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环湖绿道1期景观绩效评价

2021-01-08 03:37唐慧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土壤侵蚀绿道林地

唐慧超,洪 泉,徐 斌

(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近年来,国内绿道建设发展迅猛。目前,已有广东、浙江、河北、江苏、四川、福建、安徽、新疆等省(自治区)的众多城市开展了绿道网规划和建设工作。绿道网的规划建设行动源于对日趋严峻的城乡环境问题和对传统生态绿色空间保护政策实效的主动反思和应对,然而,在部分地区绿道建设的快速推进中也出现了绿道生态性不足,存在功能单一、基础设施缺乏、绿道特色欠缺等问题[1]。当前,亟需对已建成的绿道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以便清晰地呈现绿道建设的综合效益,为科学规划和建设绿道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对于绿道评价体系的研究已有一定积累,但多为对绿道某一方面的性质或功能评价,对于绿道服务价值全面系统的评价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为景观资源评价,包括植物景观评价[2]和景观视觉评价等[3];二是功能评价,包括生态效益评价[4−5]、休闲游憩功能评价[6]、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7]、使用后评价(POE)[8−9]和社会绩效评价[10]。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以“使用者(人)—绿道(环境)”关系为中心的区域绿道网评价体系研究假设以及研究思路,但未进行实证研究[11]。“景观绩效”是“衡量景观解决方案在实现其预设目标的同时满足可持续性方面效率的指标”[12],即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环境、经济、社会等3个方面对景观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其评价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基础,补充适合景观研究内容的评价指标[13],因此更具有针对性。美国景观设计基金会(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undation,简称 LAF)于 2010 年提出“景观绩效系列”(Landscape Performance Series,简称LPS)研究计划,针对已建成的景观项目,形成一套依托案例调查研究(case study investigation, CSI)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当前,景观绩效研究呈现迅速增长的发展态势[13],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价指标的选取[14]、评价体系的构建[15−16]和评估方法的应用[17]等方面。国内景观绩效的研究多集中于较小尺度风景园林的建成项目[18−19],或景观绩效中某些可持续特征的部分[13,20],缺少对大尺度区域景观的研究,对建成项目从环境、经济、社会等3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研究也较少。为此,笔者依托案例研究,尝试对浙江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环湖绿道1期的景观绩效进行评价,以期全面评估绿道的综合价值,为绿道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并向社会传播绿道的综合价值。

1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环湖绿道(简称“青山湖绿道”)1期,曾入选2017年“浙江省十大经典绿道”,并获2018年浙江建设工程“钱江杯”一等奖,2019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青山湖绿道位于杭州市临安区锦城镇东郊。青山湖为大型人工湖,水域开阔,湖山一体,环湖森林覆盖率79%,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优越。青山湖绿道沿湖而建,连接城、村、湖、山,全长42.195 km,分3期建设,于2019年7月全线贯通。本研究区段为青山湖绿道1期,长10 km,于2017年1月建成开放。

1.2 评价方法

根据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编制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简称《导则》),郊野型绿道的功能包括生态环保、休闲健身、社会与文化、旅游与经济[21]。其中,生态环保作为其核心价值,体现在绿道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缓解热岛等,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以上功能与LPS中游径(trail,包含绿道类项目)[22]、滨水景观再开发(waterfront redevelopment)[23]等相关案例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表1)高度吻合。另外,LPS基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其经济评价指标还加入了节约建设成本。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青山湖绿道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研究采用的景观绩效指标体系,包含环境、经济、社会等3个方面的17项指标(表2)。收集分析以上绩效数据,结合统计学、生态学、经济学、使用后评价等方法,进行景观绩效评价。

表 1 郊野型绿道的功能与LPS相关案例评价指标的对照表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unction of country greenways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LPS-related cases

