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1-01-08 06:27夏春莲王亚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南通工业

夏春莲 王亚军

【摘  要】通沪产业协同发展是南通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促进通沪产业协同发展需要交通、人才和理论等方面的有效支撑。当前,通沪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交通问题已经得到大幅改善。论文在产业对接中选取工业作为研究对象,从调研两地工业发展现状出发,寻找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两地产业互补的结论,进而从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持、构建协同发展平台等方面思考如何加快通沪两地工业的协同发展。

【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 Nantong and Shanghai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Nantong'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 Nantong and Shanghai needs the effective support of transportation, talents and theory. At present, the traffic problems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 Nantong and Shanghai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is paper selects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industrial docking, start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two places, look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industr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industrial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two places, and then considers how to speed up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Nantong and Shanghai from the aspects of talents team construction, policy support and constructing 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platform.

【關键词】工业;协同发展;南通;上海

【Keywords】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Nantong; Shanghai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049-03

1 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现状

长期以来,交通问题限制了南通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南通的交通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苏通大桥的通车,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的建设以及运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改善了南通的交通问题。江苏省第三、南通地区唯一的动车所投入使用,解决了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交通问题。当前,两地协同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现阶段,上海先进的科技可以对南通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论文对通沪工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思考推进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1 南通市工业发展现状

南通市制造产业获得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南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3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对比2019年提高了4.7%。产业增长情况具体见表1。2020年南通市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6∶47.5∶47.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2020年全市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至27个行业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比2019年增长9.8%,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6.7%和13.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0.9和7.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网络实现零售额58.1亿元,比2019年增长61.7%,占零售额的比重为5.6%,比2019年提升2.1个百分点。由此可知,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直播的兴起对于产品销售的影响较大。信息技术和信息传输、商务和租赁服务的收入同比实现了26.8%以及17.1%的增长速度。

1.2 上海市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上海市工业发展现状

2020年,上海市工业增加值达到9656.51亿元,对比2019年增长1.4%。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052.59亿元,对比2019年提高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30.97亿元,对比2019年提高1.9%。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2904.24亿元,对比2019年下降1.3%。

高端裝备、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实现13930.66亿元总产值,对比2019年提高8.9%,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

2020年,上海市全年6个重点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784.22亿元,比2019年增长4.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3%,具体见表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4%,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体见表3。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831.81亿元,同比下降2.3%,税收收入1754亿元,同比下降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1.6%,主要由于疫情带来的冲击。

1.2.2 上海市工业发展趋势

按照2035年的发展目标,上海在“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奋斗十年,将自身创建为集文化、创新、生态于一体的理想城市。未来,上海势必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仍将予以高度关注,这是因为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能够为第三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倘若缺乏第二产业单纯进行第三产业发展,就会造成第三产业的泡沫化发展和空心化发展。金融危机后,美国启动了一系列计划,即在制造业领域建立45个国家实验室,目前已经建立10余个,涵盖3D打印、电力电子等领域。这也使得上海在制造业领域中这些全球战略性高端技术方面主动布局。在制造产业布局环节,上海应提前制定规划,全面培养具有自身优势的高科技公司。当前,上海的土地、人工成本非常高,这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上海可以把较大规模的工厂转移到南通,对其把好技术关。

1.3 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具体情况

1.3.1 南通与上海在产业发展上具有互补性

通过分析了解到,上海以及南通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发展产业水准层面,南通和上海二者拥有极强的互补性。上海需要南通相对较低的土地、人工成本,南通需要上海的先进技术支持。

1.3.2 产业接轨有助于提升南通的产业层次

目前,南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工业产业缺乏较强的竞争力,由此通过和上海工业接轨,有利于全面提升南通产业等级和层次。在制造业方面,南通纺织、化工、机电等行业虽然特色明显,但综合层面产业规模不大、档次较低,无论是在公司管理、科技发展还是信息化水平层面和国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产业升级速度较慢。当前,上海已成为国际技术创新的中心和信息传播的高地,当地企事业单位拥有高端技术和丰富的产品升级经验,加强与上海工业的融合,便于南通应用和推广高端技术。基于此,南通应加强与上海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吸收适用于南通本地企业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在各个领域深入应用信息化技术,从而夯实南通工业基础、推动产业振兴。

1.3.3 产业接轨是“接轨上海”战略的核心

现阶段,工业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仍然显著,这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正视工业的基础性地位和辐射性作用,并将促进工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作为“接轨上海”战略的核心,做好产业接轨至关重要。发展经济学认为,能否与当地产业发生紧密联系,是增长极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换言之,需要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优化经济结构,避免形成现代资本技术密集工业和当地传统工业结构之间的二元经济形态,弱化企业间的连锁效应和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辐射效应减弱。因此,要强化上海增长极的功效,推动南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两地产业现状而言,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2.1 高端纺织产业

