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生品种花生秧产量及营养价值的比较

2021-01-07 14:30唐梦琪侯沛君解金辉廉红霞高腾云史莹华
家畜生态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花育鲜草荚果

唐梦琪,侯沛君,丁 丽,解金辉,廉红霞,付 彤,高腾云,史莹华

(河南农业大学 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花生(ArachishypogaeaL.) 是中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稳步增长,预计到 2020 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 4.80×106hm2[1]。花生秧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各种矿物质及维生素,质地松软、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且价格低廉,是一种优质粗饲料资源[2]。近年来,花生秧被大量应用于动物生产,花生秧营养价值的研究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刘太宇等[3]和罗志忠等[4]发现:提前10 d收获,刈割高度保持在3~7 cm, 既不影响花生经济产量,可大幅度提高饲草产量。但是目前关于花生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刈割时间和高度上,关于不同品种对花生秧营养价值和产量的比较研究较少,张峰等[5]对7种不同品种花生秧营养成分研究发现:不同品种花生秧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但其没有对花生秧产量等因素进行探讨,缺乏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故本试验通过对河南省收集的13个花生秧品种进行综合比较,比较其荚果产量和秧秸产量、营养价值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本试验于河南农业大学中牟县郑庵镇试验基地进行。前茬为大蒜,土壤为沙壤土。供试花生品种为河南省收集的13个花生品种,分别为“花育25”、“漯花8号”、“四粒红”、“花育23”、“豫花9414”、“宛花1号”、“罗汉果”、“中花5号”、“徐花13”、“黑花1号”、“丰花1号”、“小白沙”、“潍花8号”。供试花生品种于2018年6月11日播种完毕,2018年9月27日进行收获。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3设计,单个小区面积为2.8 m×10 m,采用随机分组设计,每个品种重复3次。按照1垄双行播种,垄距68 cm,株距20 cm,一穴双株,每个品种种植3垄,种间间隔1垄。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 花生秧产量测定 鲜草产量:在收获期,每小区随机取样1 m2刈割,刈割时留茬5 cm左右,刈割后称量计算每公顷鲜草产量。风干草产量:每个小区取鲜草500 g,在鼓风烘箱中65 ℃烘至恒重,计算每公顷风干草产量。

1.3.2 农艺性状测定 花生荚果产量:将每个小区随机取样1 m2,刈割后将花生荚果摘取,晒干筛除沙土杂质后称重,计算每公顷荚果产量。株高测定:每个小区随机选择10株花生秧用卷尺测定其株高。

1.3.3 营养成分测定及饲喂价值评估 花生秧的粗蛋白(CP)含量粗蛋白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6];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采用滤袋法测定,用ANKOM 200i半自动纤维分析仪进行测定;粗脂肪(EE)的测定用索氏抽提法,按照GB/T 6433-2006测定;总能(NE)使用ZDHW-8000全自动量热仪采用氧弹测热法测定;粗灰分(Ash)含量参照GB /T 6438-2007测定;钙(Ca)含量用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滴定法,按照GB/T 6436-2002测定;磷(P)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按照GB/T6437-200。所有指标含量为干物质基础(DM)。相对饲喂价值(RFV)=(8269.8-72.5×ADF)/NDF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经 Excel 2010进行初步整理计算,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花生秧产量比较

13个花生品种的鲜草及干草产量分析结果见表1。

在鲜草产量中,花育25最高,达到33 356.67 kg/hm2,其次为豫花9414和中花5号,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干草产量中,豫花9414产量最高,达到8 505.03 kg/hm2,但其与花育25、漯花8号等八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低均为宛花1号。

表1 不同品种花生秧产量测定Table 1 Yield 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eanut

2.2 不同品种花生荚果产量及株高比较

从表2可见,不同花生品种花生荚果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中花5号花生荚果产量最高,为5241.37 kg/hm2,花育23、宛花1号、四粒红花生荚果产量较低于其他品种,分别为2788.80 kg/hm2、2865.60 kg/hm2、3035.13 kg/hm2。不同花生品种株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花5号株高最高,其次为丰花1号、徐花13,三者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宛花1号株高最低,仅为25.80 cm。

2.3 不同花生秧产量及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由表3相关性分析可知,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为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鲜草产量与荚果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株高与荚果重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与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无显著相关性。

