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2021-01-09 09:05胡娟娟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期
关键词:深基坑土层基坑

胡娟娟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1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类型的建筑越来越多,全面满足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建筑的设计看,越来越新颖独特,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建筑的主体功能向综合性转变,形成了功能更加齐全的建筑群落。在各类建筑不断出现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建筑的技术问题,只有通过良好的技术支撑,才能建设出高品质的建筑项目。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会用到各种技术,其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一般的建筑项目中均会有着普遍的使用,为建筑的安全稳定提供良好保障。通过技术实施,能够对建筑地基实现合理稳固,起到支撑和阻挡作用,整体效果非常明显。建筑深基坑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通过上层建筑物的结构与体量,全面扩展地下结构,通过工程施工逐渐加大基坑深度,为上层建设打牢基础。

1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施工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但一些项目的实际施工无法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存在少挖和多挖的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工作很难满足实际要求,无法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边坡开挖的平整性[1]。另外,施工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严重阻碍建筑工程边坡施工的有效进行,进而会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施工过程不够规范,导致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受到影响,使基坑的施工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

2 新形势下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

2.1 土层锚杆支护技术

这一种施工支护技术主要是借助锚杆钻机的方式进行施工,在施工期间需要先借助锚杆钻机明确位置,并将水泥浆置入到孔内借助绞线传入,并进行锁定,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支护的主体结构强度。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基坑周边相关测量工作,明确钻孔的深度与方位,尽可能降低施工误差,为后续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在钻孔期间,如果出现障碍物,需要及时停止施工并排出,图1 为土层锚杆支护结构图。

图1 土层锚杆支护结构

2.2 钢板桩施工技术

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土层的基本特点引进落地式帷幕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工程项目设计要求,做好落地式帷幕下卧隔水层的深度设计工作,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应保证钢板桩的打入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提高防水施工质量水平。

2.3 土钉支护技术

土钉施工技术属于深基坑施工技术中施工效果相对较高的一种,其作用非常突出,在施工中主要内容在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助施工规范在施工前期做好质量检测试验,并对土钉的实际拉拔力量进行计算,保障土钉支护的整体质量水平。第二方面是按照钻机的长度针对分析钻孔深度,明确标注孔的深度,并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第三方面是按照作业的标注,合理的掌握外加剂的使用量,保障浆液配比合理性,保障整体施工效益。

2.4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在施工中使用较多,主要能起到挡水的作用,对建筑稳定性来讲,非常适用。进行工程施工建设时,要对环境做好监测,对于砂土、软黏、地下水丰富、水位高的地质环境,这项技术有着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导墙施工,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标段,做好泥浆配置,保证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成槽及清槽施工工序要格外重视,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科学组织实施,合理安排施工建设,按照上述施工工序进行组织各环节的施工。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整体强度大,具备良好的节水抗渗性能,对于建筑工程密集的建筑群来说,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 新形势下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3.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建筑深基坑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对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明确工程项目的水文地质情况,尤其在地质复杂和存在不良地质条件时,监测过程中需要设置加密勘探点。其次,技术人员需要明确工程项目周边既有道路和建筑物的情况,针对沉降问题提前制订防护方案。

3.2 提高对土层的观测能力

土层的结构变形或地下管道的状况都会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一线施工人员和相关设计者必须轮流值班,在施工现场观测土层的变化情况,通过监测能够有效获取地下相关的数据,从而进行后续的整理和分析。一旦发现土壤出现变形现象就必须针对性地调整施工方案,对已经施工完毕的支护工程部分进行修整。对土层的观测靠肉眼是难以进行的,需要相关的仪器和设备,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配备专门的设施和专业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对土层进行准确的观测,得出精确的数据,以便设计人员进行后续的分析工作。通过检测与分析,就可以得出土层变化的结果,从而进行第二轮的重新修补,对不符合目前土壤状况的支护结构进行一定的改进。一线工作人员一定要因时因地分析自己的工作状况,不能照搬照抄设计图纸,只有根据地下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支护工程的建设,才能保证最终整体地基的平稳。

3.3 加大施工检测与检查力度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准备阶段,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施工检测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流程、实际操作进行协调,掌握施工技术操作流程、技术应用标准,由高素质管理人员检查深基坑支护施工情况,还需要规范记录检查结果。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结构尺寸测量工作,及时记录深基坑支护结构形变量、位移量和沉降量,利用检测装置针对地下水做好周期性检测,明确地下水检测固定周期,了解地下水真实水位[2]。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形变量与位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 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

4.1 钢管支撑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在保障工况条件的基础上完成施工,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当坚持分段分层的施工方式严格落实施工安装支撑性结构的施工,保障基坑开挖的深度合理性。在组织千斤顶进行预应力施加的同时,需要保障施加的预应力保持对称性与加载的同步性,保障预应力加载的对称效果,并通过液压泵呈现出一个T 形的阀门构建组合千斤顶。在轴力添加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将伸缩腿和支撑头后座之间的孔隙应用楔块进行施工处理,做好对称间隔的拆除,规避因为预应力快速改变而导致开裂或变形问题的发生。

4.2 基坑开挖要点

为了提高施工整体效果,则要对基坑开挖施工中,做好当地环境的监测,并对地下水位情况做好测量,合理控制水位,保证施工连续性。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合理控制地下水位深度,设置好基底标高,一般不能大于基底标高50cm。要全面设计出合理的科学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做好现场的施工建设,基坑挖掘中必须要全面做好周边建筑的合理加固,全面监测好地质变化,保证安全施工建设。

4.3 合理设计支撑参数

钢管的支撑设计应当保持合理性,钢管的支撑原则上需要以分段方式进行施工。在轴力设计方面,钢支撑在施工安装完成之后应当及时应用吊机将液压千斤顶放置在活动端并实现定位处理,按照设计的相关要求做好预应力的施加。在施工中可以通过特制千斤顶做好活动端的60%预应力施加,在取下千斤顶之后发挥时空效应,钢支撑的安装施工普遍在16h 左右完成。在钢支撑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松动而引发应力损失的现象,此时需要及时施加预应力,并进行压力检测,应用人工检查的方式保障施工质量水平。

4.4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测要点

深基坑支护施工要做好过程的监测,对于难度较好的施工区域,更需要随时报告数据。可以说,技术实施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监测。因为,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一些考虑不到的因素会影响施工安全,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出现变形、土体沉降问题,给施工技术人员带来人身伤亡,所以,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做好合理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数据信息对岩土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有效避免出现基坑位移和变形。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调整施工方案,引进更多先进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如土层锚杆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钢板桩施工技术、基坑监测技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性。

猜你喜欢
深基坑土层基坑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