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1-01-07 10:19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监护人书香课外阅读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闫 康

当前,我县农村学校学生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受生活所困,乡村大多中青年人都到外地去打工,出现了许多“老人、儿童村”,致使学校大部分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父母的离家外出,在儿童教育方面直接体现为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部分留守儿童不受祖父母的管教,有贪玩不做作业和沉迷于游戏、手机的情况。有些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低,甚至不识字,思想观念落后,认为孩子做完作业就行,课外阅读无用。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这一滞后的思想,导致留守儿童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认识不足,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意识不强,不会读书,加上没有好的书源等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立刻行动起来培养留守儿童良性的阅读习惯已刻不容缓,这将是每个农村教师的职责。下面是我校在加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家校共建,转变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做好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使其转变观念。在每个学期初,班主任、语文教师要通过家长座谈会,积极地同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沟通,统一对留守儿童阅读教育的理念与观点。并通过对近年来中高考语文考试实际情况的分析,使家长认识到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给家长讲述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子的学习经历和故事,让家长或监护人认识到父母在孩子阅读成长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到陪伴阅读和为孩子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重要性。在家长座谈会上,班主任鼓励家长带孩子走进学校图书室,选借自己喜欢的图书。同时,语文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和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这样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县城图书馆去阅读或购买。

其次,对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培训。学校每学期集中召开一次“书香伴我成长”家长会,会上由学校领导对全体家长的阅读进行指导讲座,从读书的重要性、家长陪伴阅读的重要性、学校系列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等层面指导和引领全体家长行动起来,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各班班主任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紧紧围绕创建“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这个主题,通过案例解析和专题培训,教给家长或监护人陪伴孩子阅读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定期开展培训。有些留守儿童监护人不识字,但可以指导他们管好家里的电视、手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还可以让他们通过电话把孩子每天的读书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这也是促进孩子阅读的良好方法。

最后,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每年冬天,家长回到孩子身边之际,学校举办一次亲子阅读活动,并将阅读和趣味游戏相结合,这样既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又有体会到和父母共同阅读、共同交流的快乐。平时,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可将每天陪伴孩子阅读的照片或视频传至家长交流群,以便影响到更多的家长。后来发现,即使部分留守儿童家长打工中途回家虽有短短几天,也能在家长群里看到他们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温馨画面。当然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爷爷奶奶陪着孩子读书的情景,他们虽不识字,但能看到他们听着孩子认真读书时的那份快乐和希望。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给留守儿童科学的读书方法

1.让图书“走出”图书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并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布置一些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从小处着手,使学生能移步换景,让学生沉浸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中,迫使他们想读书。

2.让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家庭充满书香。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读书园地”,让班上的墙壁、黑板、书橱都充溢着浓郁的书香。鼓励每一个学生在家建好自己的“个人书橱”,整理好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周末或闲暇时可以在家中与父母或祖父母共赏,也可以与小伙伴共读,实现资源共享。

3.形成人人诵读经典的良好氛围。继续落实好每日不少于15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由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携手,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诵读计划,并强化指导,将每周诵读成果和升旗仪式的集中展示相结合,形成校园人人诵读经典美文的良好读书氛围。

4. 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和每天练笔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及时将书中精彩的词句段整理下来,并结合书中的写作方法将自己的读书感受以及一天发生的令自己难忘的人和事或一天中的收获写下来。指导学生每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多问问自己读懂了什么,书中写了什么内容,对自己最大的启发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去读书。时间长了,即便父母或监护人不在身边,孩子也能静下心在家中投入阅读,爱上阅读,从而形成留守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塑造留守儿童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让留守儿童的语文思维和阅读习作同步发展。

5.发挥教师示范阅读的作用。因为班上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有的孩子不会读书,感受不到读书的乐趣,因此,语文教师每周利用30 分钟和学生共同选读一篇文章,教师示范读,并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对所读内容的感悟,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和收获。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示范阅读来引领学生感悟书本中的文化和知识魅力,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读。

三、在丰富的读书交流活动中促进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质量的提高

1.学校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提升。我校学生80%以上为留守儿童,因此学校把培养留守儿童阅读习惯的重心放在学校指导上,从时间、师资、图书资源、各类读书展示交流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保证学生有效阅读。

2.保证一周一节的阅读课,加强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在每周五最后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如自主阅读、好书推荐活动、阅读成果汇报展示、阅读欣赏等。

3.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读书角”和“学生读书园地”评选活动,开展一次“最美读书笔记”展评奖励活动,鼓励学生办好高质量的读书手抄报,撰写高质量的读书心得,编制好个人精美的读书笔记。每月还对班内的“读书小明星”进行表彰。

4.学校每两月组织各班举办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和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并将成果以美篇的形式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读书成果。

5.有计划地开展“我是小小演说家”展示活动、“好书伴我成长”学生演说大赛、“讲名人故事”讲故事活动、“争做阅读小达人”主题演讲比赛、每周经典诵读展示、“书香班级”评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以激昂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倡导大家一起来学习、来读书,注重自身发展,培养良好兴趣,全面提高素质。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口齿清晰,表达流畅,情感真实,意味深长,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读书的收益得到了家长们的充分肯定。

6.科学安排学生寒暑假读书活动。每学期放假前,学校召开师生假期读书动员大会,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假期读书计划,每个学生每个假期读三本以上的书,并在班级交流群内定期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开校初,各班召开假期读书成果交流会和读书笔记展评会,对学生的假期读书情况予以评价,计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

总之,在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学校,教师要竭尽所能地多举办一些内容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通过有效方式转变家长或其监护人的观念,家校共同携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本陪伴、帮助、引领孩子们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扇窗,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监护人书香课外阅读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