2.4 不同品种花生秧营养成分比较

13个河南常见花生品种花生秧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秧部分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不同品种花生秧之间粗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宛花1号、花育23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14.55%、14.64%,且显著高于花育25、罗汉果、漯花8号、四粒红、徐花13、中花5号、丰花1号,其中丰花1号在本次测定的13个品种花生秧中蛋白含量最低,为11.17%;不同品种花生秧粗灰分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花1号粗灰分含量最低为11.06%,罗汉果粗灰分含量最高为14.14%;关于纤维组分,不同品种花生秧NDF和ADF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四粒红NDF含量最高为46.02%,潍花8号NDF含量最低为39.86%;潍花8号、中花5号ADF含量最低分别为30.27%、30.13%,黑花1号ADF含量最高为37.85%;不同品种花生秧脂肪差异显著(P<0.05),徐花13脂肪含量最低为1.87%,花育23、宛花1号、四粒红脂肪含量较高,且显著高于丰花1号、豫花9414、中花5号(P<0.05);不同品种花生秧能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花生秧钙存在显著差异(P<0.05),磷无显著差异(0.05

表2 不同花生品种花生荚果重及株高测定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plant height and pod yield of different peanut varieties

表3 花生秧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eanut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表4 不同品种花生秧常规营养成分 (干物质基础)Table 4 Conventional nutrient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eanut meal (dry matter basis)

3 讨 论

3.1 不同品种花生秧产量的比较

花生秧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相关,所以花生秧鲜草及干草产草量均可作为衡量花生秧产量的主要指标。本试验也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秧鲜草及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花育25鲜草产量最高,而豫花9414干草产量最高,可为农户选择粮饲兼用花生品种提供重要参考。

3.2 不同品种花生秧性状与产量相关性

花生当前主要作为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7],需首要考虑花生产量,花生产量是品种固有的生产能力,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8]。本研究在相同环境下对13个花生品种的花生荚果产量进行比较分析,中花5号产量最高,潍花8号、丰花1号、花育25产量较高,并且其中花育25和中花5号鲜草和干草产量均处于中上等水平。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鲜草产量呈显著相关,这与Özyigit等[9]研究结果相同。因此,在追求花生产量的同时可兼顾花生秧产量。花生荚果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相关。刘学良等[10]也表明株高与花生产量具有一定相关性。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分枝数与花生及花生秧产量也有一定相关性[11-12]。根据研究结果使我们在选择品种时能够有所侧重,从而提高花生产量及花生秧产量。

3.3 不同品种花生秧营养成分及饲喂价值的比较

牧草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的多少。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越高且粗纤维含量越低,牧草的营养价值就越高。反之,牧草营养价值就越低[13]。RFV是由美国饲草和草原理事会下属的干草市场特别工作组提出,是目前美国唯一广泛使用的粗饲料质量评定指数。相对饲喂价值用于预测牧草的摄入量和能量,是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综合反映,其值越高表明饲料的营养价值越高,一般相对饲用价值指标大于100,表示该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整体上良好[14-15]。在本试验中花育23粗蛋白含量最高14.64%,丰花1号含量最低11.17%;潍花8号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为152.42,且13个品种花生秧相对饲喂价值均大于100,说明花生秧营养价值较好。李洋等[16]结果表明花生秧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非常规粗饲料,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类似。在本试验的13个花生秧品种中,考虑综合因素,潍花8号蛋白含量较高,NDF、ADF较低,脂肪含量最高,且花生荚果和鲜干草产量较高,花育25和中花5号品种虽蛋白含量中等,但花生荚果产量和鲜干草产量较高,故推荐种植。不同花生秧营养成分不仅受品种的影响,也受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等的影响,刘太宇等[3]、罗志忠等[4]皆提出提前刈割10 d,留茬高度在3 cm可提高花生秧营养价值。

4 结 论

随着花生秧综合利用价值的提高,人们在考虑花生籽实产量的同时,也需要兼顾花生秧的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河南采集的13个花生品种中,花育25和中花5号花生荚果和花生秧都具有较高产量,虽然其营养成分稍低,但可通过其他手段提高其营养成分,潍花8号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且花生荚果产量、鲜干草产量、蛋白含量均为中上等,脂肪含量最高,所以在本地区条件下推荐种植花育25、中花5号和潍花8号。宛花1号、花育23等品种虽然营养价值较高,但其花生荚果产量、鲜草和干草产量偏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推荐种植。

猜你喜欢
花育鲜草荚果
花育91系列花生新品种引种试验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高油酸花生花育963和普通油酸花生花育22号油炸花生仁货架期预测
花生品种(系)对叶蝉和斜纹夜蛾的田间抗性鉴定与广义遗传力分析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