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2021-01-08 15:46李宗骏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体育风尚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运动

李宗骏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近年来,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受到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由此也导致学生家长和学校间出现了很多矛盾,体育教育的形式逐渐保守,学生们的运动质量也不甚理想。若是不能及时改变这种状况,学生就无法从体育锻炼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在认识到运动损伤在所难免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方法预防和减损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体育运动的常见损伤类型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必须要活动身体,所以单从运动损伤这方面来看,体育运动本身就带有风险性。部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能正确的看待体育运动损伤的存在,当风险发生时一味地采取消极态度进行防范,如降低体育教育的运动强度、禁止开展对抗运动。在这种体育教育管理模式下,运动损伤确实肉眼可见的减少了,但是学生也无法从体育运动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发展。实际上,应对体育运动损伤风险的合理形式是在充分认知风险的基础上提高预防能力,这样才能在防止损伤的同时保障运动的价值。

就小学体育的运动损伤来说,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损伤类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时因为男生普遍比较好动,喜欢激烈、对抗性强的运动,女生则比较热衷于平和舒缓的体育项目。除此以外,有些男同学对自身身体发育状态了解不清晰,加上思想发育不成熟,喜欢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追追打打,所以在运动中时常出现过度负荷的状况,而这也就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小学体育运动损伤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其中急性损伤的概率远大于慢性损伤。急性损伤的类型以拉伤、擦伤、关节扭动和骨折事故为主,出现的损伤则多集中于膝、腿、踝等部位。

(一)指关节创伤

学生们在参与篮球、排球等运动时,很容易因为动作、手势不规范,或者接球时指关节处于僵硬状态,进而因为传球时直接戳到手指,抑或是因为体育运动时突然走神,没有采取合理的姿态接球,所以球用力地砸到手上,最终出现手指关节错位或关节骨折的状况。

(二)腕关节损伤

腕关节损伤多是因为发球时手腕发力过大,学生们在没有正确掌握发球姿势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刺激使用大力发球,最终导致腕关节的脆弱组织结构受到损伤。

(三)肩关节损伤

肩关节损伤出现在大幅度身体运动中,如篮球夺球、排球扣球和乒乓球扣球中都有可能因为力度、技巧掌握不到位,猛然发力的同时挥臂幅度过大,从而造成肩关节受伤。

(四)膝关节损伤

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还未成熟,所以在运动机能方面还比较脆弱,无论是腿部肌肉力量还是关节强度都比较弱,如果学生们在运动时下蹲姿势不正确,起跳又用力过猛,这就会因为缓冲不够伤害到膝关节和腿部肌肉。

(五)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损伤在各种运动项目中都有可能出现,通常来说做好热身活动就能有效预防这种运动损伤,但若是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参与激烈运动,就很容易在跑跳时伤到踝关节肌肉。当然,起跳落地时没有站稳,或者是缓冲不够也会扭伤踝关节或者让踝关节受到冲击。

(六)擦伤

在防护不足,运动场地下垫面比较坚硬的情况下,学生在运动中不小心的话就很容易摔伤或擦伤。另外,擦伤的存在往往和关节损伤有着紧密联系,当学生们出现擦伤和皮外伤时,教师和医务人员就有必要对擦伤周边的组织进行检查。

二、小学体育运动损伤的成因

(一)体育活动的管理不规范

技术不规范是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由于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技术掌握不成熟,使用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所以很容易违反身体结构机能特点和力学原理,从而导致运动损伤多发。例如排球运动时上手传球不注意手型,就很容易出现手指挫伤;快跑运动时跌倒直接用手撑地,如果没有缓冲的话就会出现腕、臂骨折的状况。另外,过量参与体育活动会导致局部负荷量过大,运动损伤概率提升。

(二)学校在运动场地和设施建设方面不到位

优化体育教育设备有助于提高对学生的保护能力,但是体育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普遍现象。完备的体育保障设备应当包括体育护具、监控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这些都是预防和应对运动损伤必不可少的装备。除了设备供应不足以外,学校在运动场地的建设方面也存在严重的短板,校园中的地面还有不少水泥地,绿茵场和塑胶跑道的面积又不足以供大量学生一起活动。还有,学校在身体检查方面存在漏洞,没有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所以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出引导。

