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策略分析

2021-01-07 00:53张海宇
考试周刊 2021年95期
关键词:精准教学策略分析初中语文

摘 要:伴随着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变革,初中语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语文作为中国素质教育阶段不可缺失的学科之一,对初中学习者未来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受中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依旧存在些许缺陷,对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存在一定阻碍。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模式展开新的尝试——精准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文章将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孙权劝学》一文为例,对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精准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探究精准教学方式,以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精准教学;策略分析

一、 引言

精准教学是一种面向技能和知识教学的高效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传统教学模式下,精准教学并非教育模式,而只是教育办法,致使精准教学无法普遍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伴随着教育领域的变革,精准教学作为教学模式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精准教学模式融合精准教学目标、过程和评价,凭借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规划精准的教学过程,进行精准的教学评价以反馈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并以学习者现状为参考,把控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二、 精准教学与初中语文

(一)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以学习的流畅度来确定学习者掌握技能、知识的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速度和准确度是判断学习者学习流畅度的两个指标。学习者掌握技能、知识的速度愈快,准确度愈高,证明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愈好、教学质量愈高。教师将精准教学模式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应依据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和课程标准,明晰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和客观规律,凝聚教育价值,深度把控教育目标,提高课堂活动的实践性;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以小组学习为形式,尊重学习者的爱好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挖掘学习者的潜力;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诉求,以此为参考设置教学过程;评估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语文成绩,判断其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以分层的形式为学习者设置作业,以求提高学习者语文成绩、语文素养。

(二)精准教学之于初中语文的价值

第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精准教学模式,与语文学科素养相结合,帮助学习者提高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养和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语文的教学对学习者成长有着無可取代的价值,而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普及,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学习者语文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者个人修养和语文学科素养,为学习者未来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第二,将精准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语文学科中富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教育方式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精准教学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时代的缺陷,与时俱进,优化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故而,精准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变创新,为学习者未来成长奠定基础,为初中学校语文教育的成长提供理念支持和动力。

三、 精准教学之于初中语文的应用措施

(一)精准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存在的目的、主体等都是学习者,教师思考规划教学活动、教学行为都应以学习者为出发点。因此,多维度了解学习者学习情况是制定精准教学目标的前提。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应参考学习者的现有知识储备、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保障学习者充分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精准度在于可评价、可测量、可操作性和足够具体,从而指导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初中课文《孙权劝学》的主人公来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孙权是一代名主、吕蒙也是一代名将,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亦需要不断学习,对初中学习者而言,具有榜样和引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因此,以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和单元教学要求为参考,基于精准教学理念,参考学习者学习情况,《孙权劝学》一文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以准确的读音和感情朗读文章,找准节奏;

第二,在小组学习中,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要求学习者口述文章内容,准确掌握文中“掌事”等重要字词的含义,准确翻译以下句子:“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蒙辞以军中多务”。从中分析归纳翻译文言文的办法,比如,补充省略部分,保留专有名词和调整词语位置等;

第三,引导学习者角色扮演,模拟角色对话,通过实践领悟角色说话的心理、情态和口吻;

第四,分析文章内容,发现角色魅力,总结角色的高尚品质,从中获取人生经验;

第五,通过参考范例,引导学习者从多个角度探讨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启示。

(二)精准的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目标离不开教学过程,课堂活动的制定和开展都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中心。精准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师明晰学习者在课堂活动中应完成的目标,明了课堂教学对策和内容。教师可将课堂活动分为几个环节,完成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后,通过提问和观察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同时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调整教学对策和教学进度。参考教学目标,可设计以下教学步骤。

第一,采取齐声诵读、小组朗读、个人诵读的形式多次朗读文章,在这一过程教师纠正学习者错误读音,指导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

第二,结合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探究形式,要求学习者使用《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翻译全文,无法确定字义或读音的字词在小组学习中共同解决,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探究结果进行检查,指导学习者总结归纳翻译文言文的办法,引导采用“接龙”的形式口述文章内容和大意;

第三,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情境表演,要求扮演者向“观众”阐释人物对话中的心理、情态和语气;

第四,简要介绍吕蒙、孙权和鲁肃的人生经历,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引导学习者结合文章内容和人物经历分析吕蒙、孙权和鲁肃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第五,文中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告诉同学们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别人,那么,同学们分别从吕蒙、孙权和鲁肃的角度出发,分享從中获得的启示。

课堂实例:

角色扮演环节:

教师:请“孙权”同学分享一下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的情态、语气和心理?

