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
(绥中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绥中125200)
检疫工作是生猪上市销售前的重要工作环节,检疫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防止畜禽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维护出口动物的信誉。笔者常期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现就生猪检疫过程中遇到的两种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加以归纳和分析,借此提高检疫技术水平。
为有效规避各种病毒通过猪肉销售流入市场与人们的餐桌,需要严格执行生猪检疫工作流程,对生猪所存在的常见疾病进行合理检疫与处理,不断提高检疫水平。生猪检疫工作要求较高,需要极强的专业性,检疫人员必须采用各种科学专业检疫手段,从生猪体态结构到内脏器官对所患疾病进行全面检疫。从专业角度来讲,针对生猪的检疫过程包括屠宰前检疫与屠宰后检疫。
屠宰前检疫主要针对生猪的体表检疫,受待宰生猪数量较多、等待时间有限以及环境和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地多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检疫方法。对群体的检查主要从静态、动态和饮食状态三方面进行观察,对有异常状态的生猪进行标注,再集中进行个体全方位检验。检疫内容主要包括体态、体温、体表、呼吸、排泄等方面。若发现病猪应及时处置,如禁止屠宰、急宰或缓行待定。
屠宰后的检疫是宰前检疫工作的延续和补充,是对屠宰后的生猪内脏进行进一步检验。通过肉眼观察和借助检验设备,了解胴体、脏器所呈现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因此,屠宰检疫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猪瘟、传染性水疱是生猪检疫工作中的两种常见疾病,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常见疾病的检疫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猪瘟属于生猪的多发性疾病,一旦患病,生猪会呈现出两种症状:便秘和腹泻。猪瘟的死亡率非常之高,在检疫过程中必须首要检查确认生猪是否已经患有猪瘟。就目前已有经验来看,生猪猪瘟的3种病症类型包括最急性、急性以及慢性。如果患上急性猪瘟,生猪的体表温度会持续保持在40℃以上,高烧始终不退,身体状况明显下降,食欲不振且身体摇晃,精神萎靡,站立不稳,通过在短时间内(一般为1~2 d)死亡。如果在检疫过程中发现生猪已经患有急性猪瘟,需要立刻进行扑杀并全方位消毒,对其肉体与器官进行焚化处理,避免病毒二次传播。如果是慢性猪瘟,则需要对养殖场进行第一时间封锁,做好隔离措施,禁止向外输出一切与生猪相关物品,并对猪栏、所有与生猪相关用具及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2%浓度的烧碱或漂白粉在猪栏出入路口设置消毒装置,并对生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在屠宰前检疫过程中,需要对患病生猪实施不放血扑杀方法,然后焚烧销毁。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传染性水疱病也比较常见,具有多发性、传染性强等特点。生猪患该病后死亡率同样较高,在检疫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处理。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检疫方法,明确其病毒传播原理。在宰前检疫时,如果生猪的体表出现异常,如口鼻与四肢有不规则的水疱可基本证实生猪已经患有该疾病。具体来讲,传染性水疱表现为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形状完全不同,一旦水疱被挤压磨蹭就会发生溃烂病变,令生猪体表大面积出现溃疡症状。另外,通过临床观察生猪症状也能确诊该疾病:生猪在患病期间其行动相当迟缓,四肢运动不够灵活,身体协调能力也有所下降,且会伴有长时间的瘫痪症状。生猪传染性水疱病的检疫难点在于屠宰前不容易发现患病症状。如果生猪在被屠宰后才检疫出患有此病,通过观察其内脏是无法发现任何患病迹象的(生猪内脏无变化),仅可通过生猪的口腔、耳鼻、四肢等体表皮肤情况来了解、判断生猪患病情况。在检疫过程中如果发现生猪患有传染性水疱病应该立即采取隔离宰杀方式,宰杀后将其内脏与患病部位肉体全部焚烧,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避免病猪流入市场中参与销售。考虑到生猪传染性水疱病属于国家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所以在检疫确诊后需要对整个批次的生猪进行全部扑杀与无害化处理,同时封锁屠宰场,建立疫情追溯体系。在封闭隔离期间,必须严令禁止屠宰场的一切生猪调运行为,同时采用1%浓度的氨水与过氧乙酸进行2次·d-1的消毒处理(上午、下午各1次)。另外,还需要深入到猪场中对待检疫生猪进行免疫接种,确保病情全面控制才能解除封锁。