1.2.1 环境绩效评价方法 在LPS的案例中,环境绩效的评价多通过相应的绩效评估工具集进行计算,但由于本研究场地尺度较大,利用工具集评估所需的部分数据获取较为困难,故本研究的环境绩效评价,主要参考了欧阳志云等[24]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时所综合运用的生态学及经济学方法。吴隽宇[8]曾采用此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1号线进行评估。首先确定绿道线路、类型和控制范围,再对其相应的生态系统面积进行计算。研究采用的绿道图纸由绿道的设计单位提供。《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5]规定,根据绿道所处区域和功能要求,分为城镇型绿道、乡野型绿道、山地型绿道3种类型。其中,乡野型绿道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托林地、园地、湿地、水体、农田,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业观光区、特色乡村、农家乐等的绿道。乡野型绿道的总宽度一般不小于100 m。青山湖绿道依托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一面临水,一面靠山,属于该导则中的乡野型绿道。本研究将100 m作为其控制范围的宽度。以青山湖绿道1期的总体平面图为基本研究范围,将卫星图片导入Auto CAD软件,依据其控制范围的宽度,描绘其具体范围。再根据卫星图片及实地踏勘,确定绿道沿线生态系统的类型,主要包括林地、耕地、草地、湿地、水域等5种类型。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信息,在Auto CAD软件中分层描绘,并统计新增及因绿道建设而被保护的各类型生态系统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其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环境绩效。

1.2.2 经济绩效评价方法 经济绩效的评估采用市场价值法。工作岗位数据源自现场调研,旅游业收入的数据来自于对绿道周边乡村村委会的调研,节约建设成本的数据由绿道设计单位提供。

1.2.3 社会绩效评价方法 社会绩效的评估主要采用使用后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在2017年3−5月、11月、2018年4月,本研究对583位场地使用者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531份,问卷有效率91%。问卷内容根据社会绩效的相应指标设置,包括受访者对绿道的娱乐价值、文化保护、教育价值、景观质量评价,以及绿道对受访者健康的影响。

表 2 郊野型滨水绿道景观绩效指标体系Table 2 Country waterfront greenway landscap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ystem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绩效评价

根据彭建等[26]的经验,生态系统面积为有效林地、草地、湿地沼泽和水域面积的和,其中有效林地面积=林地面积+耕地面积×0.2(表3)。

表 3 青山湖绿道 1 期生态系统面积Table 3 Ecosystem area of Qingshan Lake Greenway Phase I

2.1.1 保持土壤效益 保持土壤带来的经济价值,以林地、草地每年减少土壤侵蚀的总量为基础,计算林地、草地对表土损失、肥力损失和减轻泥沙淤积灾害3个方面的价值。(1)林地、草地每年减少的土壤侵蚀总量。潜在土壤侵蚀量是指无任何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土壤的最大侵蚀量。而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侵蚀量有很大差别。林地、草地减少的土壤侵蚀量=潜在土壤侵蚀量−林地、草地覆盖区土壤侵蚀量。本研究参考欧阳志云等[24]统计的侵蚀模数进行计算(表4~6)。(2)效益估算。①每年减少的土地损失面积及间接价值。根据土壤侵蚀量和土壤耕作层的平均厚度来推算土地损失面积。每年减少的土壤损失量按表5的平均值计,土壤密度以1.3 g·cm−3计,先算出每年减少的土壤损失量对应的体积。将中国耕作土壤的平均厚度0.5 m作为林地、草地的土层厚度[16],进而算出每年林地、草地减少的土地损失面积分别为0.798、0.353 hm2·a−1。单位面积的生产收益根据2014年浙江省林业、牧业生产的平均收益2 224.8和 1 489.7元·hm−2·a−1计算,则每年减少的林地、草地损失的经济价值分别为 1 094、2 620元·a−1。②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间接效益。土壤侵蚀带走了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主要是土壤有机质、氮、磷、钾。根据实地调查,绿道所在区域土壤主要为红黄泥土,按照临安农林信息网[27]中红黄泥土的有机质、氮、磷、钾质量分数为标准,结合每年林地、草地分别减少的土壤损失平均值,估算林地、草地每年减少的有机质、氮、磷、钾元素的损失量分别为 195.10 t·a−1、9.21 t·a−1、51.51 kg·a−1、1 075.05 kg·a−1。根据浙江价格网的公示,2018年第 3季度浙江省化肥市场价格的平均值约2.52元·kg−1,据此可以估算林地、草地每年减少的土壤氮、磷、钾损失的经济价值为26 044元·a−1。③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一般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有24%淤积于水库、江河、湖泊,另有33%滞留,37%入海[28]。本研究仅考虑淤积于水库、江河、湖泊的24%,这部分泥沙直接造成蓄水量的下降。按林地、草地每年减少的土壤损失量平均值计算蓄水损失量,再根据蓄水成本计算其价值。按水库建设需投入成本5.714元·m−3计[29],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为 7 897 元·a−1。