就南通而言,服装产业是传统产业,历经较长时间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熟悉纺织管理和制作的工人和人才,拥有优良的发展潜能和人才基础,而实现高端纺织产业的发展就需要接轨上海。一是借助我国知名服装公司以及上海国际公司的品牌优势,开展深入合作,生产覆盖面较广、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推动高端纺织产业的高水平发展;二是借助上海产业转移的影响,学习上海高端纺织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与生产技术;三是利用上海的人才储备和技术优势,优化南通人才、技术资源,助力高端纺织产业发展。

2.2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南通较具优势的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历经较长时间的发展,形成电子元器件、通信产品等主导板块以及音频设施、电池、移动通信终端、电子仪表、配件和软件等有关方面的制造板块。一大批龙头企业在细分产业中位于领先地位,但综合而言,南通电子信息产业缺乏显著的竞争优势。一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需要面对国际水准企业的竞争,南通要紧跟上海步伐实现共同发展,与上海高校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在招才引智的基础上出台产业长效发展规划,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二是有效使用上海的人才、科技、信息等相关资源,联合不同层面的力量,提升南通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三是将目光转向上海等更广阔的市场,鼓励重点企业开拓上海市场,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产业品牌,在发展中逐步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2.3 船舶修造产业

南通依托海岸线、劳动力、港口等诸多资源,形成了以中远川崎、中原海运等为典型代表的船舶修造公司,南通需要和上海共同研究和发展船舶修造工业,让其演变为在沿江城市中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集团。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南通带来了机遇,南通应适时发展大吨位船舶修造业;二是加大力度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吸纳上海船舶修造产业在南通当地建厂、发展;三是基于上海的人才以及技术优势,提升南通船舶修造产业的整体水平。

3 推进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3.1 改变思维方式,加强组织领导

当前,通沪产业协同发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南通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并积极宣传、参与。在此基础上,首先需要提高认识,抓住这次机遇。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浙沪三省市应充分展现各自的资源优势,互利互惠、取长补短。南通应抓住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实现通沪工业协同发展,为自身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赢得机会。其次需要甘当配角。在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自身资源,树立“面上当配角,点上争主角”的思想,主动寻求协同发展的机会。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搭建交流合作、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平台,为通沪工业协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2 加強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协同发展规划

“要想富先修路”,一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等基础设施作保障。当前,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崇海3条过江通道、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运营,将南通纳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但是,想要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吸引优秀企业来通、留通,实现全方位的辐射,还要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下功夫,如加强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吸引企业来通建厂、生产。

南通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3+3+N”产业体系建设是重点工作,促进通沪产业协同发展是南通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在发展规划中需要制定出通沪工业协同发展的具体规划,规划既要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又要彰显南通自有工业的优势和特色。只有贯彻这一规划,才能更好地指引通沪两地工业协同发展的实践,把步子迈好走好。

3.3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梯度转移的基本理论,高梯度区域受到较高的地租和住房成本、较高的劳力成本以及与原料产地距离较远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丧失竞争方面的优势。低梯度地区由于生产成本低、靠近原料产地等因素,具备各种条件接受辐射,当生产过程标准化、通用性较强时,这些地区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该转移需要低梯度区域拥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可以消化和吸收引进的技术,倘若缺乏技术支持,南通则不能有效地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与此同时,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所有先进思想和技术手段只有依托人作为基本载体,方可转化为生产力。例如,上海的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引进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人才优势。人才数量直接影响区域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的背景下,投资者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了投资区域的人力资源情况,人力资源的数量、治理对投资决策产生了直接影响。由此可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持续强化团队建设,培养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为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沪两地工业发展存在互补的空间,南通可以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上海可以为南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各自的产业层次。论文研究得出促进两地工业协同发展,需要落实改变思维方式,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协同发展规划;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旨在为两地工业协同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南通市统计局.2020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j.nantong.gov.cn/ntstj/tjgb/content/13a26b37-d232-464e-91d3-f66ea1e7a0eb.html,2021-03-15.

【2】上海市统计局.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2103/19/t20210319_36394818.shtml,2021-03-19.

【3】杨立卓.重庆自贸区的建设基础、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与上海自贸区的比较研究[J].西部论坛,2018,28(4):106-115.

【4】卞小燕,吴灵姝.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品牌化策略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76-78.

【5】高丽娜,朱舜.区域合作视角下长三角经济腹地空间结构优化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8):30-32.

【6】何风娟.南通接轨上海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南通工业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工业人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