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方法

2021-01-07 10:19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穆晓琴
天津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语文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 穆晓琴

主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题所进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围绕合适的主题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与展开,让学生能够将语言和主题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而且课堂教学又是以文章阅读为载体,因此,教师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将主题式教学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基于此,笔者将主要研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认真备课发现主题,根据主题设计教学方案

主题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要确定主题。语文教学是以阅读教学为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授的,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的学习掌握分析方法,积累素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选择“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即使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时间也较短,根本没有什么大的作用。而且语文阅读主题蕴含在文章中,需要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才能够有所收获,但是初中生的年龄小、认知水平以及各项学习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依靠学生自己很难找到主题。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和风向标,教师应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带领学生找到新的学习方向。一名好教师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要想让主题式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学生及时抓住学习主题,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地进行备课,深入分析阅读内容的主题。备课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若教师备课内容不全面、不细致,存在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这会对教师的权威性造成严重的打击,同时也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经历这三个步骤,一是要仔细阅读文章,从中将体现主题的句子都用带颜色的笔将内容进行划线,以示重视;二是将这些内容提炼成主题;三是根据主题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其中也包括设计教学任务以及教学任务完成的理想目标和要求。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主要表达出作者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即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解决困难、化解困难。那么针对这一章的主题,教师就可以将之确立为“直面困难”,然后根据这个主题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任务,比如让学生阅读内容,概括文章讲述的主要故事等,以此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让主题教学法更好地开展。

二、根据主题拓展内容,丰富语文主题思想内容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和主题。同时,教材也只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但不应该是教学的全部,而且像古文、古诗以及应用文这类的文章,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学生很难抓住文章的主题,也很难理解文章背后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主题去拓展课外内容,比如为学生介绍作者本人、创作文章的背景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抓住文章的主题以及重点,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升华,丰富语文主题思想内容,以此引起学生共鸣,提高课堂效率。

三、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抓住语文主题

开展主题式教学,是一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精炼化,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实践以及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去提炼教学主体,并且将教学内涵吃透,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但是,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有些难度较大,而仅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够真正掌握全部的内涵。学生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局限的,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出现新的教学问题,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根本不用学生思考;又或者教师会浪费相当长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直到学生能够概括出主题。前者会让主题式教学变得没有意义,对学生的成长作用不明显,后者过于浪费时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有可能下课了学生都没有办法想出来,而且这种方式也会极大地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开展主题式教学时,要想提出一些较有难度的教学任务来锻炼学生或者文章本身有难度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抓住语文主题。

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本章需要学生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根据翻译的内容了解我国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因此,教师可以以“爱国”为主题去设计教学任务,文言文翻译的难度较大,以往都是由教师翻译大部分,学生翻译小部分。而开展主题式教学法应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开展语文教学课堂。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为学生布置翻译任务。由于这篇文章较长,因此可以采取分段翻译的方式,教师先布置翻译任务,在每组学生都翻译完成后,教师可以让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到台前将自己的翻译内容进行朗读,此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指出每组学生出现的翻译错误,让学生进行改正。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小组通过讨论概括每一个小段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从中大家了解到了哪些内容?本段中能够体现花木兰性格中的哪些特点?本节主要讲述了什么样的主题等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主题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还能够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四、细化精讲主题内容,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每一篇阅读内容都有其创作的主题,这个主题大都围绕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但同时这些也是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弱,也难以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有很多主题表达得比较含蓄,学生若不能够仔细阅读,将很难发现此类内容,这也就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仍然无法有效提升。开展主题式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树立主题意识,教会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句子,并且能够根据这些句子抓住主题,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细化精讲主题的内容,在讲到主题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将授课速度降下来,然后让学生认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将重点句子多读几遍,将主要思想进行拆分提问,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以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出主题。

以《伤仲永》的教学为例,本文的最后一段为主要段落,中心思想也在这一段落里。教师在讲授这一自然段时要格外仔细,让学生自主翻译这一自然段的内容之后,联系前文对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进行阐述,让学生明白即使天资聪颖,若后天不能够接受好的教育,也不过是徒劳无功,最终在只会“泯然众人矣”,借此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五、结尾进行评价反馈,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

课堂教学结尾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此时学生在经历一节课后内心已经如杂草,教师此时若再讲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可言,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把握好这关键的最后几分钟,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结尾时,围绕着主题对学生的课堂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一来初中生本身对教师的评价就很在意,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教师所重视,这也能够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重视;二来通过这种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这一节课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使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更好。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上升,又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了达到主题式教学的理想目标,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认真备课,精准地抓住主题,根据主题去主动拓展内容,以达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目的。其次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细化主题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将知识内化的效果。最后就是结尾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带领学生回忆主题,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主要内容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