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年规划的历史沿革看中国现代化建设理念的演进

2021-01-09 16:09叶青曹思和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6期

叶青 曹思和

摘要: 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目标及方向的五年规划,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囊括的领域较为全面,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理念演变的重要视角。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历次五年规划,发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及战略重点,尤其是到“十四五”规划,已经越来越科学地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稳步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并逐渐形成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五年规划;“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6-0080-09

规划活动及其概念由来已久,作为政府政策工具的规划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源于经济大萧条及世界大战造成的治理危机。1917—1950年,政府规划首先在苏联和蒙古,随后在中欧、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再后在中国、朝鲜和越南等国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苏联经济规划的成就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这些国家规划的尝试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并决定了20世纪的大部分进程[1]。20世纪70年代之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纷纷放弃指导性规划[2],中国却一直坚持使用“规划”这一治理工具。自1953年开始的五年计划①,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整体性把握和发展思维,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理念和目标构想(见表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3]。

考察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沿革,可见其从关注发展速度,到兼顾产业布局合理性、国民经济体系协调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高质量发展要求,再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建构,体现了思想先导、理论先行;在五年规划的编制上,从领导层集体决策发展到咨询决策,再到“开门办规划”的更为广泛的决策模式[4],民主开放的决策模式促进了公众对现代化战略的认识。五年规划的制定还体现出一定的连贯性,这不仅体现在历次规划战略布局的连贯性上,还体现在五年规划与其他长期战略规划的衔接与一致性上,如“三步走”战略、“两步走”战略安排等。从“一五”计划到正在实施的“十四五”规划,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发展,体现出五年规划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指导作用。

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大致可以划分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对应“一五”到“五五”计划时段,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自然灾害及其他不稳定性等因素使现代化建设一波三折,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体系、基础工业初步建立,为后续发展建设打下重要基础。第二阶段大致对应“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时段,实行改革开放,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转轨过渡期,中国政府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更加切合实际。第三阶段是“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时期,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提出新发展理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现代化建设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走向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四个现代化”阶段(1953—1977年)

“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②时期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优先发展农业和工业,致力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发展目标。

(一)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由此将“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判断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上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建设,现代交通布局初步成型,现代化重点就落在了要求更高更全面的科学技术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进步。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中心并为其服务[6]。“四个现代化”的理念具体体现在这一时期各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当中。

“一五”计划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制定,以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为主,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二五”计划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该计划受“大跃进”运动影响,存在指标过高、不切实际的问题,后期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三五”计划的中心任务为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和加强国防建设,后调整为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四五”计划以备战和三线建设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新飞跃。这两个计划都突出“四个现代化”中的国防现代化。“五五”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关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调整,重点建设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

(二)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以“一五”计划为例,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方针,这是由当时的国情和工业经济水平决定的。在发展布局上,中国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相对领先,“一五”计划在发展布局上也作了战略倾斜。“二五”期间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持续推进,后期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前三个五年计划都致力于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礎上,重点发展工业;“三五”后期和“四五”因国际形势变化而将发展重点放在战备和国防现代化;“五五”前期按照“四个现代化”“两步走”设想的第一步,提出后三年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努力解决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问题。

从经济的结构和增长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在于重工业建设,客观上实现了重工业的高速增长,国民生产随之增长,但是也隐藏着经济发展和转变的不平衡性。由于缺乏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计划制定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指标值不断大幅度调整,难以按预期实现。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是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两步走”战略设想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为后来的中长期规划提供宝贵经验和可借鉴的决策范式。此外,一些领域、部门的远景规划也发挥了较好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是《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其实施为我国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实现“两弹一星”等重大科学计划打下基础,也展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1978—201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这一时期,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五”计划国民经济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八字方针,开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七五”计划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奠定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这是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两种体制并存,同时又激烈冲突的时期。“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九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7]。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8]373。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引领了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7]。

(二)提出“三步走”战略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8]251 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将“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为经济建设目标。

“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对应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即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设想。“六五”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七五”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从“八五”计划开始,五年计划的名称增加“纲要”一词,突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部署。“八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突破性发展,中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发展商品经济。在对“八五”计划的调整中着重提出了关于科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建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改革实行“放权让利”,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九五”时期接续发展,继续推动科技进步、改善人民生活,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

“十五”计划是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为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这一时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五年计划不再是指令性,而是指导性、预见性的;更加重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理念的进步。自“十一五”规划起,改“计划”为“规划”,一字之差体现出决策和战略部署的慎重和灵活性,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给予各领域指导性的发展建议。在决策上,规划的编制宜虚不宜实,偏定性而非定量[10]。此后的五年规划编制更注重集思广益,更注重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了公众参与度和认可度。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五年规划设置约束性指标,建立了约束性指标公报及考核制度,要求相关部门定期公布指标完成情况,实行目标责任制。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愈发重要。这一时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中國应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珍视知识、科学、教育,并全力避免每次社会性倾斜都冲击科学与教育的局面[11],对科技现代化的重视也体现在这一时期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当中。

