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六问”在师生沟通中的设计与应用

2021-01-09 16:24潘尹凡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师生沟通青春期

潘尹凡

编者按:本栏目从“师生沟通”的视角出发,刊登了三位中学教师撰写的教育叙事类文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准确而又深刻地表达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成为长期困扰教育研究者的问题。以教育叙事研究这一方法为切入口,真诚朴实的文字不仅生动诠释教育智慧和教育实践,也在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足迹。教师带着实践中的真实困惑,对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并借助真实典型案例,最终形成“叙述—诠释—深挖—反思—创生”的新思路。

摘   要: 基于大量心理学经典案例提出的迈克尔六问沟通模式,在公司管理、心理咨询等领域取得了显著且长期的效果。这种沟通模式同样可以借鉴到教育场景中。教师将传统六问设计为引导学生改变自我的问题,结合具体的青春期学生案例加以运用,以期探索迈克尔六问在教育领域的可行性与可研究性。

关键词: 青春期;师生沟通;“迈克尔六问”

高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来自学业的压力,长辈的期望以及同辈的相处问题。情感的起伏会让一个满脸笑容的学生,第二天就变得沉默阴郁,这让不少教师也为之不解,心存担忧。而育人的责任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从平等的角度帮助他们走出困难,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顺利走过青春期的坎坷道路。为此,我们不断地寻求各种沟通方法,以期更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找到问题源头,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困惑,助力他们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一、理论的提出

“迈克尔六问”是由耶鲁大学心理学专家迈克尔·潘塔隆博士基于“动机访谈”,总结分析了大量心理学经典案例后提出的。全球百强的商务企业如GE、百时美施贵宝、拜耳等,在员工入职期间都会对新人和新部门领导安排类似的培训,以让他们面对客户时,能在短时间内说服他们。“迈克尔六问”是实用心理学领域著名的标准提问体系,虽然只有六个提问,但能让被问者意识到做出某一行为的内在动机。一个经典的案例是:

作者迈克尔博士应邀为一家公司的各部门主管培训如何使用“迈克尔六问”和部下沟通。起初,主管们都懒散地坐在培训室,对台上的迈克尔博士毫不在意,认为一名大学教师不可能教自己如何管理员工。博士注意到了这一点,首先承认大部分人内心是抵触参加培训的,于是提问:“为什么你们会坐在这里?”“因为我别无选择。”“因为我的上司让我来听听,我不想让我自己看起来缺少合作精神。”

博士继续追问:“你有多想来听我的培训呢?选择一个数字,1表示完全不想,10表示很想。”有的主管很不屑地回答:“大概是3到4吧。”其他人也随之附和。

“请问,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小的数字呢?”博士继续问。大伙显然愣了一下,面面相觑,安静了一会儿后,开始思考:“我带领团队有自成一套的体系,我觉得很好,但……还是有个别的成员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我偶尔也对此很头疼,嗯……也许参加这培训能找到一些沟通思路吧?”周围的总管们也点头表示有类似情况,小声抱怨自己成员不配合工作等问题。

博士趁势问道:“想象一下,如果各位找到了和员工有效沟通的方法,会发生什么好的事情?”“这样我就不用费时间去一次次约谈他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做其他事情啊!”一位主管回答。

“有更多时间做其他事,为什么这个结果对各位很重要呢?”“那当然了!如果能剩下这些时间,我就能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早点下班陪孩子,和孩子们玩了。”另一位女士说:“早回去就能和我丈夫共进晚餐了,我们很久没有两人共处的时间了。”

博士点头表示同意,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各位愿意,接下来的时间,打算做什么?”主管们大部分已经没有一开始的猜测和不屑,眼神也大多聚焦在了博士身上。“我们应该可以从培训这里学到有用的技巧吧,您就开始吧!”之后的培训非常顺利,并且主管们也都开始尝试着使用“迈克尔六问”进行管理,整个公司的实际效率也逐渐提升。

