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舞狮在高等职业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2021-01-08 11:27孙倩王俊瑞王清山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舞狮舞龙体育项目

孙倩 王俊瑞 王清山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一直都被当作是华夏文明的图腾,而我国本土本来是没有狮子的,首次接触到狮子还是两汉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狮子走进了我们的视线,给舞龙舞狮活动的盛行奠定了基础。早期人们举办舞龙舞狮活动主要是为了向天祈福,渴望来年风调雨顺,同时又因龙象征着祥瑞和权利,狮子象征着智慧与力量,舞龙舞狮活动开始被引入宫廷,受到了古代皇室的追捧。白居易在《西凉伎》中有关于对舞狮的描写“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为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可以看出唐代舞狮的场景。

一、舞龙舞狮运动概述

(一)舞龙运动

舞龙还可以称为“耍龙灯”“龙灯舞”,在我国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虽然我们没有见到过真正的龙,但是仍然可以在古代神话中欣赏龙的神姿。舞龙运动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体现出了人们对龙的崇拜。早在商代时期,人们就有“以龙祈雨”的习惯,到了周朝舞龙成了一种正式的祭祀仪式。在舞龙运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由祭祀活动朝民俗活动的过渡,唐代则是舞龙活动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宫廷、民间、军事等领域都可以看见“龙”的身影,舞龙运动也逐渐成为各类运动的主角。我国的舞龙运动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各大活动场所,将其正式划分到传统体育项目中,具有较强的民族内涵。

(二)舞狮运动

舞狮运动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有了南、北派系的划分。北狮形态彪悍、神情勇猛,以双狮或多狮开展活动,著名的佛山舞狮算得上北狮的一大代表。而南狮在福建、广东等地较为流行,活动以单狮为主,形态多变、灵巧活泼,有时还会和“大头佛”进行互动表演,舞狮运动中的桩阵与櫈阵的运用与兵阵思想有密切的联系。在南狮派系中,“采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活动期间要求狮子将悬挂在高处的“青菜”取下,率先采青的狮子则获得最终的胜利,具有较强的竞技性特征。相比于舞龙运动,舞狮运动的登台率更高,因为舞狮运动对人数、道具的要求更低。

二、福建省高职院校舞龙舞狮运动现状分析

我国于1999年首次将舞龙舞狮运动纳入体育课堂当中,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有数百所学校先后引进了此项运动。在众多传统体育项目中,舞龙舞狮运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目前已经吸引了数十万学生的关注。2019年5月19日,福建省福州市成立了龙狮运动协会,与此同时福建省体育局、省民政厅、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部门先后表示了对福建省龙狮运动协会的支持,可见福建省及其教育领域对舞龙舞狮运动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福建省龙狮运动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福建省打破了舞龙舞狮运动中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并正式将舞龙舞狮运动纳入了赛事运动、体育项目、竞技运动领域。

在过去十数年时间里,福建省舞龙舞狮运动项目的发展速度发展迅速,于2017年将舞龙舞狮运动纳入了正式的比赛项目当中,同时福建省全体舞龙舞狮爱好者也做好了随时参赛的准备。福建省舞龙舞狮运动首次走进学校的标志,还得从2013年谈起,在莆田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上,莆田学院代表参赛将福建省舞龙舞狮运动正式推上了经济化、运动化、教育化的道路。

三、舞龙舞狮在高等职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历史文化价值

舞狮运动和舞龙运动都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文化的浓缩和体现。龙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文化,而狮子是古代人民驱逐邪恶的工具,也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舞龙舞狮运动是一项特殊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有效开展这一项目,不但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是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二)教育价值

现代化背景下,舞龙舞狮运动不仅是一种运动,还包括了很多技能与动作要领,舞龙舞狮运动的开展可以将学生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精神很好地体现出来。舞龙舞狮运动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多样化的精神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精神文化均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学校需要充分对这些精神文化进行挖掘,并以学生为载体全面继承这些精神文化的优点。

