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优化路径

2021-01-09 10:01卢奔宇
科教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学生

卢奔宇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在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品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面对学生多元且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如何利用MOOC等新型教学媒介,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MOOC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优化路径拟从教学内容开发、授课模式改革、教学结果反馈三方面入手,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课堂参与度为目标,最终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MOOC 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60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College Mental Health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OC

LU Benyu

(Ta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aizhou, Zhejiang 318020)

AbstractCollege mental healtheducation curriculumafterdecadesofdevelopment,fromscratc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promoting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ality, play anextremelyimportant role. In the eraofInternet big data,inthe face ofstudents’diversified and personalizedlearningrequirements,howtousenewteachingmediasuchasMOOCtoenhancestudents’learningenthusiasm, improve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level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urgentproblemforteachersengagedinmentalhealtheducationandteaching.FromtheperspectiveofMOOC,theoptimization pathofcollegementalhealthcoursesisplannedtostartfromteachingcontentdevelopment,teachingmodereformandteaching resultfeedback,withthegoalofenhancingstudents’drive forindependentlearning andclassparticipation,andfinallyrealizing theoverallimprovementof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quality.

KeywordsMOOC; mental health course;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促进学生心理素質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主要集中于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如何普及、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健全心理品质,完善课程设置、重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1]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面对学生多元且个性化的认知需要,心理教育工作者因不断探索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基础上,借助移动学习平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心理问题,实现健康成长的目的。

1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学生需求

2021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技能,但仍有待提高。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较高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大学生群体相较于初中生、高中生,在个人品格方面更富有责任感,独立自主且自尊心强。但因心智不成熟,人格未健全,易产生心理认知偏差,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心理,影响其学业学习和个人成长。面对大学生独特的心理成长需要,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学生易产生的各类心理问题,通过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形式,将学生多样、个性的内在需求与学校规范、统一的教学规定相匹配,达到最优化。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普及心理知识,发展健全人格,有效提高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

1.2高校需求

互联网大数据在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广阔平台和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课堂教学方面,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已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对课程教学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但受专业化人才不足、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困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处于瓶颈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各级各类学校应紧密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心理育人”的具体要求,利用日益完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明晰心理育人目标,采用MOOC等新型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2]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环节,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和治疗,轻视学生心理疾病防御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好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媒介作用,采用关怀性的教学模式,强化咨询服务与预防干预。[3]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不同时空中的教学互动。通过建立师生间良性的心理关爱和心理助长,培养学生自身抵御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积极正能量。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教育部党组于2018年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自爱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解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4]面对“00”后大学生群体思维灵活前卫、自我意识增强、追求创新突破、价值取向多元化等新特点,如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优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课程教学,不仅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的教学活动,也是大学生在校园中获取心理知识,建立健康意识,掌握调试方法的主渠道。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受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场地匮乏、重视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课程发展处于瓶颈期,更缺乏条件开设具有一定特色的心理健康选修和辅修课,实现心理课程教学的全年级全覆盖。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作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在学生大一阶段的其中一个学期开设,理论加实践的总课时数仅仅为32个学时。课程安排的紧凑性和课时数量的不足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大班化集中授课模式。100人左右的大课堂,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完成知识点讲授,并顾及尽可能多的学生知识接收范围,其课堂效果和学生参与度远远不及小班化教学。在分享体验和行为训练环节,庞大的学生基数直接导致课程体验度的下降。

2.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不同于以往的授课对象,00后大学生的思想呈现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等特点,加之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成长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且多元的学习要求。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较多且颇具理论性,传统教案的陈旧不更、课程内容的压抑枯燥、评价方式的落后停滞,不仅无法扩大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获取有效的教学信息反馈,还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活跃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革新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4]通过引入线上线下互动式体验、同伴教育、心理情景剧等形式,扩充教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互动性和可塑性。

2.3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各高校任教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相对缺乏,师生比1:4000的国家要求,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广泛需求。[5]面对全覆盖、小班化的教学改革要求,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只能由辅导员、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其传授内容的特殊性和接收对象的特定性,在课程讲解过程中,不仅考验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求教师将章节知识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就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干预。缺乏专业基础背景的教师在实际讲课过程中,往往只能简单的就课本中的心理知识进行陈诉,难以用通俗的语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团队的低专业化,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参差不齐。另外,受领导、管理、经费等因素影响,处于公共基础课程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制度、教师、教材、工作量等方面的具体引导。

3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路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肩负着向大学生传输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重任。進一步深化课程知识传授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助人自助能力,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迫在眉睫。MOOC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拟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采用00后大学生最熟悉且感兴趣的多媒体形式,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传输课程知识点中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本项目通过在某高校4个行政班的两学期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1高校重视MOOC等形式的微课程开发

MOOC课程的开发研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保障。一个优秀的,有影响力的MOOC作品,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教辅人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当前,多数高校的教学MOOC开发制作,单单依靠教研室的专业课老师,通过个人录屏或录像方式,利用假期时间简单制作而成,并没有形成团队合力和完善的操作模式。成功有效的课程改革需要高校在硬件设施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整合各方资源,提供政策倾斜、积极组建团队,共建共谋结构化的教学微课程。[6]部分高校在MOOC制作过程中,过度依赖校外视频制作公司。费用成本偏高、制作过程复杂、画面包装过度等因素,均不利于MOOC的推广与使用。高校应重视MOOC等形式的微课程开发,购置相应的设备,提供专门的场地,为教师进行MOOC等课程的开发提供外在的必要支持。

3.2完善课程教学设置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有限,教学紧凑,教师只能选取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集中式讲授。教学内容覆盖片面,难以形成系统性。基于MOOC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学者需要在课前提早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需求,构建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结构化教学内容,拉近师生距离,促使学生充分吸收知识要点,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同时,结构化的课程内容设置更具针对性和普适性,也更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其次,教师将课程内容的讲授加以多媒体效果,呈现多角度、多环节的方式,不仅解决了过去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时间不足、空间有限,教学资源枯燥陈旧等问题,更为课堂教学扩充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7]学生可以通过碎片化的学习,了解到心理健康课本之外的内容,使得枯燥的心理课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质量。另外,对于MOOC制作基础薄弱,教学经费不足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将优秀MOOC资源直接引入教学过程。借助平台优势,共享优质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同频与共振。

3.3数据检验学习成果

课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形成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数据分析是基于MOOC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特色亮点。传统课程教学中,学生只能将个人疑惑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受时间、空间影响较大。基于MOOC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束缚,帮助教师把控课程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计划。课后,学生可将课程作业、疑难问题等内容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及时传输给教师,既能保护个人隐私又能获取专业解答。[8]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不仅能帮助授课教师明确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还能显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状况,实现知识传授和体验学习的互补。此外,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师生间的互动变得及时准确,有益于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积极参与线上活动。

4总结

基于MOOC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大数据的高效性和便利性,不仅提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为高校节约了大量资源和时间成本。优秀的MOOC作品不仅能为本校课程教学提供便利,还能供其他任何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推广应用。教师利用线上线下的互动式课堂,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挖掘潜力,面对逆境,助人自助,达到了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MOOC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2019SCG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俞国良,黄潇潇.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12):32-42.

[2]赵陵波,陈明玮,任志洪.基于EBP的“慕课(MOOC)”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4):88-91.

[3]杨海,谢丹.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优化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75-77.

[4]程小红.网络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0(08):85-88.

[5]王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困境及其路径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8(26):63-67.

[6]陆建兰.微课程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12):207-209.

[7]白彩梅,王树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心理教育责任的转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70-176.

[8]孫迪,琚运婷,俞国良.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10-113.

猜你喜欢
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