短短一段对话,台下就有了根本转变,这与人类的认知冲突有密切关系。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7年撰写的《认知失调论》中提出:当人对自己的认知存在两个互相冲突、不协调的面,人类会努力让自我认知和实际行为完美吻合,例如放弃或改变一个认知,迁就另一个认知,以达到统一。1 其普遍性决定了“迈克尔六问”可以拓展并应用到人际交往领域。

如在上述的提问“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小的数字”中,主管们会去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答案是不可动摇的,即便这个数字是随意一说,而这一举动则是在让对方自己主动去挖掘动机。这一效果远比“为什么你不听我的培训”要有效得多。

凝练来看,“迈克尔六问”的一般提问纲要如下2:

1.你為什么想做这件事?

2.你有多想这么做?——从1-10选择一个数字,1代表一点也不想,10为很想。

3.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小的数?

4.设想一下,如果你做到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

5.对你来说,这些好的结果为什么非常重要?

6.接下来你会做什么,如果你想做的话?

进一步说,“迈克尔六问”的特点是:科学,简短,效果持久,适用在各种领域。在面对大量学生群体的学校,我们教师是否也能以“迈克尔六问”为沟通工具,实现高效的师生沟通呢?笔者结合一个真实的案例,以“迈克尔六问”为基础,做了有效的探索:案例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一位阳光活泼的少年,在解决他的问题时,让笔者逐渐认识到学习心理学提问技巧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二、未运用“迈克尔六问”之前的沟通僵局

当时已经是高二下学期,学习的压力一轮接着一轮,学生每天也都是在学校、教育机构、家之间辗转。在临近期末时,笔者从作业反馈中逐渐发现M同学的学习情况有明显的下滑。在和班主任了解情况后,笔者才知道他和班中一位女生C同学存在情感问题,并且近期影响逐渐明显,各科的成绩都受到了影响。虽然他们在同一班级中,但之前笔者的确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情感问题。实际上,很多学生习惯于将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从日常的课堂细节中挖掘并了解具体的情况。

为了不让事态往消极方面发展,笔者打算和M同学好好聊一聊。笔者将面谈时间选在阳光明媚的上午,希望当时的环境能让他更容易敞开心扉。

笔者先聊了其他话题之后,顺势向他发问:“ 你觉得最近学习状态如何?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说吗?”这时,他的眼神似乎有一种躲闪,犹豫了一会儿后,冷静地回答:“没有什么问题……老师讲的都懂。”他的语气坚定,仿佛把话堵死了。师生之间很难再把对话继续进行下去,但笔者还想再坚持一下,因为这次机会以后可能很难再有了。笔者继续发问:“最近我发觉你的作业相比之前有些退步,上课不专心的情况也比之前多了。”听到这样的话语,他的眼神变得不自然,在眼前的地面和花草间游离。笔者继续说:“这两天也和你的班主任了解了一下情況,最近是不是和C有什么问题?”……无言的10秒,既尴尬又着急,而他的眼神依旧飘忽,显得很不自然。“嗯……稍微有一点吧,我没事的,我会处理好的,老师不用担心,作业我会认真做的。”师生之间有道无比坚实的厚墙挡在中间。最后,笔者没能达成希望的效果。

之后一段时间,他的作业反馈有了些许改善,本以为他确实独立解开了症结,逐步在恢复,但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直到那天M同学的妈妈来到学校,在和班主任了解完情况后,笔者与她进行了面谈。担心成绩和升学的家长心急如焚,话语间逐渐显露出了一丝哭腔,笔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此真实地体会到当前处境下家长的无奈与无助,笔者感到有责任把这个原本阳光开朗的少年找回来。

三、基于“迈克尔六问”的沟通设计

为了打破沟通僵局,笔者开始尝试结合“迈克尔六问”的普适结构设计问题。

问题1:你为什么最近把作业认真完成了呢?

