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三雕”的艺术分析

2021-01-08 17:33马利娟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天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砖雕晋商石雕

马利娟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晋商指的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占据了十大商帮之首位。晋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创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回到自己的家乡后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兴建土木和修筑宅邸。目前,仍然能够在山西看到极具传统特色的晋商民居大院。有关于晋商大院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很多学者投身其中,关于民居建筑装饰研究工作以“三雕”艺术为主。

一、晋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三雕”艺术

(一)木雕

自明代中期开始,晋商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此时,木雕技艺正处于从宫廷、庙宇建筑转移到民居建筑的阶段,积累了大量财富的晋商十分热衷于将木雕艺术应用到修建宅院中。随着晋商财富积累的不断增加,直至清代时期,木雕技艺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晋商民居中,比较常见的木雕工艺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别,几乎涵盖了民居建筑装饰的各个方面,如梁柱、瓜柱、门窗、飞檐、挑头、雀替等。其中,晋商传统民居建筑的梁托与斗拱上常用圆雕和镂空工艺,在花纹图案的选择上大多为飞禽走兽、神仙形象以及戏曲人物等。大多木雕工艺都有着各自的主题,不仅雕工十分细致美观,而且整体的构造也极具特色。整体而言,晋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木雕工艺表现手法多样化,包含了大量的装饰性元素,不仅充分体现出了当代民间艺术的精湛水平,同时也为“三雕”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砖雕

山西地区处于黄土高原,有着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优势,从而为砖窑的烧制提供了高品质的原材料。为此,砖雕是“三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晋商传统民居建筑中也起到了装饰作用,不仅彰显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突出了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相比较来说,砖雕艺术不仅有着很强的雕塑性功能,可以根据建筑主题来烘托氛围,而且经久耐用。

在晋商民居建筑装饰中,砖雕艺术主要被应用在祠堂、脊雕、屏雕等位置,比较常见的雕刻工艺包括透雕、浮雕、剔凸雕等。由于砖雕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可以根据建筑主题和整体风格来塑造出不同的形象,如动物形象、植物形象、人物形象等。在晋商传统民居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通过砖雕艺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诸如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以及和合二仙等。其中,在动物形象的选择上,比较常见的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麒麟送子等,预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植物形象的选择则多见于象征着富贵吉祥的牡丹、象征着冰清玉洁的梅兰竹菊以及象征着多子多孙的葡萄等。整体而言,晋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砖雕工艺技术非常精湛,并且在细节的把握上十分生动,给人营造出如同身临其境的真实美感,让人驻足其前,久久不愿离开。

(三)石雕

石雕在我国传统建筑领域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发展受到了佛家、道家以及儒家观念的影响,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石雕建筑装饰中看到以上三种元素,在整体格局的设计上对称手法比较常见。在晋商民居建筑装饰中,石雕展现出大气磅礴的装饰艺术效果。

石雕优先选择的材质是沙石或青石,在雕刻技法的选择上并不统一,工匠会根据建筑主题和主人的需求来灵活发挥,不仅能够突出建筑本身的端庄大气,同时还能够赋予装饰艺术应有的内涵和气质。通常情况下,晋商民居建筑装饰中的石雕艺术主要被应用到泄水石、拴马石、上马石以及脚踏石上,而主要的观赏功能则体现在石狮、石礅以及石栏板中。相信所有欣赏过石雕艺术的人都会被工匠的高超技艺所折服,将一块冰冷的石头作为“画板”,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在晋商民居建筑装饰中比较常见的石雕艺术形态包括人物形象、山水画、动植物、八宝以及吉祥图腾等,具有非常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二、“三雕”工艺的常见表现手法

(一)疏密冲点

冲点是“三雕”工艺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雕刻刀法,工匠可以根据作品的创作主题、民居建筑的整体风格以及最终想要呈现出的效果来合理确定疏密冲点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工匠需要在其中加入一些与主题贴合且能够彰显出独特品位的点缀,以此来让材料的颜色呈现出更具美感的层次感。

(二)凹凸比较

凹凸比较法同样要根据建筑的风格与设计主题来选择背景图案,在确定了设计基调后,工匠要从局部入手打造出凸出势头,在合理范围内赋予画面更多的立体感,进一步扩大观赏者的想象空间。此外,此种工艺表现手法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作品本身的艺术视野,给人营造出一种一眼望不到边的视觉错位感,继而被广泛应用到了“三雕”艺术作品的背景呈现中。

(三)阴阳表现

此种表现手法所指的是,工匠需要将作品的内容进行分层、分面、分角度处理,根据作品主题减少或保留部分内容,以此来赋予画面更加强烈的立体感,将人们带入真实的自然情境之中。

(四)远近透视

此种表现手法被广泛应用到了比较复杂的“三雕”艺术作品中,工匠会对错综复杂的画面进行处理,使其呈现出更加清晰、明了的画面层次。远近透视法的应用能够使画面中的图案显露适当、隐蔽自然,以三维呈现方式将观赏者带入其中。

(五)粗细加线

鉴于一些民居装饰的特殊需要,工匠会利用粗细加线法来合理安排画面布局,在原本静止的画面中加入一些粗细相间的线条,线条之间产生了小中见大、粗中有细的视觉错位感,进而赋予静止画面动感元素,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三、晋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三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首先,比较常见的“三雕”艺术是以动植物为表现内容,不仅能够与建筑主题合二为一,同时还能够打造出更加完美的具象和意象情境。“三雕”艺术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是雅俗共赏,可以帮助建筑主人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对于福禄寿喜的美好愿景。在建筑装饰中,动植物形象不仅造型栩栩如生,而且有着不同的吉祥寓意。这些不同形象的动植物为传统民居增添了一抹生动美好的色彩,同时也彰显出了晋商大院主人的质感生活。

其次,“三雕”艺术的内容选择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表现。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因此十分重视多子多福。例如,在很多晋商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我们都能够看到松鼠葡萄、麒麟送子以及黄鹂石榴等画面,这是人们多子多孙、家族人丁兴旺的愿景寄托。另外,在传统社会中,“学而优则仕”同样也是“三雕”艺术常见的艺术题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常家庄园石芸轩书院法帖。

最后,由于晋商的财力雄厚,所以在“三雕”艺术内容的选择上也彰显出了建筑本身的富贵气息。例如,当我们走进王家大院时,直接映入眼帘的是两座非常高大的影壁,设置影壁的主要目的是趋吉避凶,根据宅院的建筑主题来打造出风水格局。与此同时,影壁中细致、繁密、纤巧的雕刻内容又突出了建筑主人的个人风格,给人带来一种错落有致的感受。又如,位于常家庄园内的“雍和堂仿俄砖雕门”,晋商主人在当时的传统环境中大胆引用了西方元素,继而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风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晋商民居建筑的传统装饰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艺术瑰宝,展现出了别具一格且无法代替的审美情趣。“三雕”艺术呈现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轨迹,并逐渐成为我国北方古建筑的一大艺术特色。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三雕”文化的艺术研究工作中,以此来促进我国民间文化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砖雕晋商石雕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临夏砖雕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