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的思考

2021-01-10 02:24李小兵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北京100013
化工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李小兵(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北京 100013)

0 引言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稳定器,做好国有企业纪检工作,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放大国有企业资本功能,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1]。国有企业纪检机关应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结合企业实际并与时俱进地开展好企业纪检工作,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压实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职责,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2]。

1 对照国有企业任务要求,增强做好纪检工作的责任感

1.1 推动“两个维护”落到实处,强化政治监督

一要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开展监督要围绕学习宣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级党组织的“第一任务”,作为党委会、党总支会、支委会等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二要围绕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持之以恒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特别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三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监督,列席经营工作座谈会,督促聚焦主责主业、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加强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企业的运行。

1.2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监督

要构建多方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好国有企业监督委员会作用,形成大监督工作格局;建立监督工作月报制度,明确监督重点内容,形成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纠正问题机制。开展“关键少数”谈话制度;监督选人用人,领导人员实名推荐等制度。

1.3 紧盯“两个责任”,加强廉洁建设

按照党章要求协助党组织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完成“一岗双责”台帐建立;强化党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展典型案例警示宣传教育,自觉做到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1.4 加强纪检系统建设,细化工作程序,夯实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职权,完善运行机制,试行区域派驻。完善纪检工作监督考核相关制度,建立企业系统纪检工作信息化平台。

2 盯紧企业纪检工作各项任务,早谋划早部署,切实增强纪检工作的政治性和针对性

2.1 做实政治监督,保障企业发展优势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的推动落实开展监督,以不折不扣的执行体现对党的忠诚;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监督,做到工作部署到哪,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聚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把握疫情防控大局;聚焦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经营模式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混合所有制改革、“双百企业”试点、海外业务拓展等重点工作;聚焦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经营体系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2.2 做细日常监督,增强执行能力

一方面要履行好对同级党委的协助职责,主动报告政治生态研判、日常监督、问题线索处置等情况,要把管党治党的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具体方案和建议及时向同级党委提出。另一方面,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加强对同级党委的监督,运用好定期会商、监督建议等手段,推动党委履行好主体责任。在监督工作中,要把握好职责定位,不能大包大揽,着眼“监督再监督”,把党委和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作为监督工作重点,而不是代替履行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把监督寓于管理服务之中,在管理服务中落实监督职责。

突出监督重点,特别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领域和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3]。完善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增强主动监督、相互监督的自觉,用好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加强企业合规经营监督。对企业在改制重组、投资决策、工程建设、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选人用人、中介机构选聘、关联交易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要创新监督方式。坚持行之有效的监督工作手段,完善规范使用监督工作月报、监督提示函、纪律检查建议书、督办通知书、监督协调例会、开展专项治理等形式,提升监督工作的精准性,要在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及群众工作。

要进一步提升监督质量。不会监督,不如不监督。如果只监督而没有发现问题,被监督的单位会认为纪委干工作走形式、走过场。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找准责任主体、并压实主体责任,形成研究问题、推进整改、成效评价、监督问责的工作闭环,才能让监督“长牙”“带电”“有用”。

2.3 健全监督体系,提升治企水平

要构建完善“1+1+N”大监督格局。在企业党委层面,构建“纪律监督+巡视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工作体系;在纪检系统层面,构建“总部+基层探头”的监督工作体系;在企业纪委内设机构层面,构建“综合监督+执纪监督+派驻纪检组监督”工作体系。要发挥“1+1>2”的效果,要加强“前后台”的衔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职”、各派驻纪检组“中坚”、专兼职纪检员“探头”、巡视巡察“尖兵”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要认真完善巡视巡察等工作。巡视巡察指出的问题,就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日常监督的有效抓手。企业各级党委要把巡视巡察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对整改情况紧盯不放,看是否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督促党的委员会针对巡视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制度,推动巡视巡察整改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做。

要落实好上级监督工作要求。按照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做强总部、做实基层、实现监督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继续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完善区域派驻监督体制机制,整合运用区域内监督力量,提升监督能力,推动监督在基层落实落地。

2.4 加强执纪问责,激发担当精神

要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打造铁案工程,增强查处的及时性,提升综合效能。突出严肃查处“管企吃企”“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督促各级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有关规定[4]。要下功夫提高执纪审查能力,提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使审查对象知错悔错改错。查办案件后,以错误事实做好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工作。

要抓实作风建设。我们党能否守住立党初心、实现执政使命与作风建设密切相关。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守住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以徙木立信的精神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抓下去。

3 深入开展纪律法规、反腐倡廉教育

以“规范权力运行,推动廉洁从业”为主题集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等活动,通过提醒、告诫、劝勉、警示等方法,加强党纪国法和企业合规经营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思想意识,做到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增强廉洁从业的自觉性。要以党章、廉洁自律准则和“三条例一规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国有企业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为重点内容,深入系统学习党内法规。

结合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普及纪律法规知识,增强合规守纪意识。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坚持“一案一通报”“一案一警示”, 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警示教育大会、廉洁谈话、提醒谈话等方式,起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的作用。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各类廉洁小视频、微电影、文艺小节目、公开廉洁承诺、家庭助廉等形式,营造良好廉洁氛围。

4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4.1 把企业纪检干部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纪检干部队伍处于反腐败斗争前沿,忠诚于党和人民,是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的具体体现,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守住政治监督根本定位,强化企业纪检机关的政治功能和纪委监督的政治属性,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要提升政治能力,加强思想锤炼、党性锻炼、作风历练,促进干部队伍政治上更加成熟、清醒、坚强、过硬。要保持政治定力,在任何时刻都要经受住大是大非、困难挑战的考验。

4.2 全面提升专业能力

要扩大企业纪检干部培养选拔视野,改善队伍的专业年龄结构。要注重在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上出硬招、出实招,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要组织学好、用好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材料,并与业务轮训有机结合,尝试案例式、研讨式、答疑式、互动式等新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不断推进完善企业纪检工作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审查审理工作流程、管理模式、操作方法模块化。

5 结语

企业纪检机构在企业管理当中占有重要位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纪检工作的重视,通过创新企业纪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提升企业内部反腐倡廉工作能力,减少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