引导学生沉浸到具体情境中,领悟和体验其中包含的美术知识。比如,在教授“走进春天”这一节内容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小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比较少,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那么学生很可能陷入困难局面,一时之间不知道绘画什么内容,也很难抓住主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便可以构建起一个春游的情境:春天到了,班级组织了春游,家长也带我们进行了春游,在春游过程中,我们去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景物?对什么景物印象最为深刻?如何通过绘画对这些景物形成表现?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引导式情境,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考,使其结合自身经历构建起一个春游的情境,并且融入其中,对具体的景物形成感知。如此一来,在情境中学生就能对其中的美术内涵形成理解,然后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基于生活方法创新美术教学

不论是生活案例或是生活情境,都属于对生活美术资源素材的直接利用,因为这些素材资源和美术内容存在直接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教学方法这个角度切入,对一些生活化的方法进行利用,引入课堂中,对美术教学实现创新。第一,借助信息设备开展美术教学。从现实生活来讲,信息化设备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利用,如平板电脑。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便可以运用信息设备取代传统的板书,让学生在信息设备上灵活地进行美术创作。第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如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无屏投影设备,展示不同的画作,让学生对画作的用色、构图、线条、风格等进行对比。

(四)引入民间美术资源优化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民间美术资源值得关注,这是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构建的重要资源,不可或缺。具体来说,剪纸、版画、刺绣、印染、风筝、泥塑、木偶等,都属于民间美术的典型代表。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对这些民间美术资源予以整合,分门别类地构建起美术教学资源,将其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比如,可以立足风筝,创设“放风筝”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先对学生讲解风筝的历史、包含的美术知识以及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进行风筝制作。最后,可以带领学生到课堂外,进行放风筝的实践,看哪个小组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

四、结语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在新时期需要实现生活化构建,美术教师要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把握到相关要点,然后对生活案例、生活情境、民间美术等进行综合利用,以全面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美术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