笔者近期发现M同学的作业有一点进步,可以借此鼓励他的认真,肯定他积极的态度。即便他的回复还是典型的服从式,但教师要尽可能地让他的思维走向正面的方向,借此,可以进一步强化他的自主权,借此引导下一个问题。

问题2:你有多希望保持这个状态?用1到10来量化,1表示非常不希望,10表示非常希望。

通常的回答是“我也很想”“想要”等模糊描述,学生自己也没有深思过其程度如何。针对这个问题,学生自己打分量化,可以更明确地使其挖掘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提问前有鼓励表扬这一积极情感的铺垫,在认知的协调下,学生自然会避免回答1。

问题3:为什么没有选更小的数呢?

此问是核心,通常作为教师或家长都会以不平等的角度“质问”学生:为什么不选更高的数字,表示能做得更好?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会催生青春期学生萌发叛逆心理,导致交流隔阂更加严重。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选择这一数值的原因,再次引导他强化自主权,更进一步挖掘自己的内心。根据费斯廷格的理论,人不会轻易地改变刚才给出的答案,即便无理由,也会尽可能去寻找支撑自己答案的理由。

问题4:假想一下,如果你成功保持这个状态,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通常,学生听到的都是来自长辈的劝诫,例如“不学习就没有好学校,好工作。再玩游戏,你成绩就会很差”。心理学认为,对未来的负面发散会让学生情绪变得阴郁消沉。面对中学生的一些看似很大的错误时,要避免正面冲突。1 长期沉浸在冲突环境下,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维持积极的心态,又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因此在提问中直接指向正面积极的想象,引导学生在脑内描绘成功之后的画面,更能促进其挖掘正面行为的动机。

问题5:为什么这个结果对你而言很重要?

抓住了学生对美好的想象后,就能进一步挖掘他说出这个画面的理由。在这里M同学内心也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未来:担心成绩不如意,担心高三心力交瘁……而引导他说出了重要性后,其自身便更有可能对刚才的话负责:承认它的重要性,而不是再逃避或叛逆。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人基于对某种情景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会让这种情景更有可能发生,而这正是学生对自身的预期。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个体价值的认识和对目标的认识,是决定其对成功的预期以及对任务重要性认识的因素之一。1教师在日常面对学生时,适当增强对学生当前能力的客观评价和鼓励,更加能强化对预期的信心与自我效能。

问题6:如果你愿意的话,接下来你想怎么做?

最后一个问题提出的时候,M同学的心应该已经打开了很多,情绪也应该会更加放松,借此和他讨论青春期男女交往的问题,便自然会顺利很多。不过仍然需要再次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可能的行动,而不是从大人的口中说出方案。当然,改变现状是人必须面对的困难,因此,“如果你愿意的话”将再次强调M的自主权,他有权利不回答或继续思考。“一个自我期待良好,有自尊心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必然心生痛苦,而这种痛苦才是改变的起始。”在这一放松的环境下,一般人也都会至少给出一两种当前可行的解决措施。

四、基于“迈克尔六问”的实践运用

第二天课上,笔者借机表扬了他作业的进步,并且让他回答作业中重点问题的解题思路,虽然部分需要教师的提示,但他还是不错地完成了解释。在表扬的效果下,他课后答应了笔者再次面谈的要求。

放学后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地打在地面,天空逐渐阴沉,往常操场上即便冒雨也要打球的学生们也少了很多。师生二人就在雨棚下边走边聊:

笔者先开了个头:“上次面谈完,你说会自己处理,本来我不是很相信,但现在看来你的确做到了,很厉害。”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笔者不动声色地转到问题1:“换成其他人可能真的做不到,你为什么想把作业认真完成呢?”他似乎对这个问题没有很理解,笔者又重复了一遍。他思考了一阵,如实回答:“因为我想不认真完成的话,老师你可能还会再找我。”

他给的答案很明显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内驱力,而是作为学生担心老师的责问,但可喜的是,他能逐渐直面问题。笔者继续问问题2:“但你的确做得很好,你希望保持这个状态吗?”他肯定地点了点头,笔者追问:“那你有多想继续保持这个状态?用1到10来量化一下,1表示非常不想,10表示非常想。”他犹豫了一会儿,可能是担心说10太过夸张,回答了8。