表 4 每年林地草地的潜在土壤侵蚀量Table 4 Annual potential soil erosion of woodland and grassland

表 5 每年林地草地覆盖区的土壤侵蚀量Table 5 Annual soil erosion of woodland and grassland

表 6 每年林地草地减少的土壤损失量Table 6 Annual reduction in soil loss of woodland and grassland

综合以上,青山湖绿道1期每年保持土壤的总经济价值包括减少土壤损失面积的经济价值3 714元·a−1,减少土壤氮磷钾损失的经济价值26 044元·a−1,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为7 897元·a−1,合计 37 655 元·a−1。

2.1.2 涵养水源效益 本研究采用替代工程法评估涵养水源的价值。根据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气象局的数据,临安多年年均降水量为1 506.0 mm。参考陈波等[30]对杭州西湖风景区绿地储水保土研究,假设降水的蒸散量为65%,则青山湖绿道1期每年截留水量为1 506.0 mm×35%×23.45 hm2=123 636.58 m3。单位库容的水库工程费用仍以5.714元·m−3计,则每年涵养水源价值为70.65万元·a−1。

2.1.3 固碳释氧效益 参考孙燕飞[31]在临安的研究,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的固碳量为2.44 t·hm−2·a−1,释氧量为 6.52 t·hm−2·a−1;针阔混交林的固碳量为 2.16 t·hm−2·a−1,释氧量为 5.76 t·hm−2·a−1。根据温家石[32]对城市建成区所做研究,考虑到绿道的草坪修剪次数远低于城市内部,假设绿道的草坪修剪次数是后者的 1/4,得出绿道草地固碳量 6.68 t·hm−2·a−1,草地释氧量为 11.55 t·hm−2·a−1。对于生态系统二氧化碳吸收功能经济价值的评估多采用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33],并取两者的平均值。国际上通常采用瑞典碳税,折合人民币1 010元·t−1,中国造林成本折合为255元·t−1[34]。对于释放氧气的价值采用工业制氧法进行评估,中国工业制氧的平均成本为400元·t−1。经计算可得青山湖绿道1期每年固碳价值为 5.17 万元·a−1元,释放氧气价值为 6.92 万元·a−1。

2.1.4 调节气温效益 根据已有研究测定[35],夏季绿地可从环境中吸收81.8 MJ·hm−2·d−1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机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室内空调机耗电0.86 kWh·h−1·台−1,电费按浙江省电费价格0.538 元·kWh−1计,则绿地节约电费为 2 098.7 元·hm−2·d−1。按每年使用空调 60 d 计,则青山湖绿道1期每年调节气温所创造的价值为295.29万元·a−1。

2.1.5 净化空气效益 (1)吸收二氧化硫的价值。阔叶林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为88.65 kg·hm−2·a−1,针叶林对二氧化硫的平均吸收能力值为215.60 kg·hm−2·a−1,两者对二氧化硫的平均吸收能力为152.13 kg·hm−2·a−1,二氧化硫的治理代价为 3 000 元·t−1,得到吸收二氧化硫价值为 0.74 万元·a−1。(2)吸收氮氧化物的价值。目前,汽车尾气脱氮治理的代价是1.6万元·t−1。林地可吸收氮氧化物380 kg·hm−2·a−1,得到吸收氮氧化物价值为 9.88万元·a−1。(3)滞尘价值。针叶林的滞尘能力为 33.20 t·hm−2·a−1,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 10.11 t·hm−2·a−1,平均为 21.67 t·hm−2·a−1。削减粉尘价格为 170 元·t−1,则其滞尘价值为5.99 万元·a−1。因此,绿道净化空气的总价值为 16.61 万元·a−1。