三、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2012—)

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不限于工业化,还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知识化和绿色化等,工业经济面临向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转变。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复杂、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发展环境,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理论、模式、路径的创新,需要追赶和超越的不是某个国家,而是“现代化”这一个动态目标本身。现代化不仅有经济现代化属性,而且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人的现代化等多重属性。全面的现代化不仅包含现代化的多重属性,还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迈向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特征。

(一)提出新发展理念

“十二五”规划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新发展理念,即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理论成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12],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解决的是公平正义问题。这五个方面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显示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发展的新认识,指引了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它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指明新时代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途径和着力点,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新发展理念还给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全新选择,为解决全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深层次的现代化目標必然涉及人的现代化。对于个体而言,现代化涉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的转变。对于社会整体而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实现从自然、社会到思想的解放,可理解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劳动者自由、发展、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题[13]。“十二五”规划关注中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要求。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取向,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优势所在,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价值的超越[14]。“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它将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获得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发展要求更加全面的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5]。这就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最显著的一个区别。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代化囊括的领域广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更为复杂。因此要进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进行党的自我革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来适应这一新变化。党的十九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内容写入党章[16]。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现代化。科技对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要求拓展网络经济空间,重视互联网产业体系发展,为后续发展核心技术提供物质、技术和政策基础。为适应新形势,“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17],提高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服务于国家创新战略大局,保持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中国国际科技竞争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在于高质量发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等各项远景目标[17]。“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19]。这一五年规划同前期相比,领域更加广泛,不仅着眼于当下,还要更多地服务于未来,服务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

四、结论

现代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国家发展目标已深入人心,它区别于近代“西化”的理念,逐步发展出中国特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用现代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一种只要能证明有用便操将起来的工具[20]。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要从发达国家吸取经验,但在经历长期探索后,吸取经验远不能满足中国发展的时代需求。中国现代化发展中长期性、共时性的复杂问题,需在纵深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不仅是在时间维度上的赶超,还要实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影响,进行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形成一个以地球的空间并同时以地球上的人心为轴线的双重结构[21]。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正在从过去被动回应西方的议程和适应角色,逐步转为具有更多话语权和更加主动的角色[22]。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五年规划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各方的关注。中国领导人始终可以做到制定长远规划,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这一切令人为之叹服。中国不仅全面而有效地防范了全球化风险,而且还利用了全球化的机遇[23]。在现代化研究视角下,中国历次五年规划清晰地显现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脉络和中国现代化理念演进的全过程,也展现出中国从设定现代化口号到设定具体现代化目标,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优先发展工农业、国防和科技的“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苦探索历程。中国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后发赶超型的国家,需要用较短时间走过先发现代化国家较长时间走完的历程,历时性问题变为共时性问题,加之人口问题等,局面更为错综复杂,挑战前所未有。不过,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化之路虽难必成。

注释:

①五年规划(The Five-Year Plan)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一五”至“十五”期间称“五年计划”,自“十一五”改称“五年规划”,本文同时使用“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这两个概念。

②“二五”到“四五”的三个五年计划未全文公开发布。

参考文献:

[1]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From Plan to Marke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Benjamin Powell.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Did It Create an East Asian Miracle? [J].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2005,18(3-4).

[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04.

[4]鄢一龙,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中央政府决策模式演变——以五年计划编制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3).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6]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1.

[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獻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讲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0]胡伟俊.十四五规划:从历史看未来[EB/OL].(2020-11-26)[2021-09-20].http://www.chinacef.cn/index.php/index/article/article_id/7511.

[1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1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

[13]孙熙国,孙蚌珠,张守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沿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14]艾四林.党的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12).

[15]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 (1).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N].人民日报,2017-10-25.

[1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9]“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20-11-01.

[20]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21]刘禾. 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22]朱云汉. 突破与超越: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J].经济导刊,2019(11).

[23]弗郎克·泽林.中国密码[M].强朝晖,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Evolution of the Idea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ive-Year Plan

YE Qing, CAO Sihe

Abstract: The five-year plan plans the goal and dire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vers comprehensive fields, expresses the important targets and task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its ideas. The review of all five-year plans in China shows that Chinese modernization goal has experienced the progress from exploring "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ing a country of comprehensiv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distinct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formed a corresponding industrial layout and strategic priorities, especially the 14th five-year plan, which specifically reflects the issue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motes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steadily, and is forming the Chinese model of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five-year plan; four modernization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mprehensive modernization

责任编辑:翟   祎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战略研究专项“世界现代化的动态监测与研究”,项目编号:GHJ-ZLZX-2021-19。

作者简介:叶   青(1974—),女,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

曹思和(1999—),女,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