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南地区齐姆根凸起中新统储层发育特征分析

2021-01-08 15:12崔雅男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岩性剖面砂岩

崔雅男,马 青

(西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塔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喀什坳陷、莎车隆起、叶城-和田坳陷及麦盖提斜坡等二级构造单元,面积约14.80万km2[1-3]。塔西南是塔里木盆地基底沉降较深、沉积岩厚度较大的地带之一,如叶城凹陷沉降中心沉积厚度可达13.00km[2-4]。塔西南地区新生界油气资源丰富,经历多年油气勘探,已发现柯克亚浅层中新统凝析气藏、柯克亚中层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凝析气藏、克拉托-杨叶浅层中新统残余油藏,另有多口井在浅层中新统有不同程度的气测显示,中浅层勘探远景良好,是未来油气勘探及储量增长的战略接替区之一[3-6]。

齐姆根凸起地区位于叶城凹陷与喀什凹陷之间的地区,中新统沉积期间为凸起及斜坡状态,沉积厚度普遍比两边凹陷区薄。地面剖面主要有盖孜河、库山河、同由路克、齐美干等,钻井剖面主要有苏2井、英深1井、英科1井、英沙1井、拓1井、棋北3井等。井下中新统最主要的储盖组合为克孜洛依组为储层,安居安组为盖层的储盖组合。本文主要对塔西南地区齐姆根凸起中新统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地质基础理论支撑。

1 储层岩石学特征

根据地面剖面岩性观察、井下岩心观察,齐姆根凸起地区新近系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砂岩、极细粒砂岩、粉砂岩,其次为粗-中粒砂岩、中-细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砾岩等。

根据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制作的岩石分类三角图判断,齐姆根凸起地区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类构成,部分为岩屑长石砂岩类和岩屑砂岩类,石英含量较低,一般30%~60%,主要为单石英;长石以钾长石为主,含量在15%~30%;而岩屑含量25%~40%,岩屑成分主要为变质岩岩屑为主,岩浆岩、沉积岩岩屑次之。矿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颗粒分选磨圆中-差,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颗粒之间的填隙物主要为泥质和灰质,含量一般在6%~26%,胶结类型主要为薄膜-孔隙式胶结,颗粒接触关系点-线接触。

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2.1 齐美干地面剖面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

齐美干地面剖面为课题组新实测的剖面,中新统底部克孜洛依组厚745m,为巨厚层褐灰色细砂岩夹褐色泥岩地层,砂岩储层非常发育。课题组在该剖面共取样32块制作了铸体薄片,从鉴定结果看,该剖面中新统克孜洛依组砂岩储层主要存在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超大孔隙、基质内孔隙、微裂缝等几种孔隙类型,并且孔隙以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粒内溶孔含量非常少,但面孔率普遍较低,最大面孔率10%,一般在8%左右,部分样品面孔率在1%左右。而面孔率低的原因主要是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造成的,镜下鉴定方解石胶结物含量较高。

2.2 英科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和特征

英科1井钻遇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地层,但地层厚度已经减薄至180m,取心1筒,岩性以红灰色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夹褐色泥岩。

岩心铸体薄片鉴定表明,英科1井克孜洛依组储层经历的压实作用较强,颗粒多为线接触;胶结物为方解石和铁染泥质,另见石膏胶结物;粒间孔隙相较齐美干剖面明显偏差,属于压实缩小的原生粒间孔,最高面孔率在5%左右,一般面孔率在1%左右。

2.3 棋北3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和特征

棋北3井在中新统克孜洛依组顶部取心两筒,岩心观察主要为褐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夹褐色泥岩薄层。

铸体薄片鉴定表明,该井克孜洛依组储层发育极差,孔隙基本以残余粒间孔为主,见少量的长石溶蚀孔,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胶结物、铁染泥质充填是储层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细砂岩铸体薄片鉴定面孔率最大6%,一般2%~4%,粉砂岩面孔率极低,大多<1%。

3 储层物性统计及分布特征

英科1井在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取心1筒,分析化验常规物性样品11个,物性统计表明:岩性为含泥含钙粉砂岩、粉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孔隙度平均4.99%,分布范围2.25%~8.4%,渗透率平均0.2md,分布范围0.038~0.79md。按储层分类评价大部分为非储层,个别为Ⅲ类差储层。

棋北3井在中新统克孜洛依组顶部取心2筒,分析化验常规物性样品27个,物性统计表明: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孔隙度平均4.08%,分布范围2.56%~7.47%,渗透率平均0.47md,分布范围0.034~5.9md。按储层分类评价大部分为非储层。

齐美干地面剖面中新统克孜洛依组柯取样20块进行常规物性分析,岩性及物性统计表明: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实测孔隙度平均10.56%,分布范围5.04%~16.8%,渗透率平均26.08md,分布范围0.03~136md,储层评价为Ⅱ-Ⅲ类中等-差储层。