2.2 经济绩效评估

2.2.1 房产价值 绿道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根据安居客网站的数据,绿道建设前的2015年11月与竣工投入使用后的2018年12月相比,紧邻绿道的房产单价增幅约27.76%,可见绿道对于房产价值提升有积极影响。

2.2.2 工作岗位和旅游业收入 绿道建成后为管理维护提供了20个就业岗位,为带动旅游业发展而提供了37个就业岗位。绿道建成后对周边如泥山湾村等乡村的农家乐、民宿等有显著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域旅游产值增幅超过20.00%。

2.2.3 节约建设成本 回收利用场地遗留的废旧材料,如红砖、青砖、石等,节约了废旧材料外运与处理费用,以及购买等量新材料的材料费和运输费用,节约成本为23.33万元(表7)。利用原有水利废弃设施等构筑物而产生的节约费用,包括拆除、清运、处理费用,及新建相应设施的费用,合计66.75万元 (表 8)。

2.3 社会绩效评价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青山湖绿道在1期自开放以来,已吸引大量长期使用者,首次来绿道的人群比例较低;绿道的使用者主要来自临安本地,尽管绿道距离杭州主城区有36 km,依然吸引了不少来自杭州的游人。表9记述了社会绩效调查的结果。多数使用者认为绿道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绿道设计体现了临安的历史文化。82.7%的受访者对绿道的骑行或步行体验表示满意。多数受访者认为绿道提升了其户外活动的参与度,近半数使用者表示绿道改变了其生活方式。在可达性方面,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较差,间接导致了选择私家车出行的游人增多,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时期,交通及停车问题较为突出。10.0%的受访者表示绿道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即到达绿道的路线不畅通。增设绿道附近的公交站点,是增强其可达性及缓解交通与停车压力的有效方式。作为郊野型绿道,青山湖绿道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是其

自然环境优美,而绿道设计中对于乡土材料的应用也受到了使用者的关注,57.0%的受访者表示对于可持续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

表 7 利用废旧建材产生的节约建设成本Table 7 Construction costs savings from the use of waste building materials

表 8 利用原有构筑物产生的节约建设成本Table 8 Construction costs savings from the use of existing structures

表 9 青山湖绿道 1 期的景观绩效评价结果Table 9 Landscap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of Qingshan Lake Greenway Phase I

3 结论

在环境绩效评价中,青山湖绿道1期的相应经济价值约398.44万元·a−1,其中调节气温价值为295.29万元·a−1,占总价值的74%,其次为涵养水源价值为70.65万元·a−1,占总价值的18%,净化空气价值为16.61万元·a−1,固碳释氧价值为12.09万元·a−1,保持土壤的经济价值较低,为3.80万元·a−1。

在经济绩效评价中,青山湖绿道1期充分利用废旧建材与原有构筑物,节约建设成本约90.08万元;绿道建成后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拉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在社会绩效评价中,绿道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体现了临安的历史文化,提升了人们的户外活动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因自然环境优美而来到绿道,超半数受访者表示对可持续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研究的郊野型滨水绿道景观绩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客观、清晰地呈现了绿道建设的综合效益。青山湖绿道1期的建设投入约7 200万元,仅以环境绩效价值398.44万元·a−1计算,约18 a可获得与建设投入相当的经济价值,而其对于地区发展和市民健康的促进也将产生更大的价值。对于场地中废旧建材与原有构筑物进行充分利用,能够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

景观绩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考察、直观地展现绿道建成的综合价值,但因绿道的规模尺度较大,沿线的自然、人文资源类型丰富,需要在绿道建设前,即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且此过程需要延续至项目建成后的数年,才能够得到更客观且全面的评价结果。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其中水岸线保护、栖息地恢复等指标由于原始数据缺失而无法获取;经济绩效中,房产价值的增长未排除绿道之外的其他要素影响比例;针对健康等方面的评价可在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更完善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客观、准确的结果。

4 致谢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史琰副教授对本文写作提供帮助,谨致谢意。

猜你喜欢
土壤侵蚀绿道林地
陕西省汉江流域2000-2015年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基于RULSE的九寨沟县地震后土壤侵蚀定量分析
Summer Is Coming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岗托土壤侵蚀变化研究
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毕节市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