“孙权”:在这句话中,我连续使用两个“不”,用双重否定来强调学习的必要性,是极为坚定、不容拒绝的,甚至有点恨铁不成钢,因为像老师和父母要求我们学习一样,要求吕蒙学习是对他存在更高的期待。神情是很郑重严肃的。

教师:这位同学表现得特别好,对孙权的情态、语气和心理把握到位。那有哪位“观众”有不同的看法吗?

学生:老师,我认为孙权觉得担当重任的吕蒙拒绝学习,是有些骄傲自满的,所以孙权作为领导是非常失望和生气的。

教师:那你觉得若吕蒙继续推脱学习,孙权会怎么做呢?会罢官或处死吕蒙吗?

学生:老师,我觉得如果耐心劝解之后,吕蒙依旧推脱,孙权会对吕蒙非常失望,但不会处死或罢官的。那为什么吕蒙已经拒绝学习了,孙权作为主公,还会继续劝解呢?

教师:是的,在吕蒙没有犯大错之前,孙权是不会因为他不学习而罢官或处死他的。我们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这一问题,三国处于乱世,魏蜀吴三分天下,刘备三顾茅庐,文有诸葛亮,武有张飞关羽等,曹操求才若渴,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身边名士众多,而孙权作为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的霸主,自然也求贤若渴,渴望拥有文武双全的臣子,为国家壮大做贡献。所以他不会杀吕蒙。那么,你现在觉得孙权对吕蒙是什么看法呢?

学生:孙权要求吕蒙学习为国家发展考虑,以求增添一个能力出众的将领,也是对吕蒙寄予厚望,所以在“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的口吻是严厉的,也包含希望。

(三)精准的教学评价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普遍忽视对学习者课堂表现的评价,因此,无法准确掌握教学目标的实现状况。这也是阻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因素之一。而精准教学模式下展开精准的教学评价,能够精准、高效地确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习者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应参考教学目标,制定课堂教学中学习行为的评价标准,从而充分掌握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效。

比如,在《孙权劝学》的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角色扮演环节之后,以教学评价标准为参考,通过问答了解学习者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习者,从而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如角色扮演环节,学习者无法正确把握孙权的心态,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文章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习者领悟孙权求贤若渴的心理,通过问答引导学习者领悟这一心态。而受课堂活动的限制,无法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习者讨论文章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阅读感悟、启示等,教师可将之预留为课后习题,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四、 结语

一言以蔽之,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精准教学模式的应用已形成一种以精准教学过程为核心内容、以精准教学目标为指导、以精准教学评价为保证,融合过程、内容、评价为一体的高效成熟的教学模式。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高效成果取得教育领域的认可,并以此为倾向推动学习者自主学习,教师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为学习者设计精准的学习方案,精准教学不仅可以应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且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背景下,精准教育具有极大的拓展价值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艳玲.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孙权劝学》为例[J].读与写:教师,2019(6):1.

[2]舒元斌.精准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讨:以《孙权劝学》为例[J].中华辞赋,2019(3):31.

[3]张家浩.反思精准教学:以《孙权劝学》为例[J].东西南北:教育,2019(11):214.

[4]朱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准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12).

[5]王勇.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精准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20(6):19.

[6]程国妮.从《孙权劝学》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谈谈趣味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辞赋,2019(2):72-73.

作者简介:

张海宇,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精准教学策略分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基于VBA控件技术与精准教学理念的授课课件设计实践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