4 储层纵向发育特征及评价

按照塔西南地区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表,本文对齐姆根凸起地区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进行了单井储层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如下。

4.1 拓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发育特征及评价

拓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井段1 120~1 992m/872m,岩性以巨厚层褐灰色细砂岩为主夹褐色泥岩,与齐美干地面剖面岩性非常相似,由于未取心,因此只能应用测井解释孔隙度和渗透率曲线按照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进行储层评价工作。

拓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下部储层性质较好,存在多层Ⅰ-Ⅱ类好-中等储层,另有几层Ⅱ-Ⅲ类中等-差储层存在。中部储层性质较差,存在多层差储层。上部储层性质又变好,出现一层36m 的Ⅰ-Ⅱ类好-中等储层,另有两层Ⅱ-Ⅲ类中等-差储层存在。

4.2 棋北3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发育特征及评价

棋北3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井段5 362~6 280m/918m 未见底,岩性以巨厚层褐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夹褐色泥岩。该井在克孜洛依组顶部取心两筒,岩性为褐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夹褐色泥岩,有岩心常规物性分析样品27块,实测平均孔隙度4.08%,分布范围2.56%~7.47%,实测渗透率平均0.47md,分布范围0.034~5.9md,基本在非储层的范围内。测井解释在该井克孜洛依组上部解释出有效储层9层,每层均较薄,既有Ⅰ类好储层,也有Ⅲ类差储层。在其下部也解释出一层3m 差储层。因此,该井克孜洛依组仅在上部有效储层存在,中部砂岩储集性能极差,基本为非储层。

4.3 英深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发育特征及评价

英深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井段5 567~5 916m/349m,未取心,岩性以褐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与褐色泥岩互层为主,该井处于扇三角洲前缘区域,由于埋深较深,储层性质普遍偏差,按照测井解释孔隙度、渗透率曲线进行评价,其上部砂岩储层基本为Ⅲ类差储层和Ⅳ类非储层,下部存在Ⅰ类好储层和Ⅱ类中等储层。

4.4 英沙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发育特征及评价

英沙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井段5964~6200m/236m,未取心,岩性以褐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与褐色泥岩互层为主,推测该井已经处于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的过渡带区域,加上储层埋深较深,储层性质普遍偏差,按照测井解释孔隙度曲线结合储层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其细砂岩、粉砂岩基本为Ⅳ类非储层。

5 连井储层对比分析和评价

姆根凸起地区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存在巨厚砂岩储层,但储层性质地面剖面和井下差别较大,现阶段埋藏越深储层性质越差。

5.1 齐美干-拓1井-棋北3井克孜洛依组储层对比分析

从齐姆根地区齐美干-拓1 井-棋北3 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对比结果中可看出:齐美干地面剖面克孜洛依组储层较发育,储层评价以Ⅱ-Ⅲ类中等-差储层为主夹Ⅰ类好储层,有效储层占比较高;至拓1井克孜洛依组地层埋深在1 120~1 993m,厚度872m,储层性质仍然较好,其顶部和底部存在Ⅰ-Ⅱ类好-中等储层,中部为以Ⅱ-Ⅲ类中等-差储层为主,有效储层占比仍然较高;至棋北3井克孜洛依组储层埋深已经达到5 361~6 319m,除顶部存在Ⅱ-Ⅲ类中等-差储层、底部可能存在好-中等储层外,中部储层发育极差,基本为非储层,有效储层占比极低。

5.2 齐美干-英深1井-英沙1井克孜洛依组储层对比分析

从齐姆根地区齐美干-英深1井-英沙1井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储层对比结果中可看出:齐美干地面剖面克孜洛依组地层厚度745m,储层较发育,储层评价以Ⅱ-Ⅲ类中等-差储层为主夹Ⅰ类好储层,有效储层占比较高;至英深1井克孜洛依组埋深在5 568~5 916m、地层厚度减薄至349m,有效储层厚度减薄,占比较低,储层以Ⅱ-Ⅲ类中等-差储层为主;至英沙1井克孜洛依组地层埋深5 964~6 200m,厚度减薄至236m,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互层为主,为扇三角洲前缘-滨湖相带沉积砂岩,测井解释孔隙度基本在8%以下,基本为非储层。

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砂岩埋藏期的成岩作用造成的,齐美干地面剖面为埋藏期后又抬升至地表暴露,经历了强烈的地表淋滤溶蚀作用改造形成了较好的储层,拓1井成岩期埋藏较深,经历了较强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后期构造运动将其抬升至2 000m 以上,受到表生成岩作用的影响,出现了较好的砂岩储层;而棋北3井、英深1井、英沙1井克孜洛依组储层埋藏较深,破坏性成岩作用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的增强导致其有效砂岩储层大幅减少甚至消失。

猜你喜欢
岩性剖面砂岩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砂岩:黏结在一起的沙子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黔中地区土壤酶活性对岩性的响应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贺兰口砂岩吸水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