(三)准备活动不充分

很多学生对准备活动的了解不足,在体育活动以前也不会通过准备活动强化适应性,而是直接参与到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中,忽略掉准备活动。实际上,在参与体育运动以前,最好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这样可以让身体中的关节、肌肉和韧带提前动起来,跟上运动对身体机能的要求。不过现实中很多学生只是做做样子,没有真正的活动起来,所以运动时就出现了各种损伤性问题。

(四)学生身体素质差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导致独生子女现象日益严重,学生们作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就被长辈们“捧在手心”,所以在生活方面没有经历过磨难,即使是正常的体育运动也很少参与。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机会明显不足,这也使得肥胖、营养不良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在逐渐变弱。待到参与体育活动时,一些学生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现恶心、呕吐、骨折等状况。

(五)学生对损伤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

学生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运动损伤易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普遍偏弱,所以有些学生对危险动作和危险行为都没有形成警惕,这在体育运动中就表现为追逐打闹,尝试危险性比较高的体育动作。教师们会在危险动作或项目中强调注意安全,但是部分学生还是会自作主张地尝试危险动作,从而导致损伤及其他安全风险的发生。

三、小学运动损伤预防策略分析

(一)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

适当的热身运动有利于防止运动损伤,学生们开始运动以前必须统一参与热身运动,适当拉伸肌肉、活动关节,以便能够适应各项运动项目。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对于有家族病史或急性病病史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在选择体育项目时,教师要对场景布置和内容形式做仔细考量,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防止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对于体育项目中存在危险和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结合实际做具体处理。

(二)合理安排运动量

学生们的身体发育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关节机能也有所差异。在体育运动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差异调整训练负荷。加强易损伤部位的力量和柔韧练习,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幅度和抗拉抻性。控制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使身体处于最适宜的运动状态,避免因运动量过大,机体疲劳而造成损伤。

(三)家校协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的身体素质亟须提高,但这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和教师,毕竟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形成本身就源于家庭的错误教育方式,只有家长真正认识到防止孩子受伤要通过加强体育锻炼,而不是盲目的将孩子保护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提高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的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强化体育锻炼。就目前来说,学生体质的下降已然上升成为国家问题,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柱,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应当做好学校和家庭的配合,让学生能够在长期锻炼中强健体魄。

(四)做好运动管理

大多数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管理不力。为了让学生有序的参与体育活动,有必要对现行的管理模式作出调整,教师应当向学生申明管理内容,如参与对抗活动时需要严格遵守规定,存疑时必须寻找教师裁定;允许自由活动的同时禁止追追打打,尽量在开阔环境下活动。在这些规定的约束下,学生既能够正常的参与体育活动,也不会因为冲突和磕碰出现安全问题。

(五)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精力都十分有限,真正能够时刻保护学生的只有警惕意识。为了防止学生因为缺乏体育常识和生理知识肆意犯险,家长和学校都应当对孩子们普及基础的体育、生理知识。例如运动中受到伤害以后要及时向教师报告,或者在同学的陪同下主动前往校医务室就医,而不是盲目的认为自己只是擦伤流血就对伤口不管不顾;教师还要向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如踝关节受伤以后程度比较轻可以采用冷敷、涂抹药物的形式缓解疼痛,然后再行就医等。当学生们知道不同损伤的危害性以后,自然就会注意提高运动的规范性,从而有效地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六)学校加大对体育安全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当在认识到体育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作为,首先,考虑到现实中存在的运动场地不足、地面过于坚硬的状况,学校应当加强运动场地的建设,例如兴建大型塑胶跑道、足球绿地、室内运动场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学生们的运动提供较为安全的环境;其次,学校要逐渐添置运动安全装备,对已经开设的运动项目提供专用护具,并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检查运动设施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们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以此为体育运动的安全进行提供支持。

四、结语

在小学体育运动中强化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当作出相应的努力,让孩子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意义,逐渐教会孩子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体育锻炼,学会用各种预防对策保护自己,减少风险事故对自身产生的伤害,并且在长期锻炼中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运动
体育运动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不正经运动范
呆呆和朵朵(13)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