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2021-01-10 09:41石如明
饲料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驱虫猪只转化率

石如明

(文水县农业农村局,山西文水032100)

生猪育肥期的管理目标是增加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充分挖掘育肥猪的生长潜力,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育肥猪的生产性能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猪场收益的前提条件是加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生猪育肥期生产能力是指育肥猪摄入不同类型的饲料后进行消化、吸收和转化为机体组织的能力。在育肥期两个重要的指标是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指育肥期每增加1 kg体重所需要消耗的饲料量,饲料转化率受遗传性能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日增重是指在育肥期平均每天增加的体重量,一般以g·d-1为单位。要想生猪在育肥期达到理想的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管理工作。

1 加强营养管理

在育肥期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70%以上,因此选择营养平衡、适口性好、价格便宜、利于猪只消化吸收的饲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育肥猪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对各种营养的需求较高,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适宜时,不仅可以提高育肥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和酮体瘦肉率,还可以增加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另外,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得当,具有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调节营养平衡、降低饲料成本、刺激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少脂肪沉积等,从而达到促进猪只身体健康和育肥效果的目的。

育肥期营养水平应达到如下要求:13%~15%的蛋白质,13~14 MJ·kg-1的能量,0.50%~0.55%的钙,0.41%~0.46%的磷,0.5%~0.6%赖氨酸,0.35%~0.4%的蛋氨酸和胱氨酸。应根据育肥猪生长阶段合理饲养。如果育肥期营养缺乏,不仅容易造成猪只免疫力低下,再加上购猪时要经过长途运输或转群,应激过大引起采食量减少,势必造成营养供给的严重缺乏,从而导致猪群生长速度减缓、体重增加不足,甚至诱发猪群发生疾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整个育肥期猪群采食量最大,因此必须确保饲料质量和猪群采食量,才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猪场的经济效益。

2 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

首先应将猪舍温度控制在18~22℃,温度过高猪只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散发热量,新陈代谢较快,猪群采食量降低,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因此在夏季需要在猪舍周围种植高大树木或藤蔓植物,来遮挡阳光照射,降低猪舍温度,还可以增加通风量或风速来降低猪只体感温度,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温度过低时,猪群通过增加采食量,将饲料中的能量转换成热量来抵御外界寒冷和保持体温正常,这样也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并且低温情况下还容易造成冷应激,诱发猪群感染发病。因此在冬季需要在门窗处加挂草帘,增加保暖设施,防止冷风直接进入猪舍。

同时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工作,将猪群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粪便产生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及时排除舍外,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充足,避免病菌随着潮湿空气进入上呼吸道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猪群在育肥阶段比较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直接与舍内空气质量有关系,而舍内氨气、尘埃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决定空气质量,如果通风不彻底,含有大量病菌的污浊气体就会在肺部沉积下来,从而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另外,猪舍湿度应保持在60%~70%,湿度过低时舍内空气干燥,尘土飞扬,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病菌繁殖加速,增加了育肥猪与病菌的接触机会,不利于猪只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3 疾病防治

首先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包括饲养人员进出厂区应洗澡、更衣和消毒后方可入场,厂区门口设置消毒池,进入的车辆和物品均需要经消毒处理;猪场内的排水沟、化粪池应定期清理消毒。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其次在猪群出栏或转群后应将猪舍由内到外、自上而下地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避免上批次猪群的病菌传播给下个批次猪群,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根据猪群体重和年龄定期进行驱虫和免疫。科学制定免疫接种程序,并认真按照程序逐头进行疫苗接种,在使用疫苗时,需要认真检查疫苗的生产日期、厂家情况、批准文号、贮存条件等,避免使用不合格产品给疫病防控带来隐患。在育肥期应进行两次驱虫,第1次在入舍后15 d进行,第2次在猪只体重达到50~60 kg时进行。常用伊维菌素和盐酸左旋咪唑来防治猪蛔虫,用伊维菌素来驱除螨虫。驱虫过程中应慎重对待用药剂量,并且在驱虫后及时清除虫体和粪便,防止重复感染进一步危害猪群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驱虫猪只转化率
生猪驱虫正当时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化学平衡中转化率的问题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