笔者抛出了问题3:“你选了8啊,那为什么没有选更小的数呢?”他明显没有想到问题会往下问,而不是问:为什么不选更高的数?他悠悠地说:“因为我确实很喜欢这个状态,有一种之前解出问题后的成就感。”

笔者肯定了他的回答,并追问问题4:“那我们就假想一下吧,如果你成功保持了这个劲头,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他嘟着嘴,走了两步,回答道:“这样我其他的成绩就能慢慢恢复到7分了,然后……回去就能有更多時间休息……爸妈也能允许我偶尔玩玩游戏放松,之后我到了高三应该也会没那么大的压力了。”从他的回答中,可以听出他逐渐把外部原因转变为了内在原因,并且心境也逐渐明朗,回答前的犹豫时间也慢慢缩短。另外,M同学慢慢从“能休息”到“爸妈可能允许偶尔打游戏”转变到“高三会轻松”这一学习动机,也恰好踩到了问题5的触发点。

“那为什么高三压力小了,可以有更多时间休息对你而言那么重要?”他回答:“因为之前看高三的学长学姐都很累,一边做文书一边还要注重课程,每天都很晚睡甚至熬夜,我本来休息时间就很少了,到高三可能就要崩溃了,我现在也很担心这个问题。”笔者欣喜地发现了突破口,正是因为和C同学的情感问题,导致课余时间大部分被占据。笔者以此为契机,让他自己说出了和C同学的事情,这也是第一次听他说出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感受后,他表示轻松了不少。笔者和他继续聊了关于青春期男女交往的界限,异性之间产生好感是很自然的,学会爱也是很重要的。笔者用自己遇到的故事作为案例,逐渐让他放下了心结。笔者问出了问题6:“如果你愿意的话,接下来你想怎么做?”他深吸一口气,答道:“我想我能放下了,不再纠缠在里面。”虽然天还下着雨,但笔者觉得他的心已经晴朗了。

如今,迈入高三大门的他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和阳光开朗的状态,能直面并妥善处理青春期的情感问题。

五、反思与总结

反思当时的场景,笔者事先并不知道M同学会对问题做出怎样的回答。即便在此之前笔者假设过他会给出的所有可能的答案,但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然引导到下一个问题。

在实施六问前,为了强调他的自主权,笔者采用了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中的“先跟”策略1,从他的小进步入手,表扬并认可他,让他同意能在空旷的操场上聊天,减小了压力。之后再抛出问题。同时,在他回答后,笔者会有意识地重复或肯定他的表述,这也让他潜意识里认同教师是一个愿意倾听,且和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人,这些沟通前的铺垫和沟通中的小细节非常有助于开展之后的提问。心育的前提是先放下教师的身段,用平等、开放的心境和学生对话。回想第一次面谈的碰壁的原因,笔者仍是以任课教师的身份在提问,这让他很不自在,当然不可能打开心扉。在第二次约谈前,笔者征得了他的同意,同时借用了心理学中“一致性回答”的趋向,让他“自愿”同意再谈一次。约谈中,即便环境阴沉,但合理的提问让他放下了防备,用自身内在的渴望去驱动回答。

当然,依然会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根据认知协调理论,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还有其他选择: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例如,学生会找借口:“是人都会犯错,我犯的这个错误很小……”,当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需要架设更长的铺垫,比如表扬学生长期不犯错误的持续性等。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极其复杂,没有任何人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教师只能尝试着使用心理学中被普遍认可的方法去不断接近、理解他们。随着时代的变化,每一代学子在不同社会、家庭、同伴影响下,心理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也只有让他们自己说出问题,自己说出正面期待,用最强的动机去靠近期望的未来,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而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摆脱经验型教师身份,借助心理学和沟通学理论,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正视自己内心,健康平稳地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

猜你喜欢
师生沟通青春期
小学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策略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生命的勇敢与脆弱:对《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和《折翼天使》的比较研究
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数字时代中职学校师生沟通现状调查(教师卷)调查报告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尊重和理解是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