(三)竞技价值

舞龙舞狮运动有两种形式的特征,文化是舞龙舞狮运动的精神特征,而表现形式是舞龙舞狮运动的竞技性特征。学生参与到舞龙舞狮运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投入充足的体力,还需要保证自己的耐力和速度,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要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舞龙舞狮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会消耗学生大量体力,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符合“全民健身”的基本要求。高等职业教学中开展舞龙舞狮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能够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全面参与的过程中达到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效果。

(四)观赏和娱乐价值

舞龙舞狮运动发展至今已经比较完善,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运动项目形式丰富,动作精妙简洁,期间会参照多样式的变化,能够通过运动将蕴含的丰富感情表达出来,并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意境,生动诠释了舞龙舞狮运动的整体动作。舞龙舞狮运动中包含了多样化的表现特点,观赏效果纪佳。将舞龙舞狮运动与高等职业教学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的娱乐生活增添别别样色彩,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舞龙舞狮运动与高等职业教学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导,根据学生身体形态和素质做出选择

在舞龙舞狮运动与高职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个人素质、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舞龙和舞狮的体育特点,一些学生喜欢舞龙的各种技巧,或喜欢舞狮的勇敢大胆。学生可以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来独立学习和练习。根据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舞龙经常模仿“龙”的兴盛和翻滚,最基本的技术动作是“8字龙舞”和“游龙”。这就要求舞龙者能够跳得高、飘浮、勇猛。因此,在选择舞龙材料时,往往会选择身高高、速度更快的运动员。“龙尾”运动员要求身材矮小、灵活、善于跑步,并能表演多种形式的动作,因此运动员需要有一定的武术或舞蹈技能,身体协调且善于表演。培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身体状况合理确定不同的动作规范,但是要提高龙狮舞蹈活动整体的效果。目前,舞龙舞狮队伍建设中缺乏女子队伍,因此也需要加强整体的宣传和推广,让舞龙舞狮运动形成规模,而不是仅在部分同学中间传播发展。

(二)挖掘地域文化传统,创新舞龙舞狮项目

舞龙舞狮作为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从民间进入了比赛领域。因为它的民族性、传统性、继承性、竞争性走上了更高的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目前,舞龙舞狮比赛中很少有独具风味的舞龙舞狮项目。大部分涉及的传统舞龙舞狮项目仍然离不开竞技舞龙舞狮的影子,这是传统的缺失,也是舞龙舞狮表演中缺乏文化性的体现。进入了高校之后,学校教的内容主要是竞技舞龙舞狮。在大力发展舞龙舞狮技术体系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传统性。特别是在竞技性的舞龙舞狮运动中,也有传统舞龙舞狮比赛,这就要求学校挖掘本土舞龙舞狮技艺,继承、保护、研究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因此,有必要加强舞龙舞狮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打造独特的舞龙舞狮项目。在福建省的舞龙舞狮项目构建中,应提升在学校传播的广泛性和融合性,保证整体运动和文化相互融合并实现长远发展。

(三)做好舞龙舞狮套路编排,优化自选编排套路

有难度的动作代表了队伍的技术水平,而一些的队伍盲目追求难度,忽视舞龙舞狮的阵型,整体上不能提升训练效果。因此,扎实的舞龙舞狮基本功是将难度动作融入自选套路的关键。如果品种单一,手法重复,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达不到艺术效果。从完整性的角度看,舞龙舞狮的套路应涵盖舞龙舞狮的所有基本动作,多种动作应相互交叉。舞龙舞狮要求整套动作要7到10分钟。除了运动员自己的动作外,还必须用负重道具完成整套动作,必须保证套路完整无误,表现完美,这就需要教练员达到一定的龙狮教学实践水平。目前,龙狮运动场的标准场地为20米×20米的方形场地。教练员在安排套路时,要根据场地来安排动作,什么样的动作要放在正确的角度上,使动作和角度的变化增加了套路的多样性。

(四)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舞龙舞狮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其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运动形式以及内涵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点。为了保证福建省当地的高等职业教学能够与舞龙舞狮体育项目进行完整的融合,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而言,教师不但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以及课程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整个体育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对于学生基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舞龙舞狮方面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福建省高等职业教学队伍中缺乏同时具备基础体育知识和舞龙舞狮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当地高校可以在与舞龙舞狮项目传承人定期进行合作的前提下,在学校内部进行舞龙舞狮项目活动的宣传以及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聘用条件的适当放宽以及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优化,在社会范围内吸纳舞龙舞狮方面专业积累深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到高校内部负责该项目的教学工作,以此来推动舞龙舞狮体育文化及其项目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这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五、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舞龙舞狮教学课程的开发

