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肉羊养殖业防疫现状及对策

2021-01-10 09:41武乐乐钟伟
饲料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延安市肉羊羊群

武乐乐,钟伟

(1.甘泉县石门镇畜牧兽医站,陕西甘泉716000;2.甘泉县下寺湾镇畜牧兽医站,陕西甘泉716000)

当前羊肉市场消费需求正在逐渐扩大,全面带动了肉羊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确保养羊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内部也必须深度关注生产安全问题。陕西省作为我国内陆腹地重要城市,其肉羊养殖业也作为地方畜牧业的支柱存在,不但要追求肉羊生产数量,也要追求肉羊生产质量,为此做好肉羊防疫工作势在必行。

1 延安市肉羊养殖产业发展概况

延安市地势西部和北部高,东南部低,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大部分地区常年气候干燥,冰雹、暴雨、阵性大风年份偏多,如此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适宜发展肉羊产业。多年来延安市政府一直采取诸多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2019年,延安市肉羊饲养量超过5万只,平均每年出栏1.5万只,就2020年全年延安市政府已经与陕西省多家羊肉加工集团签订了肉羊养殖开发项目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4年内建成拥有20万只母羊的产业化规模发展基地。基地发展可带动地方300多养羊户,总体有望推进延安市肉羊养殖产业有序发展。

2 肉羊养殖业现状给防疫工作带来的影响

尽管延安市肉羊养殖产业发展较快,而且在市、县、镇、村也已经建立了健全的四级动物卫生防疫体系,但从客观上看,肉羊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给防疫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具体分析有以下四点。

2.1 养殖规模化程度偏低影响防疫工作

70%以上的肉羊养殖单位属于农户散养模式,这种模式的缺陷就是无法进行产业化管理,缺少防疫制度和防控措施,没有长远规划。多数羊场场址地理位置分散,防疫工作开展难;个别牧场放牧规划不合理,羊群即使春秋二季做过驱虫防疫,仍然反复出现寄生虫感染;还有的羊场出现疫情后不通报或通报不及时,造成周边乡镇羊场受疫情威胁严重;个别偏远地区消息不灵通,出现疫情无法做到提前防控;个别羊场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对病死羊只、污染物随意抛弃,由此造成的疫情扩散难以防控。

2.2 养殖管理水平偏低影响防疫效果

多数肉羊养殖单位设施相对简易,其中棚舍养殖居多,而标准化羊床、羊圈建设率相对较低,个别地区甚至不足10%。基层农户多数采用传统的放牧模式,舍饲养殖比例不足20%,相当之低,其中大部分养殖户普遍存在粗放管理,即便采取一些防疫手段,比如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等,但效果并不显著。如果遇到灾害性天气或一旦出现疫情,势必造成养羊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养户的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等诸多现实问题。

2.3 散养模式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首先是散养模式难以采用现代化的饲养技术,防疫工作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养殖利润水平很低。其次散养模式下的羊群整体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病情复杂多样,给防治和防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利润水平。加上养殖户饲养上的短期行为,使全局性的各项防疫工作都无法做到有效到位。

另外,如果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均衡,肉羊机体抗病能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给防疫造成很大困难。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广育林封沙、退耕还林,许多牧场退牧改饲,牧草成本较高或供应不足,致使肉羊在枯草期难以获得优质牧草,饲料营养搭配严重不均衡,且当地养殖户大多并不注重饲料的营养搭配,导致肉羊养殖防疫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2.4 缺乏良种繁育体系,后代抗病能力有待提高

延安市目前种羊繁育场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大部分养殖户所饲养的肉羊品种繁杂,后代整齐度存在偏差,整体生产性能明显不高,再加之养殖户对品种选育意识不强,无计划随意配种问题经常出现,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如此品种繁杂使肉羊产能下降,整体健康水平不高,抵御疫病能力下降。推广良种繁育不仅能使品种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还可以优中选优,使高产、高性能、高抗病能力的优良品种得以延续,即能减少防疫成本,又能增加养羊经济效益。

3 肉羊防疫对策

要想提高肉羊养殖效益,需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就当前延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养殖规模和养殖现状,笔者从减轻防疫压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四方面改善对策。

3.1 科学养殖,减轻防疫压力

改善散养模式,结合半牧半舍饲管理,提高羊群综合抗病能力,从而减轻防疫压力。根据肉羊品种、年龄实施分群饲养管理,避免出现混养造成的各种问题,可以减少疫病发生,减轻防疫压力。就养殖场基本圈舍设置与空间分布建设而言,应满足分群饲养的基本条件,保证肉羊不受风寒和雨淋的困扰,减少应激,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控制疾病流行。

养殖户多年形成的养殖观念和模式短时期很难改变,应从小事、具体事点点滴滴渗透,从长远角度规划,从具体小事实施,逐渐改善养殖陋习,建议以乡镇村屯养殖大户为中心,建立养殖合作社或团体,依托当地养羊基地,通过互联网、微信等平台,将散养户集中在一起,经常发送一些养殖技术和防疫指南,通过联防联控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养殖单位的防疫意识和责任。

3.2 打造肉羊良种繁育体系,提升品种抗病能力

相关部门应组织散养户与当地肉羊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将地方特有品种如湖羊作为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育种,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母羊泌乳量,同时提升羔羊的日增重与断奶重,也能提高羔羊的整体生长速度与载肉量。另一方面,选育出最为适合圈舍养殖的、个体健壮且屠宰率相对较高的肉羊良种,围绕其建立肉羊繁育体系,逐渐提升品种抗病能力。

从防疫角度分析,在做好引种繁育的同时,还要坚持羊场自繁自养。有必要引进种羊时,在引种过程中必须做好引种调查和检疫工作,严格把控引种来源,确保种羊健康。例如,做到不从疫区购买种羊;引种后隔离饲养30~60 d,确认健康无病后才可与本场羊合群饲养;发现检疫不合格的病羊必须立即进行隔离处置,避免疫情在当地暴发。

3.3 防控传染源,定期免疫

有针对性地对肉羊高发的季节性传染病进行分析,参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情况,及时了解羊群感染情况。如肉羊所接触的饲料、饮水、运动场地等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为此要求养殖场设专人管理,切实做好预防消毒工作,每年二次定期驱虫和强制免疫,保持养殖场内外环境洁净卫生,针对养殖场周边野生畜禽尸体要专门进行清理,避免肉羊接触外部野生畜禽而感染,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科学防疫,消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菌,切断微生物传染链,从而更好地控制羊群疫病发生。

3.4 强化疾病监控与隔离

做好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类疾病的防治工作。针对当地肉羊的疾病监控与隔离工作必须做到有效到位,要尽早发现患病肉羊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在诊断的同时合理判断其救治价值,提出治疗方案,并进行隔离观察。在治疗肉羊疾病环节,要杜绝养殖户自行用药、滥用药行为,特别是禁止施用某些抗生素类药物。有病要请兽医指导科学用药。要准确掌握本地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和规律,以及自家羊群的抗体水平,各级养殖单位应强化疾病监督机制,提前做好免疫防控,根据羊群结构搞好疫苗防疫接种和药物预防,确保羊群整体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延安市肉羊羊群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延安过大年”——第38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欢天喜地过大年”摄影作品展成功举办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