(一)舞龙舞狮的课程建设

舞龙舞狮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想要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必须从课程建设入手,课程建设原本就是高等职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设与舞龙舞狮相关的课程体系,不但对于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积极传承和发展与舞龙舞狮体育项目有关的知识,并根据时代的发展逐步进行创新。福建省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可以将舞龙舞狮这一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纳入体育学院选修课程中并逐步将其转变为必修课程。同时,学校也需要向当地政府争取资金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帮助和配置。对于舞龙舞狮传统体育项目的配套师资力量设置而言,福建省当地的职业院校可以聘请所处地区知名的舞龙舞狮文化传承人到校定期进行教学,并可以通过自身的培养以及招聘,组建一支相对较为完善的舞龙舞狮体育教师队伍。在今后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可以面向全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设置舞龙舞狮的选修课,舞龙舞狮则需要设置为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合理的设置课时,配合专业教师队伍的组建等众多形式,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舞龙舞狮传统体育项目课程体系,推动舞龙舞狮体育项目的落地。

(二)校内的舞龙舞狮社团建设

社团作为学生承接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沟通交流平台,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出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弥补高校的部分项目教学中的不足。为推动舞龙舞狮体育项目与职业教学工作的融合,需要建立面向全校师生的舞龙舞狮学生社团。福建省当地的职业院校可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以目前现有的舞龙舞狮队伍或者是学生社团作为基础,建立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校级舞龙舞狮项目学生体育社团,并以此社团为基础,在全省范围内定期开展内容和形式多元化发展的舞龙舞狮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来推动教育工作对于舞龙舞狮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三)舞龙舞狮方面的科学文化研究

从广义层面上来看,科学研究是指可以借助一切方法手段,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实验模拟等有效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规律表现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统称,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全新产品技术以及理论的出现。对于教育领域而言,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则是为了在深入了解人类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各项知识的前提下,以此为基础创出全新的知识和基础所落实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为保障舞龙舞狮传统体育项目与福建省高等职业教学工作之间的深刻融合,必须由福建省各职业院校进行舞龙舞狮项目的科学研究工作。具体而言,负责这一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需要包括体育学院的院长以及骨干专业教师,或者聘请当地著名的民俗文化专家,对于舞龙舞狮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路径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明确舞龙舞狮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价值的前提下逐步探讨与高等职业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四)舞龙舞狮的展示交流

福建省当地高等职业教学与舞龙舞狮传统体育项目结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群体以及社会公众展示舞龙舞狮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群众就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要求下,福建省当地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在舞龙舞狮体育项目和高等职业教学工作融合的过程中,在当地一些传统的文化节日期间,组织学校内部的舞龙舞狮学生社团,开展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以及交流普及活动,更好地展现高校在舞龙舞狮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发展之间的建设成果。除此之外,福建省当地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借助学校之间或者是高校与当地中小学之间的频繁交流,将舞龙舞狮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传承,并通过交流方式的创新营销的渠道的拓展,将舞龙舞狮体育项目的创新发展成果进行共享。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是节假日期间,针对其附近距离相对较近的中小学,进行舞龙舞狮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及教育普及活动,以此来进一步扩展舞龙舞狮项目活动的覆盖面以及受益面,帮助社会公众逐渐形成对于舞龙舞狮传统体育项目的正确认知,推动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持续传承、发展,同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舞龙舞狮运动发展中,应当以中国传统的文化瑰宝为依托,提升整体的运动项目发展效能。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讲,这一发展有助于文化传承、学科建设,从学校发展来看,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升舞龙舞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更需要加强套路编排、融合地方元素、结合学生实际特点,促进舞龙舞狮文化在各大院校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舞狮舞龙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舞龙
迷宫弯弯绕
成语魔方
中秋舞龙
舞龙舞狮进校园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舞狮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喜气洋洋过大年 舞狮欢乐庆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